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8331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华一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 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一首浣溪沙中:“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是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山和船 B船和山C地面和山D河岸和水流2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

2、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1到时刻t7之间的平均速度相同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4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前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5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自由下落,当它落到离地面还有时,它的速度大小为( )AB A B C D6如图所示,在弹簧秤下挂

3、一吊篮A,吊篮内挂一重物B,一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吊篮中处于静止状态。当此人用100N的竖直向下的力拉重物时(绳未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秤的示数不变 B人对底板的压力减小100NCB的合力增大100N DA 的合力不变7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值,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小球又落至原处O点的时间为,在小球

4、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测得、和,可求得等于( )A B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均匀木球的重心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后,木球就没有重心了C物体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D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比为1:2:3:4,则可判断在此期间是匀变速直线运动9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

5、,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的时候,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在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样。若取g=10m/s2,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 )A普通光源即可 B间歇发光,间隔时间为1.4sC间歇发光,间隔时间为0.14s D间歇发光,间隔时间为0.2s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秤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0.1kg时,将全出现的情况是( )A弹簧秤的读数将变小BA仍静止不动CA对桌面的摩

6、擦力变小D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11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12质量为m的木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那么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Amg B(mg

7、+Fsin) C(mgFsin) DFcos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和质量为M的木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给物块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已知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mgB物块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D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14如图装置中,绳子与滑轮的质量不计,摩擦不计,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动滑轮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1和2 ,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 )Am2可以小于m1 Bm2必定大于m1/2Cm2必定要等

8、于m1/2D1与2必定相等三、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3分,共18分)15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从O点后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0、1、2、3、4、5、6,测得s1=5.18cm,s2=4.40cm,s3=3.62cm,s4=2.84cm, s5=2.06cm, s6=1.28cm.(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方向 (填AB或BA).(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 m/s. 16(1)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

9、的合成实验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使两细绳套之间的夹角为90o,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B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C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2)如图,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若先用互成锐角的两个力F1和F2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然后保持读数是F2的弹簧秤的示数不变而逐渐增大角,在此过程中,若要保持O点位置不动,则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F1和方向与原来相比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AFl一直变大, 角先变大后变小 BFl 一直

10、变大,角先变小后变大CFl一直变小, 角先变大后变小 DFl一直变小, 角先变小后变大四、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共33分)17(12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求(1)车经过A杆时的速度;(2)车从出发运动到B杆所用的时间;(3)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18(10分)一个重为20N的光滑小球A,静止在光滑斜面与竖直挡板之间,斜面的倾角为37度,求:(1)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竖直挡板的压力;A(2)现将挡板P缓慢地由竖直位置逆时针转到水平位置,求此过程中球对挡板压力

11、的最小值。()37019(11分)如图所示,在倾角=60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用k=100 N/m的轻质弹簧平行于斜面拉着,物体放在PQ之间任何位置都能处于静止状态,而超过这一范围,物体就会沿斜面滑动,若AP=22 cm, AQ=8 cm,试求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金华一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卷高一 物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题号1234567答案BACBCC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题号891011121314答案CDBCBCACCDBDAD三、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3分,共18分)15(1) 0.1 s (2)a= 0.78 m/s2,方向 BA (填AB或BA)(3)v3= 0.323 m/s16.(1) CD (2) A 四、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共33分)17(12分)5m/s 9s 7.5m18(10分)25N 15N 12N19(11分)7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