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2728420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班级_姓名_学号_成绩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试卷、答题纸和作文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纸上和作文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共12分)1.阅读下面关于书法知识的语段,回答1-5题。(共10分)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后人称为“颜体”,柳公权的楷书后人称为“柳体”,颜体和柳体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颜体的楷书,内外结构的字外紧内松,里面宽松,并向外面“撑”,外缘的笔画(尤其是竖)向外凸出,给人饱满、宽博的感觉;由

2、于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方,使它给人以崇高、挺拔的感觉。颜字横画很细,竖画很粗,有的竖画粗出钩时先收锋,而后上提出锋,捺笔也是棱角不分明,给人以敦厚、深藏的感觉;主要一笔往往下笔很重,沉稳有力。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慕肃穆,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也有人称赞“自羲(王羲之)、献(王献之)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法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颜体楷书名作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麻姑仙坛记等柳体字横画大都方起圆收、骨力劲健、起止清楚。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神采清秀。竖画顿挫有力,凝练结实。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用笔干净利落立落。柳体字总

3、体上内敛外拓,中宫收紧,四肢开展,于严谨中疏朗开阔的风姿。柳体的代表作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等。书法界将颜真卿和柳公权合称“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书法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而又有所差异。1.对本则材料中以下四个加点字的表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撑:属于提手旁,字义与手有关;第四笔是竖。B.凸:从字形上看,描摹出“高出来”的样子,一共5画。C.长:笔画横、竖提、撇、捺。D.敛:右形左声,文中“内敛”有“收束”的意思。2.判断下面AB两幅图中的文字,_是颜体,_是柳体。(2分)3.上面材料中的字词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肃慕 劲(jn)健

4、利落 B.肃穆 劲(jng)健 立落C.肃慕 劲(jn)健 立落 D.肃穆 劲(jng)健 利落4.上面材料中的二、三段画“ ”的句中有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2分)由于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方,使它给人以崇高、挺拔的感觉。柳体字总体上内敛外拓,中宫收紧,四肢开展,于严谨中疏朗开阔的风姿。我选_(填序号)句,改正为:_5.上面材料中的二、三段画“ ”的句中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任选一句修改。(2分)颜体楷书名作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麻姑仙坛记等柳体字横画大都方起圆收、骨力劲健、起止清楚。我选_(填序号)句,改正为:_6.为下面的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不超过16个字。

5、(2分)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泉州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喜讯。今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泉州南音等项目正式纳入代表作名录。泉州南音原称泉州弦管,是我市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我市于2002年5月启动泉州南音的申报工作,并付出了近8年的努力。泉州南音终于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举跃升成为“世界文化品牌”,这也将为泉州南音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带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古诗文积累与阅读。(1)-(5)每空1句1分,(6)2分,共8分)7.(1)白头搔更短,_。(2)我报路长嗟日暮,_。(3)_,自将磨洗认前朝。

6、(4)争渡,争渡,_。(5)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6)对饮酒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相合的心理。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二)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8-11题。(共

7、10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8、。(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9.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曾益其所不能 B.军士吏被甲,锐兵刃C.入则无法家拂士 D.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0.翻译句子。(3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译为:_欲报之于陛下也。(1分)译为:_11.简答下列问题。要求空用原文回答,空用自己话回答。(3分)【甲】文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是_。(1分)【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1分)结合【乙】文,回答解决“危机”的办法是_。(1分)三、名著阅读(共8分)12.阅读论语八佾选段,说出你读后对选文内容的理

9、解。(任选其一)(2分)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注释:韶:舜时的乐曲名。武:周武王时乐曲名。美、善应指声音、内容而言。13.阅读选文内容,回答问题。(3分)“幸运垂青有耐心的人,我的孜孜不倦终于有了回报。稍稍隆起的肉在不停地变化着,出现了一拱就破的一条细线。卵的顶端被其中的婴儿的额头顶着,顺着那条细肉线抻着,像小香水瓶一样微微开启,分落两旁。蟋蟀便像小魔鬼似的从这个魔盒中钻了出来。”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_的科普巨著_,此书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有“_”的美誉。14.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故事含有数字“三”。请

10、你选择其中前60回的一个故事,并结合名著中的具体情节,做简要叙述。(3分)我选的故事是:_,具体情节是:_四、现代文阅读(共17分)(一)阅读遇见树,完成15-17题。(共10分)遇见树苏沧桑我相信,江南的每一个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时,一定会看到树,至少,也闻到过树。树就在屋外,从老屋的每一个缝隙里,渗进来暗绿色的呼吸,提前让一个婴儿感受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不同的味道万物生命之初的清纯味道。一棵棕榈树,成为记忆里第一棵具象的树。它孤零零地站在祖母家老屋后一个很大的菜园子里。菜地匍匐着矮矮密密的一丛丛碧绿肥厚,只有一棵棕榈树,鹤立鸡群。剑一样的树叶,总在午后晴朗的太阳风

11、里奋力挥舞,而一阵雨后便垂头丧气,像一个永远对当下心不在焉而执着眺望远处的诗人。关键是,它结满了硕大的海珍珠般的累累果实,金黄色的,极其紧实。可是,果实不能吃。我问树:你结的果子不能吃,为什么还要结果子?树当然没有回答。于是我猜想,世界上有些东西,其实是没用的,比如棕榈树的果实。那么,它活着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世界上没有树,也没关系的吧。那么,如果世界上没有我,也没关系的吧?于是,我想,我和一棵树,其实是一样的。怎么长大,怎么活,怎么玩,也都是一样的,自己心里舒服就行了吧。这样一想,顿时如释重负。那时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无忧无虑”、“闲云野鹤”这些词,说的就是当时我像一棵树那么没心没肺的状态。几

12、年后,与一棵树的遇见和别离,生命的味道开始变得不一样。一棵与我同龄的桂花树,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春日午后,被连根挖起,从乡下运到了我家,栽在刚刚造好的院子里。一个孤僻的女孩和一棵孤独的树,开始精神上的相依为命。树干、叶子,都特别干净,花香很淡,我喜欢。坐在树下读书写字,有好的句子就念给它听,有想说的话,就在心里说给它听。风吹过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世界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常常,我会呆呆站在树下好半天。有一次,做错什么事被母亲责怪,我在树下站了很久。夜深了,树像一个人,被黑暗笼罩,我被它笼罩。雪从它身上纷纷落下来,我听见一个声音说:“你长大了,你应该”生命里出现了“应该”这个词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

13、样十八岁,当我离开它去杭州读书,发现,整个杭州城都是桂花,仿佛我走了三百六十公里,桂花树跟了我三百六十公里!隔着三百六十公里,我问树:我想和你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我们的生活应该不离开土地,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可以吗?树没有回答。很多年后,又来了一棵树。是一棵幸福树。搬新办公室时,朋友送的。它真的是一棵树,而不是花草。它被两个花店的工人很费力地搬到十七楼。它长在一个很大的花缸里。花缸是粉紫色的,柔弱得似乎难以承受这么高一棵树。我“应该”了几十年,终于达到了人生的某种“高度”。同时,干活的地方,睡觉的地方,都离地百尺。像城市里无数人一样,离地越来越远。但我没想到树也搬到了楼上。办公室朝北,整天没有一丝阳光。曾经有一天,我被一缕阳光晃了眼,最后发现,是阳光被对面大楼的玻璃反射过来。这可怜的一丝阳光,细微得如蝴蝶的吻,在树叶上缓缓移动,叶子幸福得微微颤抖。树会怎么想呢?它的一生,估计要和我一起,永远禁锢在此,灯光、自来水,是它的阳光雨露,就像,方便面、快餐,经常是我的午餐。多么可怜。奇怪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