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7811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12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少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均得0分 )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石块重10N,使地面受到10N的压力,则( )A.该压力就是重力,施力者是地球B.该压力就是重力,施力者是石块C.该压力就是弹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D.该压力就是弹力,是由于石

2、块发生形变产生的3.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而运动,则它们受到摩擦力大小关系是( )A三者相同 B乙最大 C丙最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D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北5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则不可能将此力分解为下列哪组力 ()A3 N,3 N 学科王B6 N,6 NC100 N,100 N D400 N,400 N6如图所示,一铁球用一轻绳悬挂于O点,用力F拉住

3、小球,要使轻绳与竖直方向保持66角不变,且F最小,则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应为 ()A90 学科王B66C24 D07如图,运动员的双手握紧竖直放置的圆形器械,在手臂OA沿由水平方向缓慢移到A位置过程中,若手臂OA,OB的拉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A一定小于运动员的重力G BFA与FB的合力始终大小不变CFA的大小保持不变 DFB的大小保持不变8如图所示,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原长均为L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与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37=0.6

4、),则等于( )A B C D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具有惯性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其惯性越小,受到的外力越小,惯性越大D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是因为乒乓球惯性较小的缘故10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B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既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D两物体间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而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11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3 N和

5、4 N两个共点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A5 m/s2 B7 m/s2 C8 m/s2 D9 m/s21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物体A、B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B悬挂着已知mA2m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系统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对A的拉力将增大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C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D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8分)13.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位置,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6、(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2)关于此实验,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两弹簧秤的拉力一定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C如果将两个绳套换成两根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将不同D两次拉橡皮筋结点到同一位置O的目的是确保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3)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1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 (a)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11.17 cm、x21.87 cm、x32.48 cm、x43.14 cm、x53.80 cm、x64.44 cm.则

7、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测量的数据得出小车的aF关系图象如图(b)所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3)甲和乙两位学生各自独立完成实验,利用实验测量的数据在同一个图象中得出aF的关系分别如图 (c)中甲、乙所示,这一结果表明两位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个物理量不同?并比较其大小关系_.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5(10分)在水平路面上用绳子拉一个重力为G200 N的木箱,绳子与水平路面的夹角60,如右图所示木箱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要使木箱

8、能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则绳上所加拉力F应为多大?6016.(10分)我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 “高空坠物连坐”条款规定: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近日,绵阳一小伙就借助该条款赢得了应有的赔偿。假设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离地面36m高处,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下落过程中阻力恒定,经3s落地。试求:(1)物体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2)下落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g取10m/s2)17(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物体乙的质量m24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