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731004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摘要:本文以珠三角9地市为样本,选取了9项经济指标,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对应分析方法,将9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3类,分析了同一类别中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类地区的经济差异,并结合各地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水平 对应分析法 一、引言 珠三角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全国三大GDP增长区域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意将其打造成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深入了解珠三角各地市经济发展的现状、规律及特点,本文选取了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多项指标,运用对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实现珠三角经济快速平稳增长。 二、研

2、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一) 研究方法 对应分析方法最先由Richardson和库德Kuder于1933年提出,后经法国统计学家Jean-Paul Benzecri和日本统计学家Hayashi Chikio进一步论证与完善。对应分析综合了R型和Q型因子分析的优点,从R型因子出发,直接获取Q型因子分析结果,克服了样本容量大时做Q型分析的计算困难。更重要的是,对应分析运用降维的思想,将R型和Q型分析中变量点和样本点的载荷反映在相同的公因子轴上,以直观简洁的低维图形描述变量和样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变量选取 为了全面反映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选用了以下9项重要指标来研究:人均GDP(/万元)

3、;产业结构(/%),即第三产业比重;消费结构(/%),即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分配结构(/%),即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城市化水平(/%),即城镇人口比例;开放度水平(/%),即对外贸易依存度;投资水平(/%),即外商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创新能力(/%),即R&D研究经费;金融发展水平(/%),即存贷款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2011。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SPSS 17.0 的输出结果,卡方检验值显著,表明行向量与列向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以进行对应分析。从惯量贡献率来看,前两个公因子的贡献率百分比分别为91.5%和6.1%,累计贡献率高达

4、97.5%,已能代表变量和样品中几乎全部的信息。 图1:珠三角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因子载荷图 从经济变量点和样本点的关系来看,可将珠三角内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进行如下排列:第一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广州、深圳、佛山。这三个地市的经济发展在创新方面极为相似。2011年被评为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广州和深圳,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科技文化、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方面一直处于领先水平,这有助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潜在增长点。以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建陶行业为主的佛山,2011年工业总产值高达17800亿元,位居全国第五。在壮大实体经济的同时,佛山通过引入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

5、,向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并不断完善行业创新服务体系和技术创新平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第二类(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珠海、惠州、东莞、中山。这四个城市在人均GDP、投资水平、城市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四个方面有类似之处。就经济总量和金融发展水平指标而言,四市处于中等水平,然而,从投资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指标看,四市处于较高水平,甚至都超越了某些第一类别地市,可见这些方面仍有待发挥的潜在经济优势。第三类(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地区),江门、肇庆。两市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指标上都排名较后,没有明显优势。 从经济指标的位置来看,除了开放度外,其他经济指标都较为集中。可见,开放度

6、并不是影响珠三角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珠三角地区作为沿海开放的前沿阵地,加工贸易的发展壮大,已成为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市具有较为类似的进出口结构和开放度,因此,开放度对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并不明显。 四、简要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经济发展迅速的珠三角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广州、深圳和佛山较为领先,而江门和肇庆相对落后。十二五期间,为了提升珠三角的整体竞争力,各地市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发展。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紧抓科技创新不放,除了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外,找准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培育高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7、创建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创新科技向生产力的转换。其次,中等水平的地市推动金融改革发展的力度,加大对重大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提高当地金融机构将本地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能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最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市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人才转型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以民生为重,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终,实现珠三角内部健康、平稳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242-263 2 广东年鉴编委会.广东统计年鉴-2011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祝丹,陈立双.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地区差异的对应分析以福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08(10-12):20 4 陈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J.科技信息.2008(15):517-5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