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卷(六)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728145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卷(六)理科综合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卷(六)理科综合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卷(六)理科综合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卷(六)理科综合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卷(六)理科综合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卷(六)理科综合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卷(六)理科综合试题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六理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ADBDCDCABBCD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DBCCAABABABC【解析】1细胞膜两侧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也不对称分布,A错误。细胞质的流动有利于细胞内各种细胞器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传递,有利于细胞内生理活动的进行,B错误。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由蛋白

2、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有利于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和内部结构有序性,C正确。细胞内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有些是通透核膜的,如小分子的有机物氨基酸、核苷酸、ATP和离子等,D错误。2从图中信息分析,t0t1阶段P值小于1,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A的浓度,依据渗透作用的原理可知,细胞处于失水阶段,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t1t2阶段细胞液浓度逐渐高于外界溶液A的浓度,说明外界溶液A中的溶质分子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内,细胞吸水,质壁分离自动复原,B、C错误。t2t3时刻P值不再增大,是因为受细胞壁限制,液泡体积不再增大,原生质不能再增大而导致细胞体积不再变化所致,D错误。3原核细胞进行二分裂

3、,不能进行无丝分裂,真核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错误。着丝点分裂不会导致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加倍,只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加倍是因为DNA复制导致的,B错误。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只有连续分裂(如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C错误。人体内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也含有同源染色体,只是不发生联会而已,D正确。4大多数反射弧包含有三个神经元,但有些完整的反射弧至少应含有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A错误。动作电位主要是因为钠离子内流导致,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内流的钠离子相对减少,动作电位幅度也相应降低,B正确。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但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4、中,C错误。人体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一样,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D错误。5性别比例只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能影响死亡率,A错误。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大部分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不见得就超过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错误。分解者本来就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只是不参与构成食物链,C错误。外来物种不一定导致引入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如玉米、马铃薯、核桃等都是外来物种,只有造成“外来物种入侵”才会导致引入地生物多样性锐减,D正确。6杂合子连续自交,如果没有自然选择,后代基因频率不变,但基因型频率改变,纯合子的比例会增大,A错误。F2代又出现感病水稻是配子的随机结合导致的,是性状分离的结果,不

5、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错误。只有杂合子才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题中从F1自交开始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因自交到出现F4,因此只发生了3次等位基因的分离,C正确。题中并没有病原体存在,说明没有选择,F4中杂合子占1/8而非1/16,D错误。7A项,尼龙绳的主要成分属于合成纤维素。B项,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项,铝的制备采用电解法。D项,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能形成酸雨,其pH小于5.6。8A项,标准状况下 HF为液态。B项,C2H5OH与6.0g CH3COOH的反应是可逆反应。D项,6g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0.4NA。9根据题意A为B元素

6、,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Al元素,E为Si或者P元素,F为S元素,G为Cl元素。10A项,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8O2,错误。B项,布洛芬和苯甲酸分子中都含有一个苯环,含有一个羧基,烃基饱和,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6个CH2,故布洛芬与苯丙酸互为同系物,正确。C项,丁苯丙酸共有24种可能的结构,错误。D项,布洛芬分子中含有苯环,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含羧基可与醇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加聚反应,不正确。11A项,己烷萃取溴水中的溴,不是取代反应,错误。B项,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淡黄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产物为硫和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2和,不一定是,正确。C项

7、,向AgNO3溶液中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的银氨溶液,错误。D项,高温条件下,Na2CO3能与SiO2反应产生CO2,属于高沸点物质制备低沸点物质,不能说明非金属性:SiC,错误。12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Mg箔作负极,Mo箔作正极,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Mg2Cl22+4e =2Mg+2Cl,故A错误。充电时,电解池的阴极(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即Mo箔接电源的正极,故B错误。充电时,阳离子移向阴极,Na应从左室移向右室,故C正确。负极上的反应式是2Mg4e+2Cl=Mg2Cl22+,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2.4g Mg被氧化,故D错误。1

8、3pH=4.3时,有c(R2)=c(HR),将其代入电荷守恒关系式2c(R2)+c(HR)+c(OH)=c(Na)+ c(H),可得c(Na)=3c(R2)c(H)+c(OH),A正确。由图象分析可知,H2R的Ka1=101.3,Ka2=104.3,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R溶液混合生成NaHR溶液,HR的水解常数1012.7Ka2,即HR的水解程度小于HR的电离程度,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B正确。0.1mol/L的NaOH溶液与0.2mol/L的H2R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等物质的量的NaHR和H2R的混合溶液,H2R的电离程度大于HR的水解程度,故c

9、(HR)c(H2R),由图可知溶液的pH1.3,C正确。根据H2R、H2CO3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H2RHRH2CO3,故向Na2R溶液中加入少量CO2气体,不发生反应,D错误。14不是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麦克斯韦和赫兹先后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确认了光的电磁波本质。黑体辐射实验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由光电效应方程,当加反向电压时,二者结合,可知D正确。16时乙物体在前且相距2.5m,则甲物体在时能追上乙物体。在时,应该是甲物体在乙物体前7.5m处。甲、乙物体两次相遇位置之间沿前进方向的距离为40m。17工件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工件由A到B的间距对应图

10、象所围梯形的“面积”,故A正确。由图象可知,工件在传送带上两阶段做加速度分别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对物体受力分析并建立牛顿定律方程得,联立解得,故B正确。根据功能关系,由B中可知 ,00.2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位移为,工件受力分析,受摩擦力,方向向下,摩擦力做正功为,同理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工件受摩擦力方向向上,摩擦力做负功为,所以整个过程,传送带对工件做功大小为,故C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工件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由C中可知,做加速度为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皮带位移为,相对位移为。同理,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相对位移为,

11、故两者之间的总相对位移,工件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故D正确。18, ,在OB上找一点,使得,连接起,可得是等势线,由此可知A正确。19相比较同步卫星,可知A、B正确。地球上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地球的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向心力,另一部分才是重力;卫星上面物体完全失重,不是没有重力。20保持电键S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往下移动,副线圈总电阻变小,读数增大,故正确。上电压变大,副线圈电压减少,电压表V读数减小,故正确。两端电压变小,流过电流表电流变小,故错误。等效电路如图所示,相当于电源内阻,等效电阻减小,但不知道是在的左边减小还是在的右边减小,所以不能做出功率减小还是增加的结论。21粒子做圆周运

12、动的半径刚好等于正方形边长,也刚好等于圆形磁场的半径,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为图中两段圆弧所围面积,据此可知A、B、C正确。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22.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5分)甲(1分) 50 4.00 23(除特殊标注外,每空3分,共10分)(1)小于(1分) 大于(1分) (2分) (2)10【解析】(2)设表头满偏电流为,则并联电阻电流为,由,得。24(12分)解:(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可解得, (2)设,由功能关系得 可解得 评分标准:本题共12分。正确得出、式各给1分,其余各式各给2分。25(20分)解:(1)通过cd棒的电流方向为dc 区域内

13、磁场方向为垂直于轨道平面向外(2)对cd棒,通过cd棒的电流大小当ab棒在区域内运动时,cd棒消耗的电功率(3)ab棒在到达区域前做自由落体运动cd棒始终静止不动,ab棒在到达区域前、后,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变,则ab棒在区域中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可得 则ab棒自由下落距离 (4)ab棒在区域中运动的时间 ab棒从开始下滑至边界N的总时间 (1分)ab棒从开始下滑至边界N的过程中闭合回路中产生的热量 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正确得出、式各给2分,其余各式各给1分。26(每空2分,共14分)(1)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不能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

14、将装置A中的水蒸气带走;同时防止FeC2O4被空气氧化(3)CECFGCH G装置黑色固体变红,其后的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FeC2O4Fe3O4+4CO+2CO2 3Fe3O4+28H+=9Fe3+NO+14H2O【解析】(1)K3Fe(CN)6溶液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2)氮气不参加反应,为保护气体,考虑到实验目的是测定水合草酸亚铁中结晶水的含量,所以通入氮气有两个目的;将装置A中的水蒸气带走;同时防止FeC2O4被空气氧化;x的表达式为。(3)加热分解草酸亚铁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实验应验证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先验证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然后除去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

15、已除尽;接着验证一氧化碳,可用还原氧化铜实验。所以连接装置顺序为C(验证二氧化碳)E(除去二氧化碳)C(验证二氧化碳被除净)F(干燥气体)G(验证一氧化碳)C(验证一氧化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H(尾气收集);证明产物有CO生成的现象是G装置黑色固体变红,其后的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后石英玻璃管中固体仅残留一种有磁性的黑色化合物,此黑色化合物为四氧化三铁,因此,加热后草酸亚铁分解,生成物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C2O4Fe3O4+4CO+2CO2。2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1627.2 (2)AC (3)1.25 (1分) 因为Qc=1.78K=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