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的创建历程.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726389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产党的创建历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共产党的创建历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共产党的创建历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共产党的创建历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共产党的创建历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共产党的创建历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产党的创建历程.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历程 2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学习要求 1 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性质和历史意义 2 了解工人阶级发展 壮大的经过 3 了解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初步结合的原因 经过和意义 4 了解党的 一大 二大 召开的历史背景 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5 了解共产党的性质 6 了解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概况 3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以后 领导革命的任务 就历史地落到了新兴的无产阶级的肩上 而无产阶级要担负起这个历史的重任 则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 共产党于1921年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这绝不是偶然的 它是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的产物 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 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 党的创建经历了一个过程 一大 主要从组织上完成了建党的任务 但未能制定出指导当时革命的纲领 二大 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 为人民指明了现阶段革命斗争的任务和方向 从而标志着党的建设工作的基本完成 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因此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 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 统一的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 这同当时的国民党及其他党派有根本的区别 共产党的成立 是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从此 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4 第一讲共

3、产党的创建 中共一大会址 5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一 伟大的五四运动 6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的五四运动 历史背景 1 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基本原因 2 导火线 五四运动是国内 国际的政治经济之诸种矛盾相互交织和相互激化的形势下发生的 产物 1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资产阶级在民族民主革命阶段的反对帝国主义 反对封建主义的任务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社会的主要矛盾未改变 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陷入割据 混战 分裂 丧权辱国的深渊 民不堪其苦 民族灾难加重 3 帝国主义列强实施 分而治之 华 的反对政策 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妄想独霸 企图通过 21条 巴黎和会上 帝国主义列强公开宰

4、割 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4 五四运动前夕 无产阶级力量已经成长壮大 准备了阶级基础 5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俄国十月革命后 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 造就了思想条件 6 新文化运动中 形成了一个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庞大的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 这样 一场新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必然发生 巴黎和会上 外交的失败 是导火线 7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发展阶段 1 概况 2 两个结果 1 罢免三贼 拒绝签字 初步胜利 2 马列主义得以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发源地 北京两个中心 北京 上海两个主力 青年学生 工人阶级五次高潮 8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的五四运动

5、五四运动的发展阶段 五四运动 9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发展阶段 3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大量涌现 据统计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在一定程度上倾向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达200多种 比较有名的除五四前就出版的 新青年 和 每周评论 外 还有 少年 新社会 晨报 北京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觉悟 天津 湘江评论 长沙 星期评论 民国日报 的副刊 上海 等 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 新青年 发文137篇 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 它哺育了 五四 时期的一代进步青年 使他们中的许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 10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发展阶段 3 马

6、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 出现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团体 据统计 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一年内 各种进步团体就出现三 四百个之多 其中有一部分是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 如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的我国第一个 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周恩来 郭隆真 邓颖超等在天津组织的 觉悟社 恽代英 林育英等在武汉组织的 利群书社 共存社 王烬美 邓恩铭等在济南组织的 励新学会 方志敏在江西组织的 改造社 等 这些社团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并开始研究的实际问题 11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发展阶段 3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 马克思主义

7、理论开始比较系统地介绍到 五四 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向比较全面和系统方面发展 1919年5 11月 李大钊在 新青年 上发表长文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唯物史观 阶级竞争说 即科学社会主义 经济学 即政治经济学 指出 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 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系起来 这是在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 同年9月 新青年 还出了 马克思主义专号 同时 北京的 晨报 副刊在李大钊的帮助下也从1919年5月5日到年底开辟了 马克思研究专栏 刊登了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介绍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文章及马克思 列宁 李卜克内西等人的传略 上海的

8、民国日报 副刊 觉悟 连续刊登了李达从日本寄来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目的 战前欧洲社会党运动的情况 等十几篇文章 介绍了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 热情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发奋翻译和研究了几十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有关社会主义的小册子 有的也寄回国内 1920年8月 陈望道翻译出版了 共产党宣言 这是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是马克思主义在传播的一件大事 此后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反杜林论 雇佣劳动与资本 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经济和政治 国家与革命 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相继被译成中文 12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发展阶段 3 马克思主义的

9、广泛传播 4 形成了一支日益扩大的共产主义者队伍 在这批人中 陈独秀 李大钊 毛泽东 周恩来等是主要代表人物 还有曾追随孙中山多年的老同盟会员董必武 林伯渠 吴玉章等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早期共产主义者队伍的形成 对革命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正是通过他们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才得到广泛传播并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13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发展阶段 4 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 14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性质 意义 评价 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和历史作用 1 五四运动带着辛亥革命所不曾有过的姿态 表现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10、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 从世界革命阵线来看 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和当时世界革命高潮的影响下发生的 因此 它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 从运动的主力来看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已经摆脱了资产阶级追随者的地位 以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革命的历史舞台 并且在斗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 从领导力量来看 五四运动时 无产阶级政党虽然尚未诞生 但已经有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他们是工人阶级利益的最初代表者 在运动中 他们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斗争 不同程度地起到了领导作用 如陈独秀 李大钊 毛泽东 周恩来 恽代英

11、等 15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性质 意义 评价 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和历史作用 2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的进一步传播 把新文化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五四 运动不仅是一次伟大的政治运动 而且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它使人们提高了对帝国主义强盗本质的认识 逐步抛弃了对它们的幻想 还使许多人解除了对 十月革命 的怀疑 在 五四 以后的很短时间内 全国就兴起了一个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于是 新文化运动也就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其主流了 16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伟大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性质 意义 评价 五

12、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和历史作用 3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许多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通过各种形式 深入工人群众之中 利用演讲 纪念会 庆祝会 散发刊物等 宣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 产生了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 而这些小组的建立又进一步推动了这种结合 两者一经结合 便开始了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 摆脱有产阶级剥削的自觉斗争而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最高形式 独立的社会民主主义工人政党也就产生了 列宁选集 第四卷 第329页 17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主讲 徐成发 二 共产党的创建 18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共产党的创建

13、 中共的诞生 1 历史条件 历史背景 A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与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初步开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的条件 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中共产生的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斗争的发展 党悟提高 为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条件 B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被接受和它与工运初步结合 新文化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传播创造了条件 十月革命 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部分越来越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接受与介绍 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传播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开始结合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 干部与组织基础 19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共产党的创建 中共的诞生 2 建党的准备

14、工作 建党的酝酿 南陈北李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与活动有8个小组 即陈独秀等人 上海 李大钊 邓中夏 张国焘 罗章龙 刘静仁等人 北京 刘伯垂 董必武 沉潭秋 包惠僧等人 武汉 毛泽东 何叔衡等人 长沙 王烬美 邓恩铭等人 济南 谭平山 陈公博等人 广州 张申府 赵世炎 周恩来 蔡和森等人 法国 施存统 周佛海等 日本 主要活动 A 进一步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开展关于建党原则与方法的讨论B 深入工人群众 组织工人运动 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起来C 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20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共产党的创建 中共的诞生 3 党的 一大 从组织上建党 召开状况 中心任务和主要议题 历

15、史意义 21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共产党的创建 党的 二大 建党工作的基本完成 制定反帝反封民主革命纲领 1 历史背景与召开 2 主要内容 3 历史意义 22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共产党的创建 三 注意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说共产党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2 为什么说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 依据 一大 二大 有关决议的文件的规定 谈谈我党的性质问题 23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共产党的创建 三 注意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说共产党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 前因 时代和历史呼唤新的阶级及其政党来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来挽救民族危机 近代史的事实证明 农民 资产阶级 维新

16、派 民族资产阶级都提不出反帝反封的纲领 不能挽救 2 近因 工人阶级在近代史上产生了 并逐渐壮大起来 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后又进行反帝反封斗争 这种斗争迫切需要组织一个本阶级的政党来领导 需要一种新的革命理论来指导和武装 这就是马列主义和共产党 3 内部条件 工人队伍的扩大与工人运动的发展 阶级基础 包括五四运动工人运动与马列主义的结合 思想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 组织 干部条件 4 外部条件 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列主义 革命理论同时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 给予党人和革命以有力指导与援助 24 第一讲共产党的创建 共产党的创建 三 注意几个问题 2 为什么说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列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