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要素投入分析论文.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728806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要素投入分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要素投入分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要素投入分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要素投入分析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要素投入分析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要素投入分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要素投入分析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要素投入分析论文摘要:在对江苏省3大区域农村产业和环境治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要素投入进行计量分析,并且根据两组主成分分析结果分别计算了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要素投入的综合得分。结果显示:苏北农村的消费指标是推动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化肥的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最大,苏北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生产主要要素的投入速度。20042013年苏北平均每年的化肥施用量几乎是零增长,说明苏北农业投入要素中化肥的利用率逐年提高。但是与国外发达的农业国相比化肥利用率仍较低,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

2、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关键词: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要素投入;主成分分析 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苏南、苏中、苏北3大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苏南地区发展较快,苏中适中,苏北较慢,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都呈现出不均衡。苏北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的比重大,在承接苏南和苏中的产业结构的转移过程中,农村环境问题制约着苏北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影响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和要素投入的制约因素,对苏北农村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苏北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关系的理论研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

3、,在探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Grossman等1基于全球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对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Copeland等2通过建立动态模型证明了库兹涅兹曲线的结论,阐述了经济与环境的发展;秦江波等3基于Grossman影响环境因素的机理分析模型,对黑龙江省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彭迪云等4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对策思路;张明等5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乔广浩等6对辽宁省市域的经

4、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研究;高宏霞等7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法研究了我国各省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丁继红等8利用江苏省19852006年6类污染指标的年度数据,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苏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投入要素及环境治理协调关系的研究还鲜有所见,笔者以20042013年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要素投入和环境治理的平均数为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苏北农村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与环境的协同程度,为明确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和全面苏北农村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江苏三大区域农村区域产业结构和环境治理的比较分析 1.1三大区域农业主要指标比较分析 江苏省

5、3个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环境的治理问题,虽然近年来江苏农村经济中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都有一定发展,三次产业均衡发展型结构模式较为松散地分布在全省,但相对而言,苏北为农业主导型,苏中为工业主导型,苏南为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并重。而在农业结构中,2012年苏北、苏中、苏南农林牧渔及相关服务业的比值分别为53.802.4725.9013.913.92、47.241.2621.4824.065.96和50.584.0214.6022.238.57,说明除普遍进行种植业外,苏北以禽畜养殖为主,苏中水产养殖和禽畜养殖并重,苏南则以水产养殖更为突出。工业结构中,苏北更多的

6、是承接了苏南的产业转移,而苏南则逐步向高价值创造的行业转变。产业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到污染源及污染物类型的差别。 1.2江苏农村区域环境治理的比较分析 江苏省农村工业迅速发展。从表2可以看出,20052013年江苏农村工业GDP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也带来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迅速上升。从总体来看,20052013年江苏省农村工业废水与废气排放量呈现上升态势,苏南农村工业废水排放量明显大于苏中与苏北的排放量。从2006年开始,苏南与苏中农村工业废水排放有下降的趋势,而苏北农村工业废水排则有上升的趋势,并且苏北农村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废气排放量增长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的主

7、成分分析 2.1指标介绍与数据采集 按照Diana等9聚类分析指标选取的8大原则:“随着时间变化的敏感性、随着空间变化的敏感性、预见性、有效的参照值、测量的可控性、适合数据的变换、数据的综合性,数据收集和使用相对简便”,选取6个指标反映苏北农村经济发展情况:X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X3粮食产量(万t)、X4油料产量(万t)、X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元)、X6恩格尔系数(%);4个直接影响苏北农村环境的要素投入指标:Y1化肥施用量(万t)、Y2农村用电量(亿kWh)、Y3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万hm2)、Y4农业机械总动力(万kW)。数据来源于20042014

8、年江苏统计年鉴。 2.2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运用数学方法将各个变量的复杂关系进行简化的分析方法。由于该研究选择的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所以选择基于相关系数矩阵的主成分分析,一般分为4个步骤:明确研究问题;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依据主成分的提取原则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应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选取主成分,利用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结果分析。 2.2.1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主成分分析。根据表3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对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各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4。 2.2.2苏北农村要素投入的主成分分析。根据表5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对苏北

9、农业生产要素的各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6。 2.2.3苏北农村经济与农业主要要素投入的相关性分析。为了解释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影响环境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关系,根据公式(1)和(2),计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要素投入的综合得分S1和S2,结果见表7。根据表7得出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关系曲线(图1),20042013年苏北农村环境与经济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趋势。可知,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要素投入得分大至呈抛物线关系,先下降后上升,存在一个最低点。由图2可知,20042013年苏北农村环境与经济发展得分都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得分的增加幅度快于环境质量,说明随着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是相对下降的。

10、 3结论与建议 (1)对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苏北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0.43),其次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42)和农林牧副渔总产值(0.42),表明影响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消费指标,而非生产指标。农民的收入弹性大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弹性,所以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协同发展,需要苏北农村居民改变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意识,优化企业绿色营销治理和规范市场秩序,从完善绿色消费机制角度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效率。 (2)对苏北农村生产要素投入的主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化肥的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最大

11、,2006年化肥投入(120.15万t)是平均量的50%左右,该年的农村经济增长量和速度陡然下降。20042013年苏北平均每一年的化肥施用量几乎是零增长,说明苏北农业化肥的利用率逐年提高。但是与国外发达的农业国比较化肥利用率较低,平均只有30%35%。也就是说,每年有72万t左右的化肥份流入苏北地区水体和土壤。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江苏省3个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环境的治理问题,苏北为农业主导型,苏中为工业主导型,苏南为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并重。而在农业结构中苏北以禽畜养

12、殖为主,随着苏北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大量增加,给苏北农村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畜禽养殖成为苏北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生活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改变苏北农村环境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污染治理行为的经济收益;加强环保教育,强化养殖者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认知,提高其治理污染的自觉性;加强环保监督力度,组合使用环境政策工具等。从苏北农村经济与农业主要要素投入的相关性分析看,苏北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生产主要要素的投入速度,说明苏北地区农业要素利用率逐年提高,有望达到农村经济和环境改善的库兹涅兹拐点。 参考文献 1GOSSMANGM,KUEGEAB.Econo

13、micgrowthandtheenvironment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5,110(2):353377. 2COPELANDB,TAYLOMS.Trade,growthandtheenvironmentJ.Journalofeconomicsliterature,2004,42(1):771. 3秦江波,于冬梅,孙金梅.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综合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2010,29(2):8589. 4彭迪云,刘彩梅.江西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1,35(6):602612. 5张明,杜雨潇

14、,夏恩君.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3,32(2):2933. 6乔广浩,张永锋.辽宁省市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5):1821. 7高宏霞,杨林,付海东.中国各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与预测:基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2(1):5257. 8丁继红,年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剖析:以江苏省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2010(2):6479. 9LIVEMANDM,HANSONME,BOWNBJ,etal.GlobalSustainabili-ty:TowardmeasurementJ.Environmentalmanagement,1988,12(2):133143. 10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541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