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析版)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2728082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命题规律】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属于高频考点,试题主要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电极的判断,电极产物的分析,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命题形式可也是选择题,也可以是填空题,难度以中等或难题为主。考查的核心素养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为主。【备考建议】2020年高考备考应重点关注的命题点:理论联系实际,以生活、生产内容为题材进行命题。在复习过程中牢记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判断的方法规律,即便难度较大,也是万变不离其宗,按基本规律判断书写即可。【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19新课标卷)利用生物燃

2、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 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C. 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答案】B【分析】由生物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可知,左室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MV+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V2+,电极反应式为MV+e= MV2+,放电生成的MV2+在氢化酶的作用下与H2反应生成H+和MV+,反应的方程式为H2+2MV2+=2H+2MV+

3、;右室电极为燃料电池的正极,MV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V+,电极反应式为MV2+e= MV+,放电生成的MV+与N2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H3和MV2+,反应的方程式为N2+6H+6MV+=6MV2+NH3,电池工作时,氢离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移动。【详解】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选用酶作催化剂,条件温和,同时利用MV+和MV2+的相互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可提供电能,故A正确;B、左室为负极区,MV+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V2+,电极反应式为MV+e= MV2+,放电生成的MV2+在氢化酶的作用下与H2反应生成H+和MV+,反应的方程式为H2+2MV2+

4、=2H+2MV+,故B错误;C、右室为正极区,MV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V+,电极反应式为MV2+e= MV+,放电生成的MV+与N2在固氮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H3和MV2+,故C正确;D、电池工作时,氢离子(即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向正极移动,故D正确。2.(2018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模拟)我国最近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制氢工艺中光能最终转化为化学能B. 该装置工作时,H+由b极区流向a极区C. 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2+D. a极区需不断补充含Fe3+和Fe2+的溶液【答案】A【解析】A

5、、该制氢工艺中光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B、 该装置工作时,H由b极区放电生成氢气,a极区流向b极区,故B错误;C、 a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所以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3,故C错误;D、该过程涉及两个反应步骤,第一步利用Fe3/Fe2电对的氧化态高效捕获H2S得到硫和还原态,所以a极区无需不断补充含Fe3和Fe2的溶液,故D错误。3.(2019江苏卷)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B. 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 活性炭

6、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D. 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金属铁的腐蚀。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电化学腐蚀的类型,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为析氢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2H+ +2e-=H2;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或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O2+2H2O +4e-=4OH-。根据实验所给条件可知,本题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据此解题;【详解】A.在铁的电化学腐蚀中,铁单质失去电子转化为二价铁离子,即负极反应为:Fe-2e-=Fe2+,故A错误;B.铁的腐蚀过程中化学能除

7、了转化为电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故B错误;C.活性炭与铁混合,在氯化钠溶液中构成了许多微小的原电池,加速了铁的腐蚀,故C正确;D.以水代替氯化钠溶液,水也呈中性,铁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吸氧腐蚀,故D错误;4.(2019新课标卷)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ZnO(s)+2Ni(OH)2(s)。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

8、+OH(aq)eNiOOH(s)+H2O(l)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D. 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答案】D【详解】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强,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A正确;B、充电相当于是电解池,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阳极是Ni(OH)2失去电子转化为NiOOH,电极反应式为Ni(OH)2(s)OH(aq)eNiOOH(s)H2O(l),B正确;C、放电时相当于是原电池,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式可知负极反应式为Zn(s)2OH(aq)2eZnO(s)H2O(

9、l),C正确;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错误。5.(2019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考模拟)以柏林绿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Fe(CN)6+2Na+2e=Na2FeFe(CN)6B. 充电时,Mo(钼)箔接电源的负极C. 充电时,Na+通过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D. 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的电量时,负极质量变化为2.4g【答案】B【详解】A、根据工作原理,Mg作负极,Mo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FeFe(CN)6+2Na+2e=Na2F

10、eFe(CN)6,故A正确;B、 充电时,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即Mo箔接电源的正极,故B说法错误;C、充电时,属于电解,根据电解原理,Na应从左室移向右室,故C说法正确;D、负极上应是2Mg4e2Cl=Mg2Cl22,通过0.2mol电子时,消耗0.1molMg,质量减少2.4g,故D说法正确。6.(2019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考模拟)下图是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 Li+由左向右移动B. 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C. 充电时, 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D.

11、 充电时, 导线上每通过1mole-, 左室溶液质量减轻12g【答案】D【分析】放电时,左边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Mg-2e-=Mg2+,右边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阳离子移向正极;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结合电子转移进行计算解答。【详解】A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Li+由左向右移动,故A正确;B、放电时,右边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故B正确;C、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正极相连,所以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故C

12、正确;D、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e,左室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Mg2+2eMg,但右侧将有1molLi+移向左室,所以溶液质量减轻1275g,故D错误。7.(2019山东省德州市高考联考模拟)以CH4、O2、熔融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电解制备N2O5,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1为电池负极,Pt2为电解池阳极B. 石墨2上的电极反应为:C. 阳极的电极反应为:N2O4+2HNO3-2e-=N2O5+2H+D. 每制得1molN2O5,理论上消耗标况下28L的CH4【答案】C【分析】图中左侧装置为燃料电池,石墨1:通入甲烷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

13、式为CH4+4CO328e-=6CO2,石墨2:通入氧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N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而硝酸中氮元素也是+5价因此应该在左侧生成N2O5,即在阳极区域生成,据电极反应离子放电顺序可知:Pt2极阴极发生2H+2e-=H2的反应,Pt1极阳极为N2O4+2HNO3-2e-2N2O5+2H+,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根据上面分析可知石墨1为电池负极,Pt2为电解池阴极,故A错误;B.石墨2上的电极反应为:O2+4e-+2CO2=2CO32-,故B错误;C.阳极的电极反应为:N2O4+2HNO3

14、-2e-2N2O5+2H+,故C正确;D.电极反应式:CH4+4CO32-8e-=6CO2,N2O4+2HNO3-2e-2N2O5+2H+,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每制得1molN2O5,理论上消耗标况下CH4 =2.8L,故D错误;8.(2019东北三省三校(辽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高考联考模拟)高锰酸钾在化工医药、水处理等很多方面有重要应用,可以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下。直流电源采用乙烷空气的碱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电流效率=100%)A. 电源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H6-14e-+18OH-=2CO32-+12H2OB. 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 a极为直流

15、电源的正极D. 若消耗0.02mo1,产生0.055mol,则【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电极反应式【详解】A. 电源负极上乙烷在碱性条件下失电子产生碳酸根离子,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C2H6-14e-+18OH-=2CO32-+12H2O,选项A正确;B. 电解池左侧Pt电极的电极反应为MnO42- -e-=MnO4-,右侧稀氢氧化钾溶液变为浓氢氧化钾溶液,右侧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钾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行右侧,故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选项B不正确;C. 电解池左侧Pt电极的电极反应为MnO42- -e-=MnO4-,Pt电极为阳极,则a极为直流电源的正极,选项C正确;D. O2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若消耗0.02mo1O2,转移电子数为0.02mo14=0.08mol,根据电极反应MnO42- -e-=MnO4-,产生0.055mol,转移电子数为0.055mol,电流效率=100%=68.75%,选项D正确。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