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开学前两周领学案: 第1讲夏商西周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26623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开学前两周领学案: 第1讲夏商西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开学前两周领学案: 第1讲夏商西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开学前两周领学案: 第1讲夏商西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开学前两周领学案: 第1讲夏商西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开学前两周领学案: 第1讲夏商西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开学前两周领学案: 第1讲夏商西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开学前两周领学案: 第1讲夏商西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第1讲 夏商西周4课时学习目标(1)夯实基础知识,理解把握阶段特征;(2)深化重点;(3)高考题集训学习疑问学习建议【通史知识梳理】 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主要经历了_社会、_社会、_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我国封建社会的五个阶段(1)战国、秦汉一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2)魏晋南北朝一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3)隋唐一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4)宋元一封建国家分裂、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5)明清一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时期朝代夏朝:公元前_年-公元前_年;商朝公元前_年-公元前_年;西周:公元前_年-公元前_

2、年。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文明史观)1.政治:早期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以血缘为组带构建政治体制:但最高权力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2.经济:处于“青铜时代”,盛行井田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农业生产以奴隶集体劳作为主; “工商食官”,工商业基本为官府所垄断 形成中原地区长期领先的格局3.思想文化:礼乐制。甲骨文。政治中央周天子天下共主,建立起中央与地方的君臣关系地方一、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西周的分封制(以井田制为基础)1、目的_2、含义:分封是周王把一定的_和_,分别授于_、_和_,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也称_。3、时期:西周的分封制始于_,推广于_,贯穿于整个西周王朝。4、内

3、容:(义务和权力)(1)义务:分封制规定,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于_的命令,诸候有为周天子_、_、_的义务 。(2)权利: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_、_、_、_的独立性。5、演变及结束(1)西周后期,_衰弱,_势力壮大,分封制受到破坏;(2)春秋时期,_和出现,私田随之出现,分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并田制瓦解。(3)战国末年,周王失去_的地位,诸侯国纷纷改革。代表者如魏国_变法;秦国_变法等,分封制瓦解。具体趋势: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西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战国)6、评价:积极:扩大了势力范围和疆域,确立了周王_的地位,加强了统治效果,形成_-_-_-_等级序列。 消

4、极:诸候权力过大,到西周后期,王权_,分封造成国家_。(二)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宗法制是用_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_、_和_继承上的矛盾,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3、核心内容:以_为纽带, 以_,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秩序。4,结果及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_和_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_和_。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_与王权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

5、_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选官建立在分封制、宗法制基础上的_农业处于“青铜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农业生产以奴隶集体劳作为主:盛行_(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经济手工业冶金业_是商和西周手工业主要部门,主要商朝是生产规模大。西周达到很高的水平,青铜器大多作为_的象征纺织业新石器时代:原始始织业出现。商朝时的织业占有重要地位(妇功状态“_”,工商业基本为官府所垄断,形成中原地区长期领先的格局商业商朝:出现了_和_;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文化科技天文历法殷商时代关于日食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记载,文艺汉字书法新石

6、器时代,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_是目前所知最早最成熟的文字,商周时期铸在_文字,被称为金文戏曲_-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原始宗教歌舞,蕴含戏曲的萌芽。【探究点一】合作探究典例解析1.材料一 稻穗纹陶盆外壁刻有对称的稻穗纹和猪纹(残)图像。 1株穗居中,直立向上,另外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旁边刻有1只猪纹-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材料二 裴李岗遗址出土数量较多、种类比较齐全的农业生产劳动工具,说明我国黄河流域8000年前就开始了农业生产,数量众多的收割工具石镰和谷物加工工具磨盘,出土不少的猪、牛、羊骨骼,以及发现的陶塑猪、羊原始艺术品。

7、 -光明日报1979年1月10日河南省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材料三考古地点河北磁山遗址(距今700年)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发掘数量88个储藏窖穴的粟堆积厚度达40-50厘米的稻谷,稻叶等遗留物(1) 集中思维问题设置: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特点:(6分)(2) 发散思维问题设置:从材料中你还能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探究点二】合作探究典例解析2.材料一 王曰:“封! 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越(同曰)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洒.”-尚书酒诰材料二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般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

8、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宗庙礼器),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1) 集中思维问题设置: 根据材料一,二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朝是如何继承发展了商朝的政治制度.(2)发散思维问题设置:从材料中你还能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3)请创编一道题吧【探究点三】合作探究典例解析3.材料一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

9、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材料二 宗者,何谓也? 宗者,尊也,为先祖主(神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西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上德论(1)集中思维问题设置: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宗法制的特点。(6分)(2)发散思维问题设置:从材料中你还能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3)请创编一道题吧!【探究点四】合作探究典例解析4、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10、,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二 凡治野,夫间有逐,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周礼地官遂人(1)发散思维问题设置:从材料中你还能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2)请创编一道题吧!【高考真题演练】一,选择题1.(2014广东) 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2.(2013海南)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组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到影响。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

11、.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3.(2013浙江)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占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4.(2013.浙江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禅让制 分封制 世官制 宗法制 A B C D5.(2013山东)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6.(2009海南)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需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同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A.分封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