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梳理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30400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梳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作者对沦丧故土的怀念不是抽象直白地抒情,而是通过对大量景、物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歌塑造了一位我国古代北方勤劳、孝顺、勇敢、朴实的劳动妇女形象。主人公木兰的传奇性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2、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诗歌还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广受欢迎。二、单元字词汇总5黄河颂烽fng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也用来比喻战火或战争。气魄p:魄力;气势。体魄:体格和精力。巅:山顶。澎png湃p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掀起:揭起,往上涌起。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也作“婉转”。狂澜l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谰斓)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哺b育:喂养,培养。九曲连环:曲折,回环,多弯道。发扬滋z长zhng7土地的誓言蕻hng(端木蕻良)蕻hng(菜蕻)碾nin谷(辗zhn转)挚

3、zh痛:诚恳而深切。泛滥:动词,汹涌。呻shn吟:由于痛苦或兴奋,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声音。嗥ho鸣:(野兽)大声嚎叫。斑bn斓ln:灿烂多彩。谰ln语:没有根据的话。怪诞dn:奇怪,古怪。亘gn古:远古。默契q: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丰饶:形容词,富饶。(求饶挠)白桦hu树(喧哗hu)镐go头:刨土用的工具。(蒿ho篙go)田垄lng:田埂;田地中种植农作物的垄。蚱zh蜢mng:昆虫,像蝗虫,是害虫。污w秽hu:肮脏的东西。具体知识点梳理 5.黄河颂、作家作品:组歌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有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

4、!黄河等八个乐章。、文学常识:诗歌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的,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想像是诗歌的翅膀,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诗歌语言凝练,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根据语言格式,有韵律诗和自由诗之分;根据表达内容的方式,又有叙事诗和抒情诗之分,有的诗如果兼有散文的特点,还可以叫做散文诗。、背景知识: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发出了要向它学习的誓言。二、分析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

5、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年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

6、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

7、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

8、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

9、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

10、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11、6.老山界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陡峭崎岖,表现了红军队伍的浩大壮伟3、“不要掉队啊!”“不要落后做乌龟啊!”“我们顶着天啦!”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团结一心,力争上游,勇于战胜艰险的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赋予口语色彩,将红军战士纯朴的性格,急于过山的心情表露无疑。5、“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

12、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6、“那女人哭起来了。”一句中“哭”写出了什么?“哭”既表明了瑶民被压迫、被欺侮的悲苦,又是因人民军队对他们的同情理解而哭。一个“哭”字既含悲苦,又含憎恨,又含感激。7、分析句中加点字“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这两个词语强调了红军队伍严禁拆瑶民篱笆当火把,充分表示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8、“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的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和我们这样的接近哪!”一段中,前四个加点字写出了环

13、境恶劣露宿条件差,表现了天气的寒冷,后两个加点字写出了山高得几乎可以攀月摘星了。9、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叙述红军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10、“横着心”和“酣然入梦”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横着心”是因为四周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战士们为了明天能够继续前进,服从命令就地休息,表现了红军不畏困难的坚强气概。 “酣然入梦”表现了红军太疲劳,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乐观精神。11、全文共分几段,分别说说这几段的作用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介绍老山界,并点题(第一节) 第二段:介绍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2节)第三段:介绍并指出老山界是长征中第

14、一座难走的山(第33节)12、而部分的字数特别多,能否再继续为第二部分分段呢?请再次概括每段作用,并完成表格段落时间地点事件目的2-11下午-天黑之际山沟-山脚与瑶民攀谈交往红军纪律严明,瑶民信任红军12-22天黑之际-黎明前山脚-雷公岩红军半夜里露宿雷公岩登山艰苦,乐观精神23-30黎明-下午两点雷公岩-山顶继续爬山,山路崎岖坚强,顽强的意志31-32两点后下山一口气跑下山胜利的喜悦13、如何理解“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这句话?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在半睡半醒之间,确实使人有这种感觉,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方,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像是近在咫

15、尺,而且响亮宏大,变化多端容易引起人的种种联想。14、如何理解“像山泉在呜咽”这句话?它的原意应该是形容凄切的流水声,这种解释与同篇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相悖,所以此处取“流水声若断若续”的解释为宜,好像山泉时而流时而止,这样一来,整个革命乐观主义的基调又不至于失去统一。15、如何理解“抢了一晚就吃”这句话?“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指抢先,争抢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红军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速度。“抢”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16、他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仅有”和“一点米”,表明瑶民的窘困和对人民军队的友好17、这真是我生平没有见过的奇观面对雷公岩的陡峭难越,却用“奇观”一词,体现了人民军队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18、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