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冶炼行业投资结构浅析_1.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730686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色冶炼行业投资结构浅析_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有色冶炼行业投资结构浅析_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色冶炼行业投资结构浅析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色冶炼行业投资结构浅析_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色冶炼行业投资结构浅析摘要:冶炼企业投资结构适宜向铜资源的占有和适当的深加工方向偏重,多渠道融资。 代写论文 关键词:投资结构 有色冶炼企业 铜资源 深加工 投资结构是关系到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必须根据公司自身及行业特点进行决策和调整。 行业特点 作为制造行业中的有色冶炼企业,具有以下共有特点,即基础建设投资大、资金盈利率低,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而且铜矿产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该行业还容易受到原料紧缺、运力不足及能源紧张的限制。这样的行业特点,限定了冶炼企业不适合再做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除非是在铜矿产资源有保障的前提下,而且是在自有资源有保障的前提之下,才可以按照先投资建设自有资源,

2、待自有资源达一定规模后再投资扩大冶炼规模的投资顺序进行。 下面就以某一大型冶炼企业的发展为例,试析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投资结构发展之路。 某冶炼企业投资资金来源及完成情况 该冶炼企业自上市以来,实施了一系列内部的技术改造和对外投资。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有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大渠道。上市8年后,公司的所融资金共计20亿元。 外源性融资主要有:(一)上市发行新股及增资配股两次共募集资金11亿元;(二)国债贴息专项资金4亿元;(三)环保治理贷款1000万元。 内源性融资主要有每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及每年从所得税后净利润提取的两金、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和留存的未分配利润。 总结大全 / 一对内投资 公司现

3、有电解铜、硫酸、金、银、铜杆五种主要产品。根据2003年的年度报表,可以看出五种产品的盈利能力及对公司利润的贡献率。 从图表可以看出,五个主产品中,盈利能力最强的是硫酸,对公司利润贡献率最大的是电解铜。针对每一种产品的具体情况,应做以下投资调整。 1维持现有电铜生产规模,挖掘现有设施的最大能力 根据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该冶炼企业电解铜毛利率仅为7,再摊入三大期间费用后,其盈利率将进一步降低。虽然电铜产品利润占了整个主营业务利润的50强,但这样的利润比例,是建立在产量和单位产值大的基础上的。该冶炼企业火法系统已投产两年多,已初步显露出优势,电解铜单位加工费得到大幅降低。再加上对余热的利用,将会使电

4、解铜单位加工费进一步降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该冶炼企业这一技改项目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火法一期技改的投入从根本上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该冶炼企业完全可以凭借这一优势挤垮一些小冶炼厂。只要在保证原料均衡供给的前提下,经过加强管理和科学地组织生产,把目前设备的生产能力发挥到极致,就能保持低廉的加工费。尽管火法一期改造完成后,公司生产的原料构成和原料市场都发生了太大的变化,所以表现出产量增加效益并没有增加的现象,但是,一期改造的巨大成功才使公司渡过了前所未有的难关。 毕业论文 但产量的增大也只能以已有设施的最大生产能力为限。试想,现有10余万吨的矿铜冶炼系统投资了几

5、个亿元。既使该系统矿铜均为新增产量,每年也只能为公司提供约991万元的利润。这样的投资回收速度是极为缓慢的。如果单纯地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而盲目追加投资,将会加重公司的资金负担,而带来的利润也不明显。或许有人会提出,今年的电铜获利水平远不止6.84。但每一种商品的价格都不可能偏离正常水平太久,今年的这种铜价不可能维持很久。而我们要扩大生产能力却是需要建设时间的。 2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投资力度 从历年的年报可以看出,硫酸产品的利润率是很高的,尤其在火法冶炼系统投产后,由于烟气浓度的增高,硫酸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硫酸产品的毛利率达到了48.35。这样的盈利能力,既使是在房产、高新产业也是非常不错的。但由于硫酸产品产值低,因此,硫酸产品的利润在也仅占了主营业务利润的20左右。但无论如何,硫酸产品是非常具有盈利能力的产品,也是该冶炼企业最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除了工业硫酸之外,伴随着铜冶炼产生的多种资源余热资源及铅、铋、镍、锌、硒、碲等不计价金属元素是公司潜在的财富,对内投资要适当向资源综合利用倾斜,要坚定不移地加快余热发电项目的建设,利用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借鉴硫酸免所得税的经验,争取政策支持,节约投资成本。 简历大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