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信息产业科学发展报告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727465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信息产业科学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信息产业科学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信息产业科学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信息产业科学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信息产业科学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信息产业科学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信息产业科学发展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信息产业科学发展报告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为“五化并举,两化融合”),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十一五”时期,是福建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福建省信息产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为的五年。 1信息产业基本现状 目前,信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以及通信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

2、导产业,直接拉动着经济增长。 1.1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截至2007年底,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7.9%,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也占到全国出口额的37.6%,占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近90%。我国电话用户、网络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均位居世界第二;手机、彩电、个人电脑、显示器生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信息通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约为4%6%,间接贡献率估计超过10%。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

3、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供了基础。 1.2福建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总体规模跻身全国前列 2007年,全省信息产业销售总收入2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增加值830亿元,增长20%,约占全省GDP的9.4%;软件和系统集成业快速发展,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增幅150%,动漫游戏业增幅338%,软件服务外包增幅60%;其它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5%以上。全省信息产品出口达到145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30%,占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65%。电信网络综合

4、通信能力继续增强,全省电信业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5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4%,完成电信主营业务收入26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6%,全省电信用户总数达到329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1482万户和1809万户,普及率分别为41.65%和50.84%。互联网持续快速发展,数据业务用户达876万户。93.0%的企业有网络出口,30%的企业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公共基础信息网络发展迅速,广播电视综合覆盖能力进一步提高,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进程明显加快。从全国来看,我省信息产品制造业居全国第八位,软件业位居全国第九位,通信运营业及其它信息服务业各项指标位居全国5-6位

5、。全省互联网网站总数、网民总数、域名总数均进入全国前列。目前,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均已成为全省工业和服务业领域规模最大的行业。 1.3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稳步推进 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我省企业信息化在促进传统工业改造、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重点示范项目的带动和衍生作用,不断拓展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我省建成了一批行业性、专业性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有力地支撑了传统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人才培养工作扎实推进。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息化应用意识有较大提升,更多、更便利的信息化租赁

6、式产品或服务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字福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商务领航发展迅速。至2007年底,全省使用商务领航的中小企业6万多家,占全省2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30%,在平台上运行的信息化应用产品已有30多种。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根据自己业务发展特点,开发了各种企业信息化平台,这些平台的用户规模与影响力不断扩大。通信信息服务的领域由传统个人话音服务不断向为企业提供综合化、宽带化、多媒体的数字数据通信服务拓展。 社会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化“孤岛”现象正在减少,“整合、合成、综合、集成、共享、协同”已成共识。来自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信息化力量开始在数字网络的大平台汇聚,极大地推动了应用创

7、新,提升了民众对信息化的需求和信心。我省教育、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灾害预警、救灾和社区等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在信息化助力海西和谐社会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建设,公共服务系统应用效果已显现。我省社会发展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省信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产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已成为福建产业门类中规模最大,带动面和影响面最广的战略支柱型产业。 2福建省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 福建省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一是直接推动GDP增长。全省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9.4%,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达到11.2%。信

8、息产品制造业总体规模居全省工业系统首位;软件和系统集成业销售收入是全省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二是促进外贸增长和出口结构升级。信息产品出口在全省外贸出口的比重保持在30%左右,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成为带动外贸出口结构升级的主要力量。三是拉动了就业增长。初步统计,目前全省信息产业企业就业人数超过50万人,为五年前的2.5倍。具体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2.1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根植本土的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2007年信息产品制造业民营企业实现产值220亿元,占全省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比重达11%;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

9、移动通信产品三大产业链已经成为我省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年产值占全省信息产品制造业的70%以上;产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LED、太阳能光伏电池、软件等新兴优势产品产量增长迅速,高端产品逐渐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2.2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重点骨干企业在全国的位次不断提升。2007年有5家企业入围“2007中国企业500强”;3家企业列入全国电子百强企业;6家企业列入全国软件百强;3家企业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还有6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7家企业入围全国电子制造综合实力前100家三资企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信息产品制造

10、业超10亿元的企业有33家,其中超100亿元的企业有5家;信息服务业超100亿元的企业有2家;软件企业超亿元的企业有28家,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有2家。重点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冠捷显示器单厂产量居全球第一,戴尔计算机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三,万利达激光视盘机、数码相框、联想手机等产品份额居全国前列,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成为我省信息产业发展新的趋势和特征。品牌建设成绩斐然,10项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94项产品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外向型经济亮点频现,11家世界500强电子类跨国公司在我省投资,27多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东南融通实现了中国软件企业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零的突破,2007年17家企业出口额超

11、过1亿美元。 2.3创新能力有新的提高 研发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全省现有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首批认定12家省软件技术研发中心,9家骨干企业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创新实力增强,3家企业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企业入选首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0家企业登上“中国科技名牌500强”名单;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瑞芯公司总规模进入全国同行业前10名;动漫龙头企业网龙公司跻身中国原创动漫行业“第一梯队”。自主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在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GSM移动手机、路由交换机、白光LED灯用YAG荧光粉、继电器以及集成电路芯片、动漫游戏产品、行业应用软件、管理信息系统软

12、件、信息安全软件等领域的研发水平处于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 2.4集群发展初具规模 全省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年产值占全部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的70%以上。福州马尾、福清融侨、莆田赤港、泉州江南、漳州龙池等老园区形成了显示器、计算器、微波通信、智能小家电等特色信息产品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厦门火炬高新区、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长乐光电产业园等一批新兴园区集聚了一批光电显示、LED和太阳能光伏、光通信等新兴产业,其中,厦门火炬高新区被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软件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厦门软件园二期已基本建成,目前共招商核准入园企业390家,签约239家,正式入驻123家,微软、思科、甲骨文等

13、一批国际跨国软件公司已经陆续入驻;福州软件园持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至2007年底,共有入驻企业239家。 3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以3G为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省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加快推进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也对福建省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十五”的建设,我省信息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在信息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3.1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够 我省是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省份,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大。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只占极少数,不能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

14、高端产品不多,产业链核心环节薄弱,产业基础不牢固。企业规模小、工业增加值低也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的一个突出弱点。 3.2资源浪费、利用率较低、共享性不够 公共信息服务业发展滞后;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低层次重复建设依然存在,网络利用率不高,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不少,但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够,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信息孤岛”现象虽然减少,但问题依然突出。通讯服务产品的开发、服务体系结构完善、服务质量提高等方面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市场新兴信息服务有待提升。 3.3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偏低 我省的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城市企业与山区企业、发达地区企业与落后地区企业、大型企

15、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差距明显。多数大型企业尤其是外资、台资和国有大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受到认识、资金和人才瓶颈等因素限制,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仍然较低,甚至一些中小企业还游离于信息化浪潮之外,信息化在改造传统工业中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本地软件和系统集成企业规模小,软件产业化进程落后于硬件制造业;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软件产品大多集中在低端,具有核心竞争力、易于形成产业规模的系统软件、中间件、安全软件、管理软件和服务市场主要仍为国际IT企业占领。 3.4行业信息化、社会事业公共领域的信息化亟待有效推进 行业信息化发展滞后,未能形成行业发展的综合服务支撑体系;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薄弱,支持环境不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等的信息化服务缺乏有效的深度开发,社会事业信息化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制约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福建省信息产业发展思路 如何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促进我省信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建设信息产业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领先、领跑、支撑作用,已成为摆在全省信息产业界人士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下一阶段,我省将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加快发展步伐,进一步提升信息产业的整体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