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8189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二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g取10m/s2)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情况下可看作质点的物体有( )A、研究乒乓球旋转效应时的乒乓球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时的地球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测量火车通过一站牌时间时的火车2、下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

2、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C、只要有弹力物体一定相互接触且形状改变D、物体形状变化越大弹力也越大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a,在时间t内位移为x,末速度为v,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x=vt+ B、x=vt+ C、x=vt D、x=vtAORCDB4、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练功人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进行,最后到达C点,在整个过程中,他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2R ,3R B、3R ,3RC、2R ,2R D、3R,2R5、从某高处自由下落到地面的物体,在中间一秒内通过的路程为50米,则该物体下落时的高度为( )A

3、、750米 B、500米 C、100米 D、75米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B、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一定不断变小C、加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D、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7、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秤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水平恒力F向左拉动B,使它以速度v在地面上匀速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秤的示数为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TFBAA、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B、木板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C、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D、若木板B以2v

4、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木块A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8、如图所示,把橡皮绳两端结在竖直放置的圆环最高点A处,中点挂重为G的物体恰好在环心O处平衡,若把橡皮绳两端结在环上离A相等的B、B两处,且BOB120,中点挂另一物体仍能在环心O处平衡,则该物体重为()A、2G B、GC、G2D、G4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2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9、如图所示,时间轴上标注的线段、点分别指下列哪些时间或时刻( )0123456t/sA、1s、5s B、1s、5s末 C、第3s、第6s初 D、第3s、5s末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运动又相互接

5、触的物体间没有发生挤压,不可能产生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和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C、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不一定与其弹力方向垂直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11、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前后相距1.5 m,在两靠近的平行轨道上从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它们相遇的时刻为( )A、1 s末B、2 s末C、3 s末D、4 s末12、如图所示,用下面四种方式将轻绳拴住小球放在倾角为a 的光滑斜面上,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轻绳张力最小的是甲B、轻绳张力最大的是乙C、斜面受到压力最大的是乙 D、斜面受到压力最小的是丙13、一个做匀加

6、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C、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vtD、通过前一半位移所需时间是通过后一半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三、填空、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每格2分,共26分)14、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 计时器和 计时器两种,假如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40Hz的交变电流,则每隔 s打一个点。ABCFF15、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B和C上,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C间_摩擦力,B、C间_摩擦力,C

7、与地面间_摩擦力(均填“有”或“无”)。16、如图所示,轻质硬直杆AB水平插入竖直墙内,B端有一轻滑轮现取一柔软绳将其一端固定在墙上C点,跨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已知绳与墙面间的夹角为600,滑轮轴心处摩擦不计,则滑轮轴心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17、(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先用两个弹簧秤将橡皮条拉到一定长度,此时需要记录的内容有 (2)该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点,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

8、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计算合力的大小18、(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计数点序号123456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0.100.200.300.400.500.60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44.062.081.0100.0110.0168.0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 tg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

9、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2)下面是某同学的另一种做法,他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7个计数点,用以下方法绘制小车的vt图象。先把纸带每隔01 s剪断,得到6个短纸条,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条下端对齐,作为时间坐标轴,标出时间,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接起来,于是得到vt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有道理吗?如何根据图像求小车的加速度?说说你的观点。 四、计算题:(本题共4题,19题8分,20题8分,21题7分,22题7分,共30分)19、A球自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距离a时,B球

10、自距塔顶b处开始自由落下,两球同时落地,求塔高。普客汽车快客汽车火车里程/km183205198班次8:159:159:4510:308:009:009:4010:107:549:059:309:4520、一位旅客可用三种方法从杭州到金华旅游: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经萧山、诸暨到达。第二种是乘快客汽车经杭金衢高速到达。第三种是乘火车到达。下面是三种车的发车时刻及里程表。已知普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60km/h。快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100km/h,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义乌站5min,设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400km/h2,途中匀速行驶,速率120km/h。若

11、现在时刻是上午8点05分,这位旅客想早点赶到金华,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该选择乘坐什么车?2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的木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作用下,沿着倾角为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 求推力的大小。(2) 若将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改为水平推力作用在木块上,使木块能沿着斜面匀速运动,求水平推力的大小。22、如图所示,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通过长度不计的短绳拴在小车的板壁上,小滑块与小车底板无摩擦,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作匀加速运动,经3s绳断裂(设绳断裂后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又经一段时间t小滑块从小车尾部掉下来。在t这段时间内,已知小滑块相对于小车在头2s内

12、滑行2m,最后2s内滑行5m。求:(1)小车底板长是多少?(2)从小车开始运动到小滑块离开车尾,小滑块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是多少?杭州二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345678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2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910111213三、填空、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格2分,共26分)14、 15、 16、 17、(1) (2) 18、(1) (2) 四、计算题:(本题共4题,19题8分,20题8分,21题7分,22题7分,共30分)19、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