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后己: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730440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人后己: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先人后己: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先人后己: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先人后己: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先人后己: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人后己: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人后己: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内容提要:市场运行的基本驱动力来源于利益。但市场主体唯利是图,不仅为中国古往今来的正人君子所不耻,更违反了斯密揭示的市场经济理论。经典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必然遵循先利他后利己的行为准则。这反映了全部市场主体要求的国家文化自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 键 词:市场主体 文化自觉 “经济人”作者简介:徐祥临,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总结大全 /一、我国经济学家对“经济人”本质认识的片面性 代写论文有市场经济,就有市场文化。市场主体对自身行为的普遍性认知,就构成市场文化。市场经济理论提示市场运行规律,是市场文化的基本内容。我国通过经济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直

2、接得益于市场经济理论的阐扬,同样,市场运行中出现了种种乱象,也与市场理论中出现的偏差有直接关系。在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主体亦称为经济人。经济学家们公认,关于经济人的经济学思想,来源于堪称市场经济理论鼻祖的亚当斯密,并且成为构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或称基本假设。但是,作为经济学范畴的“经济人”,是后人根据亚当斯密的思想概括出来的。所以,究竟如何理解经济人概念才更符合斯密的思想,或者说更科学,经济学家之间一直存在不同看法。讨论经济人问题,主要是针对我国一些经济学家阐扬斯密经济人思想方面的片面性。这种经济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片面性已经广为传播,严重地误导了我国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唯利是图的“小人”行

3、径堂而皇之,为害甚大。比如,教师与医生自古以来一直受人尊敬,但近些年来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为了金钱常常不择手段,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我国经济学家片面理解斯密经济人思想,突出表现为把经济人的本性或本质界定为“利己”,精确化的表述则是“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2,甚至个别学者还赤裸裸地界定为“自私”3。众所周知,在汉语的语境中,“利己”尤其是“自私”是明显带有贬意的词语,其扩展性说法是唯利是图,通俗地说就是损人利己。在中国老百姓中,一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没有损害他人利益,是不会被评价为“自私”的,如果既实现了自身利益又给他人带来了利益,还会受到爱戴和称赞。所以,经济学家向学生或公众传授经济学常识时,

4、把经济人即市场主体的本性界定为“利己”或“自私”,就给予各种市场主体尤其是普通民众以强烈的负面心理暗示:在市场运行中损人利己,至少是尽可能地把利益捞到自己手里,是必然的、合理的。 总结大全 /当然,笔者也注意到,我国有些经济学家用“利己”或“自私”解释经济人本质,旨在彻底否定计划经济时期沦为“假大空”宣传口号的“大公无私”。但是,这样一来就矫枉过正了,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有失严谨。改革开放前要求所有人都要大公无私固不可取,但以为搞市场经济人人都要唯利是图亦是大谬不然。这两种观点虽然针锋相对,但方法论特点都是极端片面。真理向前迈进一步就是谬误。中国人学习借鉴任何来自西方或其他外国的理论,尤其是社会

5、科学理论,都要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斯密的理论也不例外。根据这样的治学原则,把经济人或市场主体的本质特征概括为“主观为自己,客观利他人”,既反映斯密本意,又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与思维方式。这就是说,经济人的质的规定性,不仅包括利己心的主观属性,还必须具备利他行为的客观属性。换言之,没有利己心的人不是经济人,没有利他行为的人同样不是经济人。即使是概括经济人的主观属性,采用不带褒贬色彩的“自利”一词,也比贬意明显的“利己”尤其是“自私”更准确,是更贴近斯密本意的中国化表述,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化目的。二、看不见的手规定的经济人行为准则:先利他后利己 论文代写自利不仅仅是经济人的主观愿望,更是实实在在的客

6、观结果。那么,经济人或市场主体如何达到自利的目的呢?斯密的回答是,遵循“看不见的手(亦称无形之手)的指导”。经济学家们公认,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如下这段话中:“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8。显然,斯密这段话的意思同前面有关经济人的思想内容大同小异,但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思想亮点,即“看不见的手

7、的指导”。其实,所谓市场机制,就是看不见的手;所谓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就是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关于看不见的手,我国的经济学家们在接受斯密经济人思想的基础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和笔墨。那些把经济人的本质片面地理解成“利己”或“自私”的学者,往往把看不见的手的指导解释成市场主体 “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即市场主体本着低价买、高价卖的原则参与市场交易,甚至对集贸市场上的 “同行是冤家”、“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津津乐道8。总之,在这些学者的理论阐释中,看不见的手指导下的市场主体,一幅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尔虞我诈的冷酷面孔,丝毫没有殚精竭虑谋求社会福祉的人间温情。 总结大全 /sixianghuibao/

8、完整地理解斯密的经济人以及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不难发现,经济人从自利的主观愿望出发到达自利的客观目的,中间环节是利他行为。所以,如果我们舍像掉形成自利主观愿望这个环节,只考察经济人的客观经济活动,那么,利他行为肯定是发生在利己结果之前。也就是说,经济人或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是先利他后利己。联系人们日常的市场行为,所谓利他就是生产为他人提供产品或服务;所谓利己就是消费通过市场取得他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经济人要获得自我消费的权利,必须先履行为他人消费进行生产活动的责任。我国有经济学家认为,“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否定了经济人的这一本性,市场经济理论的根基就塌掉了。但我们细读斯密的著

9、作,看不到这样的极端观点。斯密讲过市场主体追求资本“最有利的用途”以及“生产物能具有最大价值”,但这同“自己利益极大化”的含义完全不同。所谓“自己利益极大化”,反映在严格的数学表达式上面,就是经济人在市场交易中获取的利益接近极限。但这样的数学表达式是不成立的。在斯密的理论框架内,任何一个理性经济人都不会这样想,更不会这样做。这是因为,斯密创立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比任何人都更早地发现了社会分工对于财富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斯密告诉我们,任何商品都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能够生产出来的,而是很多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分工、发挥专长、进行交换的结果。所谓利益,严格地说,是生产周期开始与结束

10、两个时点上的财富价值差额。分配财富价值差额的基本机制是等价交换。这里的等价交换,严格的数学意义是,为财富增加做出贡献的社会成员对利益的加权平均分配。所以,任何社会成员即市场主体都不能单方面地将利益近于全部地归自己占有,只能获得与自己的贡献相匹配的份额。当然,这个份额在现实市场交易中是有弹性的,但这个弹性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从长期看是接近于零的。真正领会了交易精髓的市场主体会自觉地维护这个份额,以表示对交易伙伴利益的尊重。我国香港当今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家李嘉诚先生传授给子女的市场竞争致胜法宝是:面对商业利益,“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9。在这里,没有 “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的主观动

11、机,唯见对市场竞争精髓的禅悟。这样的经商法宝不仅充满了人情味,更闪烁着经济人理性的光芒。这是因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过程。“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的市场主体或许得逞于一时,却必然失去长久的合作伙伴,也就不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斯密憧憬的市场经济是参与社会分工的交易双方双赢的制度安排,目标是“社会各阶层普遍富裕”10。所以,经典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不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小人,而是“让别人生活得更好,自己过上更好生活”的君子。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先利他后利己。 论文网 有不少的学者认为,斯密的国富论教人做逐利小人,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教人做道德君子,亦即存在所谓的“斯密悖论”。其实,斯密的全部理论中没有这个悖论,它产生于一些学者对自私自利的过度钟情。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