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730003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1行业状况差异及判断转轨程度的若干标准 11;的提出 经过近20年改革,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业已经置于竞争性市场环境中。按照市场和改革理论,竞争能促进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组织结构的改善。我国已有部分制造行业呈现出上述趋势,效率水平不断提高,产品与技术迅速升级,生产向少数优势集中,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例如家用电器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通讯器材制造业、机制造业等行业。国内外已有一些行业性实证,揭示了竞争如何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堆动着产业进步。;2; 然而,在另外一些制造行业中,竞争的作用似乎表现迥异。在这些行业中,生产分散、重复建设、效益下降、企业大范围亏损甚

2、至全行业亏损等现象长期存在,而且尚未看到明确的改善趋势。在这类行业中,棉纺织业是一个有典型意义且颇具挑战性的案例。棉纺织行业看上去是我国制造业中进入竞争状态最早、竞争程度最激烈的行业之一,理论推论,也应该是效率改进最显著、产业组织结构最合理的行业之一。但是,这个行业却是我国制造业中持续亏损时间最长、效益最差、产业组织结构改善最不明显的行业之一。;为什么竞争在不同行业会导致如此不同的结果?这是经济研究者有责任回答的问题。否则,人们有理由对市场竞争的作用产生疑虑,并将这些行业状况的改善前景建立在加强政府干预的基础上。本文将以棉纺织行业为案例,在对其改革过程进行描述和比较的基础上,判断棉纺织行业的转

3、轨程度和转轨特点及其对行业总量规模和产业组织的,并重点讨论以下几个最有争议的问题: 毕业论文 (1)为什么在改革过程中,有些行业会长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和“过度竞争”的问题; (2);为什么在全行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的状况下,会有新投资者不断进入;;(3);为什么竞争没有产生“优胜劣汰”和改善产业组织结构的显著作用; 最后就如何改进我国制造业的竞争态势和减弱行业性困境提几点简略看法。 12;转轨程度的判断 应该如何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开始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和转轨程度?市场定价比例和非国有经济的是最经常使用的判断标准。;3;然而,仅用这两个标准有明显缺陷,还必须考虑是什么样的“市场”在决定价格以及各类经

4、济主体在市场中的地位。例如,是只指产品市场还是包括各种要素市场,是竞争性市场还是垄断性市场,是自由进出的市场还是限制进出的市场,是各类企业地位平等的市场还是存在歧视的市场,等等。本文用以判断转轨程度的标准有以下6条。;4; 1)产品市场环境:是否形成供大于求的竞争性市场环境;2)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政府管制还是市场决定;3)要素市场环境及价格形成机制:是否形成投入品、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竞争性市场,是政府管制价格还是市场决定; 毕业论文 4)进入与退出行为:各类市场是否可以自由进出,或是要受政府管制或干预。5)各种类型的企业能否平等竞争:对不同产权形式、不同投资来源的企业有无优惠或歧视性规定。

5、6)产权结构:是国有企业为主还是允许多种产权形式存在和相互竞争。 2;棉纺织行业的转轨过程和特点 21;棉纺织行业是最早进入转轨过程的制造行业之一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棉纺织行业得到很快发展。从1978年到1981年3年间,纺织总产值年均增长18%,是过去26年增速的近三倍。 这一时期政府允许轻纺工业自销一部分产品,是官方认可的棉纺织业体制转轨的开端。;5;到1981年底,改革已取得明显进展,其标志是: (1)基本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 从1980年开始,纺织品市场转向供大于求。虽然这个时期政府并没有正式解除棉纺织品的配给制度(凭布票购买),但许多棉纺织生产企业由于产品积压,只好采取“不收

6、布票”的办法促销。;6;表明供求关系的变化。 (2)市场供求关系对产品价格已有明显影响 毕业论文 虽然棉纺织品在这个时期是计划价格,但企业为了促销,采取了一些变通办法,这里略举几种。第一,新产品、优质产品加价销售;第二,“以好充次”,变相降低销售价格;第三,不执行政府制定的提价政策。总之,无论想加价还是降价,都是可以变通的。 (3)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相对高于整个制造业 虽然这个时期各类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都较低,但棉纺织行业的转轨速度相对要快一些。首先,纺织行业资金投入中,“自筹”的比例较高。(见表1)。其次,自筹资金新建的企业,在劳动工资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第三,虽然棉花仍

7、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但如果当地建有棉纺企业,产棉区有能力变通“截流”。 (4)企业进入比较自由 从棉纺织行业生产能力迅速增长和投资来源中自筹资金比例较高这些方面看,这个时期进入棉纺织行业已经比较自由。 (5)不同类型企业待遇不同的问题明显 由于产品和投入品价格实行“双轨制”和税制、贷款资格等方面的差别,棉纺织行业与其它制造业一样,存在明显的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待遇问题。 毕业论文 (6)产权结构仍然以国有经济为主 改革初期,棉纺织行业有经济的比例高于整个工业。198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的比重为78.7%,而棉纺织行业国有企业的比重高达89.7%。到1982年,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的比重

8、为77.8%,而棉纺织工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仍高达86.8%(见附表2)。;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的判断是,棉纺织行业的转轨过程开始较早,某些方面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但不同方面的进度不同。与整个制造业相比,纺织行业在产品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决定、投入品使用方向、投资来源、自由进出等方面都较早开始转轨过程。但在主要投入品价格、企业差别待遇和产权结构等方面,没有取得明显进展。;22;80年代中后期的转轨进程 这个时期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有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 首先是生产增速和效益水平大幅度波动。1984年与1981年相比,利润下降了46.5%(邓中元1991)。效益剧烈下降与国内纺织品市场增速突然减缓

9、有直接关系。其次是出口增长较快,1983年,纺织品出口创汇只有37.5亿美元,*年已达131亿。第三是虽然效益波动大,但生产能力仍在持续较快增长,1983-*年,棉纺锭年均增加209万锭,比前四年增量高出近一倍。第四是棉花产销量、价格和供销体制变化较大,1984年棉花产量达到最高峰,1985年棉花改收购制为合同制,削减了优惠政策,1986年棉花收购价格和产量达到1981年以来的最低点,1987年恢复了棉花购销统管体制并沿继至今。使棉花成为制造业中极少数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中期仍实行“经营、市场、价格三不放开”的极少数主要原材料之一。;7; 毕业论文 80年代中后期,棉纺织行业的体制转轨仍

10、在继续推进。 (1)产品市场继续供大于求,价格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 在80年代中后期,虽然棉纺织品在名义上仍实行计划价格,但实际上变通空间很大。据业内人士估计,“80年代初期以后,虽然国家对大多数纺织品仍在实行计划价,但实际考察表明,大多数纺织品贸易的成交价是受市场支配的”(邓中元、杨砾1991)。 (2)主要原料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断,其它生产要素市场的转轨有所推进 从1987年开始,对棉花购销重新实行严格管制,但前几年形成的多元化棉花供销渠道并不会随之消失,专营体制只是部分地发挥作用。;8;棉纺织行业是最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行业之一。从1983年开始,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大中城市纺织企业出现“招

11、工难”问题,开始在效区招收农民工和到中西部地区招工,(徐息和;谢泰1991)率先打破了城乡用工界线和区域间劳动力流动限制。纺织行业投资继续保持相对较强的市场导向,是自筹资金比例最高的行业。见下面表1。 表1;不同行业自筹投资和国家投资的比例冶金;煤炭;石油;电力;建材;森工;机械;纺织;轻工; 毕业论文1981;0.42;0.20;0.17;0.23;0.34;0.89;1.52;1.32;1.27;1985;1.28;0.19;0.67;0.45;0.67;0.35;2.26;2.57;2.19; 资料来源:杨沐():产业政策研究,第页,表6.;1,上海三联书店。 (3)自由进入程度较高 虽

12、然这个时期政府开始限制小棉纺企业的发展,但棉纺锭的快速增长表明实际上进入仍然较为自由。;9;棉纺锭的增长主要发生在产棉区,1987-*年,全国新增棉纺锭中,山东、江苏、河北、湖北、河南、陕西和湖南七个棉花主产区就占71%,其中仅山东、江苏、河北三省就占52%(邓中元;李智玲1991)。 (4)不同类型企业待遇不同问题相对明显 在这个时期,随着市场供求关系、产品定价、投入品的市场化程度和进出自由等方面转轨进程的推进,多数制造业中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别待遇问题已有明显改善。但由于棉花市场复归到严格的计划购销体制,使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隶属关系的企业在主要原料供应方面存在明显的地位不平等问题。 毕业论文 (5)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但速度慢于整个工业 80年代中后期,整个工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化较快,棉纺织工业也发生同向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少。199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的比重已下降到54.6%。同年棉纺织工业产值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为65.1%(见附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