2020年上学期涉及圆周运动的高考题型[整理]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18469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上学期涉及圆周运动的高考题型[整理]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上学期涉及圆周运动的高考题型[整理]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上学期涉及圆周运动的高考题型[整理]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上学期涉及圆周运动的高考题型[整理]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上学期涉及圆周运动的高考题型[整理]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上学期涉及圆周运动的高考题型[整理]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上学期涉及圆周运动的高考题型[整理]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上学期涉及圆周运动的高考题型整理 mORABC1、(05全国理综北京卷、23)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下端B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如图所示。一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小球的质量为m,不计各处摩擦。求: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小球下滑到距水平轨道的高度为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O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NB、NC各是多大?2、(04全国理综卷四、20)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有一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O,先给球以初速度,使球和杆一起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用F表示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则F( )A、一

2、定是拉力 B、一定是推力C、一定是0 D、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推力,也可能是0RabcAB3、(04春季招生理综北京卷、34)如图,abc是光滑的轨道,其中ab是水平的,bc为与ab相切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半径R=0.30m。质量m=0.20kg的小球A静止在轨道上,另一质量M=0.60kg、速度v0=5.5m/s的小球B与小球A正碰。已知相碰后小球A经过半圆的最高点c落到轨道上距b点为l=R处,重力加速度g=10m/s2,求:ACRV0B碰撞结束时,小球A和B的速度的大小;试论正小球B是否能沿着半圆轨道到达c点。4、(05物理广东卷、14)如图所示,半径R=0.40m的光滑半圆轨道处于竖直

3、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0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0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加速度a=3.0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4.0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点。求A、C间的距离(重力加速度g=10m/s2)涉及动量的高考题型BLA1、(05全国理综天津卷、24)如图所示,质量mA为4.0kg的木板A放在水平面C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右端放着质量mB为1.0kg的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它们均处静止状态。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12Ns的瞬时冲量I作用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动能EkA为8.0J,小物块的动能EkB为

4、0.50J,重力加速度为10m/s2,求:瞬时冲量结束时木板的速度v0;木板的长度L。sm电源2、(05理综北京卷、25)右图是导轨式电磁炮实验装置示意图,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沿水平方向固定,其间安放金属滑块(即实验用弹丸)。滑块可沿导轨无摩擦滑行,且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电源提供的强大电流从一根导轨流入,再经过另一根导轨流回电源。滑块被导轨中的电流形成的磁场推动而发射。在发射过程中,该磁场在滑块所在位置始终可以简化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其强度与电流的关系为B=kI,比例常量k=2.510-6T/A。已知两导轨内侧距离l=1.5cm,滑块的质量m=30g,滑块沿导轨滑行5m后获得的发射

5、速度v=3.0km/s(此过程可视为匀加速运动)。发射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流强度;若电源输出的能量中有4%转换为滑块的动能,则发射过程中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各式多大?若此滑块射出后随即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击中放在水平面上的砂箱,它嵌入砂箱的深度为s。设砂箱质量为M,滑块质量为m,不计砂箱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求滑块对砂箱平均冲击力的表达式。3、(05春季招生北京卷、24)下雪天,卡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停着一辆故障车,他将刹车踩到底,车轮被抱死,但卡车仍向前滑行,并撞上了故障车,且推着它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l后停下。事故发生后,经测量,卡车刹车时与故障车距离为L,撞车后共同

6、滑行的距离。假设两车轮胎与雪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卡车的质量为故障车质量的倍。设卡车与故障车相撞前的速度为v1,两车相撞后的速度变为v2,求;卡车司机至少在距离故障车多远处采取同样的紧急刹车措施,事故就能免于发生。CBA4、(04理综全国卷三、25)如图所示,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木板B和C,重物A(视为质点)位于B的右端,A、B、C质量相等。现A和B以同一速度滑向静止的C,B与C发生正碰。碰后B和C粘在一起运动,A在C上滑行,A与C有摩擦力。已知A滑到C的右端而未掉下。试问:从B、C发生正碰到A刚移动到C右端期间,C走过的距离是C板长度的多少倍?baS5、(04全国理综卷四、2

7、5)如图,长木板ab的b端固定一档板,木板连同挡板的质量为M=4.0kg,ab间距离s=2.0m。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端有一小物块,其质量m=1.0kg,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10,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令小物块以初速度v0沿木板向前滑动,直到和挡板相碰。碰撞后,小物块恰好回到a端而不脱离木板。求碰撞过程总共损失的机械能。6、(04全国理综北京卷、24)对于两物体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A、B两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仅限于沿同一直线运动。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某一定值d时,相互作用力为零;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d时,存在大小恒

8、为的斥力F。设A物体的质量m1=1.0kg,开始时静止在直线上某点,B物体的质量m2=3.0kg,以速度v0从远处沿该直线向运动,如图所示。若d=0.10m,F=0.60N,v0=0.20m/s,求:dACv0B相互作用过程中A、B加速度的大小;从开始相互作用到A、B间距离最小时,系统动能的减少量;A、B间的最小距离。7、(04全国理综天津卷、2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个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过程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A、左方是球,碰撞后,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

9、、左方是球,碰撞后,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右方是球,碰撞后,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球,碰撞后,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SBAF8、(05物理广东卷、18)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之间的距离S=2.88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A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0,最大仅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恒力,假设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要使C最终不脱离木板,每块木板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LL

10、v0ABC9 、(05物理江苏卷、18)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弹性小球用两根长均为L的轻绳连成一条直线而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给中间的小球B一个水平初速度v0,方向与绳垂直。小球相互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轻绳不可伸长。求:(1)当小球A、C第一次相碰时,小球B的速度。(2)当三个小球再次处在同一直线上时,小球B的速度。(3)运动过程中小球A的最大动能EkA和此时两根绳的夹角。(4)当三个小球处在同一直线上时,绳中的拉力F的大小。10、(04物理江苏卷、18) 一个质量为M的雪橇静止在水平雪地上,一条质量为m的爱斯基摩狗站在该雪橇上。狗向雪橇的正后方跳下,其后又追赶并向前跳上雪橇;其后狗又反

11、复的跳下、追赶并跳上雪橇。狗与雪橇始终沿一条直线运动。若狗跳离雪橇时雪橇的速度为V,则此时狗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u(其中u为狗相对于雪橇的速度,V+u为代数和,若以雪橇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为正值,u 为负值)。设狗总以速度v追赶和跳上雪橇,雪橇与雪地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已知v的大小为5m/s,u的大小为4m/s求狗第一次跳上雪橇后两者的共同速度大小。求雪橇最终速度的大小和狗最多能跳上雪橇的次数。(供使用但不一定用到的对数值:lg2=0.301,lg3=0.477)ABPl2l1111、图中,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相连,B静止在水平直导轨上,弹簧处在原长状态。另一质量与B相同的滑块A

12、,从导轨上的P点以某一初速度向B滑行。当A滑过距离l1时,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紧贴在一起运动,但互不粘连。已知最后A恰好返回到出发点P并停止。滑块A和B与导轨的滑动摩擦因数都为,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形变量为l2,重力加速度为g .求A从P点出发时的初速度v0。参考答案圆周运动1、D,2、Ek=mgR,方向沿切线方向向下,与竖直方向成300角,NB=3mg,NC=mg,3、v1=6m/s,v2=3.5m/s,不能沿圆轨道到达。4、s=1.2m。动量1、v0=3m/s;0.5m。2、I=8.5105;P=1.0109W,U=1.2103;3、,。4、。5、2.4J。6、a1=0.60m/s2,a2=0.20m/s2;Ek=0.015J;S=0.075m。7、A。8、0.3m。9、;。10、2m/s;5.625m/s,3次。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