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728085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ppt(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卤代烃 第一节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及反应机制 卤代烷的消除反应 不饱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卤代烃与金属反应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称卤代烃 卤原子 F Cl Br I 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由于RX性质一般较活泼 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而转变成各种其它类型的化合物 所以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第六章卤代烃 卤代烃的结构通式 R X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六章卤代烃第一节分类和命名 一 分类 R X 一 分类 第一节分类和命名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六章卤代烃第一节分类和命名 二 命名 二 命名 C2H5Cl 叔丁

2、基溴 乙烯基氯 氯乙烯 CH2 CHCl CH3 3CBr 一 习惯命名法 卤某烃 或 某烃基卤 氯化苄 苄基氯 benzylchloride 乙基氯 氯乙烷 上页 下页 首页 选母体 烃作母体 X作为取代基来命名 二 系统命名 选择主链 连有卤素在内的最长的碳链 编号 根据最低序列原则将主链编号 2 甲基 1 溴丙烷1 Bromo 2 methylpropane 第六章卤代烃第一节分类和命名 二 命名 上页 下页 首页 3 甲基 5 氯庚烷 3 Chloro 5 methylheptane 2 氯丙烯2 Chloropropene 1 氯 2 丁烯1 Chloro 2 butene 第六章卤

3、代烃第一节分类和命名 二 命名 上页 下页 首页 5 甲基 1 碘环己烯 有些卤代烃用习惯名称 例如 三氯甲烷CHCl3称为氯仿 三碘甲烷CHI3称为碘仿 卤代芳烃的命名 以芳烃作母体 卤素取代侧链时 以链烃作母体 卤素和芳烃都作基 邻溴甲苯 2 溴甲苯 课堂练习 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按伯仲叔分类 第六章卤代烃第一节分类和命名 二 命名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 形态 bp mp比相应的烷烃高 2 溶解性 不溶于水 能与烃混溶 并能溶解许多非极性及弱极性有机物 3 密度 R Cl R Br R I 多氯代烃 溴代烃和碘代烃比重大于1 4 许多

4、卤代烃有强烈气味 卤代烃蒸气有毒 5 焰色反应 卤代烃在铜丝上灼烧时 产生绿色火焰 这是鉴定含卤素有机物的简便方法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上页 下页 首页 一 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及反应机制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一 亲核取代反应 乙烯型和苯型的卤代烃难以被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卤代烷反应活性 RI RBr RCl RF 卤代烃与NaOH或KOH的水溶液共热 X被 OH取代 产物为醇 这个反应也叫水解 此反应常用于将 OH引入一些较复杂的分子中 因为有时直接引入 OH比直接引入 X更为困难 1 被羟基 OH 取代 第

5、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卤代烷与NaCN或KCN的醇溶液共热 X被 CN取代 生成腈 2 被氰基 CN 取代 戊二酸 Pentanedioicacid 通过这个反应 分子中增加了碳原子 且腈中的 CN可转变成其它官能团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卤代烷与醇钠 或酚钠 作用 X被 OR取代 生成醚 R X NaOR R O R NaX 3 被烃氧基 OR 取代 丙基异丙基醚 Isopropylpropylether 这是制备混合醚的方法 叫Williamson醚合成法 伯卤烷效果最好 仲卤烷效果较差 叔卤烷不能用 易发生消除生成

6、烯烃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卤代烷与氨作用 生成胺 4 被氨基取代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卤烃与AgNO3的醇溶液作用 生成硝酸酯和AgX沉淀 5 被硝酸根取代 推测卤代烃的类型 活性顺序 RI RBr RCl 根据生成沉淀卤化银的速率 可鉴别不同类型的卤代烃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问题 完成下列反应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二 亲核取代反应机制 离去基 底物 亲核试剂 反应中 亲核试剂 Nu 通常为含孤对电子的试剂如 NH3 或带负电荷的试剂如

7、OH CN RO 进攻卤烷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 生成取代产物 由亲核试剂对显正电性的碳原子进攻而引起的取代反应 称为亲核取代反应 nucleophilicsubstitution 以SN表示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卤代烷的水解存在两种反应机制 一些卤代烷 如叔丁基溴 的水解反应速率仅取决于卤代烷的浓度 即决定反应速率的反应是单分子反应 称单分子反应机制 以SN1表示 而另一些卤代烷 如溴甲烷 的水解反应速率不仅取决于卤代烷的浓度 还与碱的浓度有关 决定反应速率的反应是双分子反应 称双分子反应机制 用SN2表示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8、 上页 下页 首页 1 SN2机制 溴甲烷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速率不仅与卤烷的浓度 CH3Br 成正比 也与碱的浓度 OH 成正比 动力学上为二级反应 过渡态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C O键部分形成 HO 亲核试剂从远离Br的一边进攻底物 中心碳构型转化 过渡态 C X键部分断裂 2 反应速率 k CH3X OH 为二级反应 3 构型转化 Valdeninversion SN2历程的特点 1 反应一步完成 属于协同反应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SN2反应机制的实例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9、 2 SN1机制 叔卤代烷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是按单分子机制进行的 反应按以下两步进行 在动力学上属一级反应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构型翻转产物 构型保持产物 HO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1 反应分两步进行 4 构型外消旋化 3 为1级反应 k R X SN1历程的特点 2 在反应中有活性中间体 碳正离子生成 有可能发生重排反应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3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机制的因素 1 底物卤代烃的结构 2 亲核试剂的亲核能力 3 离去基的离去能力 4 溶剂效应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

10、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1 卤代烃结构的影响 对SN2的影响 与X相连的C上连接的基团体积越小 越易进行SN2反应 立体效应 CH3X 1oRX 2oRX 3oRX SN2反应活性 叔卤代烷一般不按SN2机制进行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对SN1的影响 烷基的供电子效应及C H p超共轭效应有利于稳定碳正离子中间体 有利于稳定正碳离子的因素就有利于SN1 电子效应 SN1反应速度 叔卤代烃 仲卤代烃 伯卤代烃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2 亲核试剂亲核能力的影响 亲核试剂对SN1机制影响不大 亲核试剂的亲核性

11、越强 体积越小 则SN2反应速率越快 一些试剂的亲核能力比较 HS RS CN I NH3 OH Br OR Cl F H2O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3 离去基的离去能力 最好的离去基是离去以后生成最稳定的分子或离子 对卤素来说 X 的碱性越弱 越易离去 故无论是SN1反应还是SN2反应 均有 R I R Br R Cl R F 反应活性 4 溶剂极性的影响 强极性溶剂有利于SN1 能稳定碳正离子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亲核取代反应的两种机制在反应中是同时存在 相互竞争的 只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哪种机制占优势的问题 SN

12、2易 SN1易 SN2和SN1 按SN2变难 按SN1变易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二 卤代烷的消除反应 C X键的极性使得 C带部分正电荷 并通过诱导效应影响 H 使其显酸性 正电性的 C易受亲核试剂进攻 发生取代反应 而显酸性的 H易受碱进攻 卤代烃失去 H而发生消除反应 elimination E R CH2CH2 OH X R CH CH2 HX 上页 下页 首页 在这类反应中 卤代烷除失去X外 还从 碳原子上脱去一个H原子 故称为 消除反应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上页 下页 首页 一 消

13、除反应的取向 对于仲和叔卤代烷 消除反应可沿二个或三个方向进行 仲或叔卤代烃脱HX时 主要产物是双键上烃基最多的烯烃 即主要消除含H较少的 C上的氢 此称为Saytzeff规则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上页 下页 首页 Note 卤代烯烃或卤代芳烃消除方向总是倾向于生成稳定的 共轭体系 问题 完成下列反应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上页 下页 首页 二 消除反应机制 自学 1 单分子消除反应 E1 B 正碳离子 烯烃 k R X E1反应活性 3 RX 2 RX 1 RX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上页 下页 首页 2 双分子消除反应 E2 过

14、渡态 E2机制中 H和X处于反式共平面位置离去 称为反式消除 E2反应活性 3 RX 2 RX 1 RX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上页 下页 首页 三 消除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性 在多数情况下 卤代烷的消除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同时发生 且相互竞争 两种反应产物的比例受卤代烷结构 试剂的碱性 溶剂的极性 反应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上页 下页 首页 通常 伯卤代烷的SN2反应较快 E2反应较慢 无支链的伯卤代烷与强亲核试剂作用 主要起SN2反应 仲卤烷和 C有支链的伯卤烷 因空阻增加 试剂难以从背面接近 C 而易于进攻 H 故不利于SN2

15、而有利于E2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上页 下页 首页 叔卤代烷一般倾向于单分子反应 在无强碱存在时 主要发生SN1反应 有强碱性试剂存在时 主要发生E2反应 碱性强的试剂 有利于E2反应 亲核性强的试剂 则有利于SN2反应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上页 下页 首页 一般情况下 提高温度更有利于消除反应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上页 下页 首页 极性溶剂对SN1和E1反应有利 而对SN2和E2反应不利 因为后者的过渡态或中间体电荷分布比底物电荷分布更分散 而且E2过渡态比SN2过渡态的电荷更分散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上

16、页 下页 首页 消除增加 R X CH3 X 1 2 3 1 卤代烃的结构对消除和取代反应有以下的影响 将影响两类反应的因素一般归纳如下 取代增加 因此制烯烃一般用叔卤代烃 而制备醇时一般用伯卤代烃 2 试剂的碱性碱性越强 浓度越大 越有利于消除3 溶剂的极性低极性溶剂有利于消除4 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有利于消除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二 消除反应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三 不饱和卤代烃 三 不饱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烯丙型 苄型卤烃孤立型卤烃乙烯型 苯型卤烃 这些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与卤原子和p键相对位置有关 按照卤原子和p键的相对位置可将卤代烯烃及卤代芳烃分为三类 上页 下页 首页 一 乙烯基卤代烃 X直接与双键碳原子相连 由于p 共轭作用 C X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 键较牢固 H R CH CHX p 共轭使C X键的电子云密度增加 键能增强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三 不饱和卤代烃 上页 下页 首页 这类卤代烃的化学活性差 卤原子不易被取代 与AgNO3 醇溶液不作用 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 三 不饱和卤代烃 上页 下页 首页 二 烯丙基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