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讲解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2728361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讲解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教具准备:课件,古诗新唱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了解诗意1、激趣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生交流。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

2、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学生动脑想办法。4、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学生齐读“鹳雀楼”。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

3、出示鹳雀楼资料。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生(齐):登到最顶层!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三、指导朗读古诗。1、 出示诗人,了解诗人。2、 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3、 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4、 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5、 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6、 学生齐读(背诵古诗)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

4、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四、学习古诗。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3、读一读前两句来。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五、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六、背诵古诗,

5、拓展延伸。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他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同学们,请大家把诗的后两句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当然,诗人王之涣他其实以边塞最为出名,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他的边塞诗凉州词。(课件出示)1、 教师简单介绍古诗的背景。2、 教给学生诗的节奏和停顿。3、 学生练读。4、 自由背诵。其实,王之涣有一首诗也很有名,这是一首送别诗,题为送别。出示古诗,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并背诵下来。出示: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6、,应为别离多。七、同学们,你们背得太投入了,把掌声送给自己。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相信大家还能背许多唐诗,将来一定也会写出很多好诗,说不定也会成为一名大诗人呢!最后老师祝大家:学习更上一层楼!八、学生在充满期待中下课,并喊出班级口号:“我成长我快乐!”鹳雀楼,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建在山西永济县(原山西蒲州),前临中条山,下瞰黄河,楼高三层,建成时有鹳雀在上栖息,后被河水冲没,目前正在重建。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他写的有关西部边疆的诗特别有名,其诗用词十分朴实,但意境极为深远。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送别最著名,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

7、的佳句。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照、烟、炉、挂、川”5个生字。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1、谈话激趣:师: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

8、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2、揭题:指课题,齐读。谁知道诗题的意思?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象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瀑”字是什么结构?齐读:“瀑布”。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的瀑布更是举世闻名。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随着诗仙李白一起去庐山游览一番吧!(二)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认识生字:相机区别“庐、炉”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

9、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 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 (4)师配乐读2、图文结合,画中会意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去游览一番吗?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师解说: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三)再读:想象画面,领悟诗

10、情。1、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的心情非常的激动,请你们再去细细地读古诗,想想看自己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望庐山瀑布优质课教案设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2)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3)“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

11、河流到了人间。(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四)吟读:细品诗韵,抒发胸臆请小朋友们再读古诗,在充分感受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想想这首诗里有哪些字用得特别妙?预设一:“生”字的妙用师:“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预设二:“挂”字的妙用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生读。(1)学生交流。(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

12、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小结:你看,仔细一品,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3)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4)写一写(5)过渡: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朗读一番。(6)个读、配乐朗读。(7)背诵: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又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谁能将古诗背诵下来了呢?(五)拓展:赠送诗

13、文,课外延伸 1、小朋友们真棒,老师从小朋友们的吟诵中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歌送给大家。(课件出示瀑布整首诗,配乐朗诵)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2、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李白写的诗望天门山,喜欢吗?请自由读一读。 (六)、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