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729066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18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基础梳理 考点清单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一 新政协的召开1 背景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 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2 时间 地点 1949年9月 北平 3 内容 1 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具有 临时宪法的性质 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2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 确定了首都 国旗 代国歌 采用公元纪年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 成立 1949年10月1日 举行开国大典 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2 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 初步建立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暂时代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正式确立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 议政的舞台 其主要职能是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 发展到新阶段 1956年 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的方针 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 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

3、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 依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建立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体现了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是新中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 地位 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 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 目的 实现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 依据 共同纲领 规定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4、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 建立5个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4 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实现了民族平等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考点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 文化大革命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 宪法和法律遭到破坏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2 工厂 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 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1 民主法制建设 1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

5、法必究 的法制建设方针 2 为 刘少奇平反昭雪 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 1982年 通过了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意义 形成了以 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 制度化 法律化 为 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3 完善民主制度 1 1982年 确立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的方针 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2 1984年 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加强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998年 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考点三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6、 一 一国两制 的构想1 背景 1949年内战结束后 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2 过程 1 酝酿 1979年元旦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 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 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3 含义 一个国家 前提 两种制度 具体说 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十亿人口的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 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 意义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 香港 澳门的回归1 香港回归 1 背景 改革开放后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根本原因 2 历程 1984年 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 中国正

7、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 意义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 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三 九二共识 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 1979年元旦 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 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 1987年开始 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 3 1992年 祖国与台湾海基会达成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的重要共识 即 九二共识 4 2008年 两岸直接通邮 通航 通商终于实现 重难突破1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