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03章第03节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5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31326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第03章第03节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5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物理)第03章第03节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5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物理)第03章第03节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5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第03章第03节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5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第03章第03节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5 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3章第03节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5 人教版 教学目的:1.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知道这个关系建立的实验过程.2.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知道这个关系建立的实验过程.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的物理意义.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解决实际问题.5.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如何定义的. 重、难点点拨1.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核心规律,是本章重点和中心内容,在力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牛顿第二定律是实验规律,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改变物体所受的外力,测量物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发现aF;保持物体所受外力不变,改变物体的质量,测量相同外力

2、作用下不同质量物体的加速度,发现a1/m,在此基础上,若F、m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则有aF/m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控制变量方法是一种常用科研方法.要在教学中着力介绍.2. 实验中认为绳拉小车的力等于挂在绳上砝码的重力(包括砝码盘).这是有条件的,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这是连接体问题,在此不进行讨论.3. 该实验是探索规律的实验,为了使同学们初次体会怎样由实验总结规律,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课件演示,而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观察,自己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效果会更理想.4.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应注意四点: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两者间存在因果关

3、系;力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两者间存在矢量对应关系;若力是变化的,则产生的加速度也是变化的,两者间存在瞬时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研究宏观物体、低速运动问题,同时所用参照系是惯性参照系,即只适用于对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a是相对地面的加速度.5. 1N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 的加速度所需要的力.即1N1Kg m/s2 .这样,牛顿第二定律就可表达打方程F=ma .教学器材北京金洪恩课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书本中演示牛顿第二定律器材增至学生分组实验数量.教学过程【谈话引入】上节学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呢?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难易程度与

4、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下面请同学阅读课本第50页演示实验内容,怎样进行定量地研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课件演示】演示前设问:1.实验原理是什么?采用何种科研方法?2.实验中要观察什么现象?记录哪些数据?3.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什么结论?演示过程:取两个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板上,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盘,盘里分别放着数目不等的砝码,使两个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拉力大小可以认为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量.小车质量和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增、减砝码来改变,车的后端也分剔系上绳,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绳,用以同时控制两辆小车,使他们同时运动和停止.实验分两步进行:研究质量一

5、定(控制变量方法),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要求列表计录数据m/g F/NS/cm小车甲250 20 80小车乙250 10 40分析总结:F1/F2=2/1 s1=a1t2/2 s2=a2t2/2 a1/a2 =s1/s2 =2/1 a1/a2 =F1/F2 ,即aF研究力一定(控制变量方法),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列表计录:m/g F/N S/cm小车甲500 2039小车乙250 2080分析总结:m1/m2=2/1 s1=a1t2/2 s2=a2t2/2 a1/a2=1/2 a1/a2=m2/m1 a1/m.由上总结: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它的数学表达式是:aF/m 或ama, F=Kma如果都用国际单位制,K=1,则有F=ma(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牛顿第二定律中的F表示合外力).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外力的合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写成公式就是F合=ma【例题巩固】书中第52页例(学生自学)【课内练习】练习二第1、4、5【课外作业】练习二第2、3、6(7丶8题课外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