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727947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摘要:可持续发展;绿色GDP 关键词: 1.研究背景 1.1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有识之士将发展现状的研究同对未来前景的预测研究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生态平衡等因素之间的关系。1978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在文件中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对这个概念,各国间进行了广泛的对话,并在*年联合国环境署第十五届理事会期间达成共识,1992年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宣言等文件,号召成员国制定本国的“可持

2、续发展”战略与政策。我国积极响应,于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1.2绿色GDP的由来 现行的GDP核算体系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当时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国民收入就会增加,就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并进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此对应,GDP作为依据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国民核算体系的核心也就成为评价经济福利和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中国也不例外,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所决定,在1992年之后,G

3、DP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而且实际上已成为衡量各级政府政绩最硬的指标。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高,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作为技术进步的原动力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出现,使得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环境也是一种资本,也是一种财富。因此,人力资本和环境资本概念开始出现经济学理论中。1995年9月,世界银行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该指标由“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大要素构成,得到了广泛的肯定,认为比较公正、客观、科学的反应了

4、世界各地区发展的真实情况,为国家拥有的真实“财富”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可比的统一标尺。 同时,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们,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叫绿色GDP。 1.3绿色GDP的概念 绿色GDP泛指在一国(或地区)扣减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降级成本之后的生产活动最终成果。其中,资源耗减成本又称资源成本,它指在核算期内由一国所有常住机构单位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自然资源“实体性”物量耗减,包括资源的经济使用和其他物量耗减:环境降级成本又称环境成本。它指在核算期内由一国所有常住机构单位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功能性、生态效能性”服务的价值,包括环境保护

5、成本和生态建设成本。 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和资源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简言之,绿色GDP=GDP-环境成本-自然资源成本。 1.4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1.4.1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改善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注定要成为无根之木。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片面地追求GDP的发展,造成人居环境的持续恶化,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增长。实行“绿色GDP”的发展指标,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和改善环境。 1.4.2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

6、势。实行“绿色GDP”的发展指标,有利于我国转变工业生产增长方式,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质量型的方式上来。 1.4.3有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 实施绿色GDP的发展指标,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有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 2.国内外发展动态 本世纪50到6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增长=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展开讲座。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事业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

7、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中国对环保的重视始于1

8、978年,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中国应制定环境保护法;1984年,中央将环保提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1994年,中国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四界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1997年,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1999年,中国将“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进了宪法;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纪念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

9、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目前,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GDP,如:挪威1978年就开始了资源环境的核算;为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芬兰学习挪威,也建立起了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后来欧美发达国家开始效仿,如法国、美国等。 发展中国家中率先试行绿色GDP的是墨西哥。1990年,在联合国支持下,墨西哥将石油、各种用地、水、空气、土壤和森林列入环境经济核算范围;这些方法,印尼、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纷纷仿效。 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新政绩考核制度的推行和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趋势,又为实行绿色GDP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03年开始,我国国家统计

10、局对全国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实物核算,物流核算是绿色GDP核算的重要基础;200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绿色GDP联合课题小组,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研究和试验;2005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和四川省十个省市启动了绿色GDP试点工作;2006年,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迄今为止全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绿色GDP结果,而我国的绿色GDP实践也尚处在探索阶段。 3.建立绿色GDP体系的理论难题 3.1认识观念不够全面

11、深刻 由于传统的GDP只能反应经济增长,而绿色GDP则是将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生存的可持续性相结合,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虽然,关于建立绿色GDP核算的重要性,已基本形成了共识,但仍有相关一部分领导和专家对此认识不足,还没有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完全接受绿色GDP的观念,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3.2绿色核算技术还不够完美 中国地质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的朱冬元教授认为:实行绿色GDP面临现实的技术挑战主要有三点: 第一、自然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根据产权是否界定,自然资产分为生产性自然资产和非生产性自然资产。如矿产资源价格和水价,如何界定自然资产产权并为其合理定价,一

12、直是绿色GDP核算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难点,也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环境成本的计量较难处理。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造成的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其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支出的防治成本总和。环境成本计量是绿色GDP核算的基础,但环境成本的计量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种困难主要来源于环境成本的时间因素、空间因素以及非市场价格问题。环境成本的时间因素是指环境成本具有累积效应,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往往不是均衡的,资源环境的损失与经济发展也不是同步的。环境成本的空间因素是指环境成本所包含的因子范围,由于环境污染损

13、失的多因性,很难对某一污染物所造成损失的因子考虑周全。 第三,国际上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倡导下,绿色GDP核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到现在为止,尚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完成全面的环境经济核算,计算出一个全面的绿色GDP指标,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公布绿色GDP统计数据。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绿色GDP核算从理论走向实践,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找到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的方法与体系。 3.3绿色核算的制度安排基本空白 绿色GDP从概念的提出到现今,已有一段时间,之所以没有从理论到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绿色G

14、DP核算的相关法规制度安排还基本空白。 4.在我国推行绿色GDP概念,改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4.1环境恶化日益严重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目前,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

15、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目前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