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团结之花第8课回家教案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27897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团结之花第8课回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团结之花第8课回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团结之花第8课回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团结之花第8课回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团结之花第8课回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团结之花第8课回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团结之花第8课回家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回家第一课时:学习新词语教学目标:【识记】:记住本课生字和词语的读音和写法【理解】: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及用法【运用】:能用本课词语造句说话【重点】:记住本课生字和词语的读音和写法【难点】: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及用法【解决方法】:督促学生反复学习,复习所学内容【教具】:书,黑板,字典,素质教育新教案【德育】:对学生进行爱家教育。【教学方法】:听写法,讲解法和练习法。【前提测评】:听写下列词语离休 舒心 收养 陆续 面黄肌瘦 挣 宰辛勤 倾注 博大 慈爱 艰难 成家立业 经商 欢乐 朴素 喜庆 平凡 【导入新课】:同学们,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我想我们大家在过节时最想

2、做的事情就是回家,因为回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那份用金钱买不下来的亲情。那我们看看今天要学习“回家”这篇课文吧。 学习词语【词语】:离休【注音】:l xi/x【释义】:具有一定资历、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干部离职休养:老干部干部制度。【词语】:舒心 同义词:开心 反义词:苦闷今天吃得很舒心【注音】:sh xn 【释义】:1.抒展心情。 2.心情舒畅;适意。【词语】:收养【注音】:shu yng【释义】: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收养人称为养父、养母,被收养人称为养子、养女。收养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我国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婚姻法对父母子女关系

3、的规定。【词语】:陆续 同义词:连续【释义】:副词。表示前后连续不断:下课以后,同学们陆续回家小丁今年陆续发表了十来篇文章。【词语】:面黄肌瘦 同义词:面有菜色 反义词:红光满面哪个讨饭的孩子,真可怜。【释义】: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词语】:挣【释义】:1用力支撑或摆脱:脱。开。2出力取得:钱。饭吃。【词语】:宰【注音】:zi【释义】:1杀牲畜:杀。屠。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 2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有的地区称“斩”)。 3古代官名:相。辅。太。官。 4主管、主持:主。制。【词语】:辛勤 近义词:勤劳 反义词 :懒惰【注音】:x

4、n qn【释义】:1.辛苦勤劳。 2.艰难。 3.殷勤。指情意恳切深厚。【词语】:倾注【注音】:qng zh【释义】:液体向下灌流:山泉倾注入小河大雨倾注。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某个目标上:倾注全力倾注全部母爱。【词语】:博大 同义词:广博 渊博 反义词:贫乏 狭窄【注音】:b d/di/ti【释义】:宽广;广大。【词语】:艰难 同义词:艰辛 困难 反义词:轻易 容易 【释义】:困难:行动生活不畏险阻。解放前,穷人的日子过的很。【词语】:成家立业【注音】:chng ji l yi【释义】:指男的结了婚,有职业,能独立生活。【词语】:经商【注音】:jng shng【释义】:经营商业:弃农多年。【词语

5、】:欢乐 【释义】:快乐(多指集体的):广场上的歌声此起彼伏。同义词:欢快 欢欣 快乐 近义词:舒畅 反义词:悲哀【词语】:朴素【注音】:p/p/p/pio s【释义】:质朴无华:白木为之,制甚朴素。俭朴不奢侈:生活朴素。同义词:朴实 素净 俭朴 反义词:华丽 【词语】:喜庆【注音】:x qng【释义】:1.庆幸。 2.值得高兴和庆贺的事。 3.指值得高兴和庆贺。 4.庆贺,对喜事的庆贺。【词语】:平凡 【释义】:平常;普普通通:平凡的工作伟大寓于平凡之中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同义词:平常 反义词:特殊 特异 突出 【达标测评】:熟读下例词组离休的老人 舒心的笑容 收养孤儿 陆续走了 拼命挣

6、宰了五只羊 辛勤劳动 倾注心血 博大的胸怀 慈爱的目光 艰难的生活 经商成功 充满欢乐 打扮朴素 喜庆的日子 平凡的生活 【巩固练习】:做词句练习(一),(二)【小结】:学习本课词语同学们以达到能用本课词语造句的水平。【作业】:一、抄写本课词语二、课文练习三三、预习课文【板书设计】:1.复习内容 2.课题 3.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 5.前提测评 6.新课内容 7.达标测评 8.小结 9.作业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初学课文【复习】:听写本课词语离休 舒心 收养 陆续 面黄肌瘦 挣 宰辛勤 倾注 博大 慈爱 艰难 成家立业 经商 欢乐 朴素 喜庆 平凡【教学目标】:【识记】:熟读本课课文(

7、一分钟读完)【理解】: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句子和句式的意义及结构【应用】:能就本课话题内容进行简单的对话【重点】:熟读本课课文【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句子和句式的意义及结构【解决办法】:督促学生反复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具】:书,黑板,字典,素质教育新教案【德育】:对学生进行爱家教育。【教学法】:让学生读,齐读,领读,分组读,老师总结等等。【导入新课】:课文导人1 :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今天,我想先请大家谈一谈你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理解。 导人2 : 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8、我想我们大家在过节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因为回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那份用金钱买不下来的亲情。那我们看看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题目。请大家齐读可问题目(老师板书可问题目)。初学课文:1.方法和任务。(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2)分小组朗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感受。2 预设问题。(1)2005年古尔邦节,阿比包夫妇为什么过的特别舒心?(2)阿比包夫妇是怎样环节生活压力的?(3)现在这些养子们都过得怎么样?(4)阿比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的?3 教学提示。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先讲认识和理解,有多少说多少,不必求全;然后请学生回答预设的问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个人读,小组读

9、,全班读。1.在小组中,每个学生用重点词语造句或进行交际运用。2.组互动学习。每个学生整理自己不懂、不会用的词语,在小组中提出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理解。理解不了的,提交到全班,由老师解答。解难答疑老师解释全班普遍不懂、不容易掌握的词语。词语例释1.收养:把别人的儿女收下来当作自己家里的人来抚养。应该收养,收养孤儿他收养了几个残疾弃婴。2.辛勤:辛苦勤奋。辛勤写作,辛勤劳动 爸爸每天在田里辛勤地劳动着。3.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慈祥而充满怜爱之情。如:的笑容、的面孔。 4.艰难:艰苦,困难。如:生活、步伐我们在大雨中艰难地行进5.朴素:(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生活)节约;自然的、自

10、发的(感情,思想)。古丽的房间布置得简单朴素。【小结】:小结课文,简单梳理全文脉络。古尔邦节时阿比包夫妇收养的十个孩子要回家阿比包夫妇收养十个孩子后的艰辛生活现在,小家庭充满欢乐阿比包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作业】:2 作业。( l )口头作业: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 )书面作业:抄写本课词语3 遍,并用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语造句。【板书设计】:1.复习内容 2.课题 3.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 5.前提测评 6.新课内容 7.达标测评 8.小结 9.作业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深化课文学习【复习】:让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再让两名学生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1、【识记】:熟读本课课文(三分钟读完)【理解】: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句子和句式的意义及结构【应用】:能就本课话题内容进行简单的对话【重点】:熟读本课课文【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句子和句式的意义及结构【解决办法】:督促学生反复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具】:书,黑板,字典,素质教育新教案【德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法】:问答式,复述课文,总结【前体测评】:(1)2005年古尔邦节,阿比包夫妇为什么过的特别舒心?(2)阿比包夫妇是怎样环节生活压力的?(3)现在这些养子们都过得怎么样?(4)阿比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的?【导入新课】:一、 细读课文1.理解课文主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2、。2.树立课文叙述的方式,掌握课文的结果。3.朗读课文。可采用个人读、分组读、抽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穿插进行。二、课文(分析)本课文共分为两段:第一段( 第1自然段)_提问:古尔邦节时阿比包夫妇为什么特别开心?句型学习“因为”表示原因。用“因为”回答问题。昨天你为什么没来上课?(因为我家里有事)你为什么不和古丽说话?让学生巩固。段意:古尔邦节到了,阿比包夫妇收养的十个孩子要回家了。第二段( 2 一3 自然段)讨论:阿比包夫妇是什么时候,收养了那几个民族的孩子? 阿比包下班后常常都干些什么? 阿比包夫妇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句型学习:1、“就这样”。表示在此情况下产生的结果。 就这样,我们几个一直聊

13、到天亮。让学生模仿造句巩固句型。2、“以之心”中“以”表示凭着,相当于口语里的“用”“拿” 我以老朋友之心对你说几句话。让学生模仿造句巩固句型。段意-阿比包夫妇收养十个孩子后的艰辛生活。第三段( 4 一5 自然段)讨论:如今,这些养子们怎样? 阿比包远方的儿女们为什么要回来?段意:现在,小家庭里充满了欢乐。第四段( 第6 自然段)讨论:当人们称赞他们时,阿比包说了些什么?段意-阿比包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四、课文教学总结1 归纳文章的结构。古尔邦节时阿比包夫妇收养的十个孩子要回家阿比包夫妇收养十个孩子后的艰辛生活现在,小家庭充满欢乐阿比包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2 .阿比包夫妇收养了10个不同民族的孩子。过古尔邦节了,长大成人的孩子们从四面八方回到日思夜想的家,小小的家庭充满了欢乐。五、德育渗透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