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7240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单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单位“牛顿”是国际基本单位B人推车时,人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C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D两个物体间有力作用时,这两个物体间一定要接触(单选)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A一定小于G BFA与FB大小相等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 DFA与FB大小

2、之和等于G(单选)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则( )AF1的大小是唯一的 BF2的力向是唯一的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F2可取任意方向(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一端用轻质细绳连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用轻质弹簧连在天花板上。轻绳处于水平位置,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剪断轻绳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 )A0 BgtanCgsin D(单选)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3、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单选)如图,两物块P、Q置于水平地面上,其质量分别为m、2m,两者之间用水平轻绳连接。两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对Q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两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轻绳的张力大小为( )AF2mg BC D(单选)如图,物体M与m用轻绳相连,绳绕过定滑轮,M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关于M与斜面之间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正确的是( )AMgsinmg,沿斜面向上 BMgsinmg,沿斜面向下Cmgsin,沿斜面向上 D条件不全,无法判断(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

4、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多选)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一定错误的是( )A B C D(多选)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B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传送的速度无关D若匀速向下传送货

5、物,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把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写或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6分)物块拖动纸带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 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4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A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B在调节

6、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C调节滑轮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 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8分)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记录纸如图所示,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 30N

7、、F2 = 3. 85N和F3= 4. 25 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关系为Fa

8、F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根据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小三、计算题(42分)(8分)一个重为G=100N的小球被夹在竖直的墙壁和A点之间,已知球心O与A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角,且=60,所有接触点和面均不计摩擦。试求:小球对墙面的压力F1和对A点压力F2。(12分)质量为m=4kg的小物块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A点,现用F=10N的水平恒力拉动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物块继续滑动

9、一段位移停在B点,A、B两点相距x=20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g取10m/s2,求:在力F作用过程中,物块加速度al的大小?撤去力F后,物块继续滑动的加速度a2的大小?在力F作用过程中,物块发生位移xl的大小?撤去力F后,物块继续滑动的时间t。(10分)小车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质量为2.5kg,车内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2.5kg和2.0kg,用一根轻绳通过光滑定滑轮相连。现给小车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4N的推力F,设运动过程中物体A不会发生滑动(被物体顶住),B物体相对小车静止。求:此时小车的加速度和细绳的拉力的大小?当推力F超过多少时,物体A被细绳吊起?(12分)

10、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木板的最小长度。高一上学期物理联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

11、得0分)(单选)C(单选)B(单选)C(单选)B(单选)A(单选)D(单选)D(多选)AD(多选)ACD(多选)BC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把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写或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6分)A点, 0.233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0.75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4分)CD远小于(8分)(4分)该合力的大小约为4.604.90N)(2分) Fa 等于 F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分)B三、计算题(42分)(8分)F1=Gtan=N,方向垂直指向墙面; (4分)F2=200N,方向沿OA指向A点 (4分)(12分)在力F作用过程中:Fmg=mal

12、 al=0.5 m/s2; (2分)撤去力F后: mg=ma2 a2=2m/s2; (2分)设,在力F作用过程中,物块滑动的时间tl,撤去力F后,物块继续滑动的时间t2;altl=a2t2;(4分)联立可得:t1=8s;t2=2s(2分) 可得:xl=16m;(2分)(10分)运动过程中:F=m总a a=2m/s2 (2分)对B物体受力分析,可得细绳的拉力:T= (3分)当物体A恰好被细绳吊起,细绳的拉力T=GA=25N; (1分)对B物体受力分析,可得B物体的合外力大小:F合=15N;可得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7.5 m/s2; (2分)则,推力F= m总a =52.5N (2分)(12分

13、)(2分)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vt图线斜率可知:=4m/s2碰撞后1s时间内:1mg=ma1 可得1=0.4(4分)2(m+M)g=(m+M)a2由图可知,t1=1s时,木板与墙壁碰前瞬间速度v1=4m/s,s0=4.5m是木板碰前的位移,v1=v0+a2t1s0v0t1+v0是小木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联立上式得:a2=1 m/s2,v0=5 m/s,2=0.1(6分)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3,经过时间t,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v3。1mg2(m+M)g=Ma3v3=v1a3tv3=v1a1t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刚好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小物块运动的位移为小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s= s2s1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值得a3=,t=1.5s,s=6.0m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6.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