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二) (共68张PPT)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26044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二) (共68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考语文(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二) (共68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考语文(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二) (共68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考语文(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二) (共68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考语文(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二) (共68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二) (共68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二) (共68张PPT)(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文言文阅读 高考语文 课标 专用 参考译文 李揆 字端卿 是陇西成纪人 而在郑州定居 世代是仕宦之家 他年少时聪明好学 擅长写文章 开元末年 他考中进士 上书朝廷 皇帝下令中书省考试他的辞采文章 提拔任命为右拾遗 乾元初年 兼任礼部侍郎 李揆曾经因为主管部门科举录取士人时 大多不考查实际能力 只是在考试时严加防范 搜查考生们夹带的书册 大大违背了求取贤才的本意 他在审阅进士文章时 对判卷的贡士 说 大国选拔官员 只求得到贤才 经典书籍都在这里 请你们随意查阅 从此 几个月之内 美名传到皇帝那里 从此以后他深受恩宠礼遇 于是得到重用 当时京城盗贼很多 有人在大街上杀了人把尸首扔在水沟中 李

2、辅国这时正专横跋扈 奏请选派五百名羽林骑兵作为巡逻之用 李揆上疏说 从前西汉用南北军相互统领 所以周勃派南军进入北军 终于安定了刘氏天下 本朝设置南北衙门 文武区分 以便相互监视 如今用羽林军取代金吾兵警卫巡夜 突然发生非常变故 将怎样制止 皇帝于是下诏否定了李辅国选用羽林兵的请求 李揆担任丞相 决断政事直言进谏 虽然见识十分广博 言辞动听 但生性热衷追求名利 深受舆论的谴责 加上他的哥哥 李皆 当时本有声望 却一直担任闲散的官职 始终不被李揆举荐进用 同僚吕讠垔 地位声望虽与李揆相差悬殊 但处理政事的才能却在李揆之上 被免去宰相后 由宾客出任荆南节度使 名声非常好 李揆担心他会重新入朝拜相

3、于是暗中指使本部门官吏到吕讠垔管辖区域内搜求他的过失 吕讠垔暗地里上疏为自己陈情 皇帝于是贬李揆为莱州长史同正员 李揆被贬官之后 过了几天 他哥哥改授为司门员外郎 过了多年 李揆遇赦被移任为歙州刺史 当初 李揆掌握政权 侍中苗晋卿多次推荐元载担任要职 李揆自恃门第和名望 因为元载出身寒微 内心很看不起他 拒不接纳 反而对苗晋卿说 出身高贵的人不被任用 獐头鼠目的人却来求官 元载深怀怨恨 等到元载登上相位 趁着李揆应当迁官之机 于是上奏任命他为试秘书监 到江淮一带养病 这之后 没有俸禄 家境又陷入穷困 妻儿百口 靠乞讨为生 他漂泊各郡 长达十五六年 如果当地刺史稍有轻慢 就又迁居 所以他搬迁的地

4、方 大约有十多个州 元载因罪被诛后 朝廷任命李揆为睦州刺史 后来 召入朝拜任国子祭酒 礼部尚书 受到卢杞的憎恨 德宗在山南 命令李揆充任入吐蕃会盟使 加授左仆射 出发到达凤州 因病去世 时为兴元元年四月 终年七十四岁 十二 2013课标全国 4 7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4题 马文升 字负图 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 授御史 历按山西 湖广 风裁甚著 成化初 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 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振巩昌 临洮饥民 抚安流移 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 又败之汤羊岭 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 总督漕运 淮 徐 和饥 移江南粮十万石 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 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

5、年上言十五事 悉议行 帝耕藉田 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 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此何为者 即斥去 明年 为兵部尚书 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 兵政废弛 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 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 夜持弓矢伺其门 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 尽心戎务 于屯田 马政 边备 守御 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 即非职守 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 当早谕教 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 保抱扶持 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 浙江及南畿水灾 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 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 倪岳代滽 岳卒 以文升代 南京 凤

6、阳大风雨坏屋拔木 文升请帝减膳撤乐 修德省愆 御经筵 绝游宴 停不急务 止额外织造 振饥民 捕盗贼 已 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 朝政已移于中官 文升老 连疏求去 许之 家居 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 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 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 长于应变 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 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 厉廉隅 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 大盗至钧州 以文升家在 舍之去 节选自 明史 马文升传 方法技巧文言句子的翻译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 替换 组词 保留 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 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 组词 对地名 人名等专有名词要 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

7、其中的一个 有些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虚词也可以 省略 参考译文 马文升 字负图 外貌美丽出众 多力气 考中景泰二年进士 授官御史 先后巡视山西 湖广 刚直不阿的品格很显著 成化初年 召为南京大理卿 平定满四之乱 记功晋升左副都御史 救济巩昌 临洮饥民 安抚流亡百姓 政绩很显著 这期间于黑水口击败贼寇 又于汤羊岭击败贼寇 刻石记功而还 晋升右都御史 总管漕运 淮 徐 和发生饥荒 调拨十万石江南的粮食 五万两盐价银救济百姓 孝宗即位 召拜为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 马文升上书议论十五件事 都经讨论而施行 皇帝在藉田耕作 教坊用杂戏进献 马文升严正地说 新天子应当懂得农事艰难 要这些干什么 皇帝马上

8、责令撤去 第二年 马文升担任兵部尚书 像以前一样提督团营 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 兵政废弛 西北部落时时在边塞窥伺 马文升严格查核众将校 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 奸邪之人非常怨恨 夜里拿着弓箭在马文升门前窥伺 有的人写诽谤的文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马文升担任兵部尚书十三年 尽心军务 对于屯田 马政 边备 守御 多次分条 上奏利于治国 合乎时宜的建议 只要有利于国家的事 应当说的 即使不属于自己的职分 也言无不尽 曾经认为太子年满四岁 应当早日教导 请求选择醇厚谨慎年高德重熟知书史的人 抚养扶持 所有的言语行动都用正道来教导 山东长久干旱 浙江及南畿发生水灾 马文升请求命令有关部门赈救抚恤 训练士兵以防

9、备意外 皇帝都认真地采纳 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 皇帝也诚心诚意任用他 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 倪岳代替屠滽 倪岳去世后 用马文升代替 南京 凤阳狂风暴雨毁坏房屋 拔起树木 马文升请求皇帝减少膳食 撤去音乐 培养仁德减少过失 驾临御前讲席 杜绝游宴 停止不紧急的事情 停止额外的织造 赈济饥民 搜捕盗贼 不久 又上奏吏部职掌十件事 皇帝都褒奖采纳 正德年间 朝政已经转移由宦官把持 马文升年老 接连上疏请求离职 皇帝同意了 马文升在家闲居 无事从不到州城去 说到当时政事 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正德五年去世 享年八十五岁 马文升有文武之才 长于随机应变 朝廷重要决议往往等

10、他决断 功劳在边防重镇 外国都听到他的威名 尤其重视气节 为人品行方正 正道直行 去世后过了一年 大盗到钧州 因为马文升家在这里 舍之而离去 一 2017天津 8 13 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6题 王充者 会稽上虞人也 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 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 因家焉 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 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 横道伤杀 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 恐为怨仇所擒 祖父汎举家担载 就安会稽 留钱唐县 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 长曰蒙 少曰诵 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 至蒙 诵滋甚 故蒙 诵在钱唐 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 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 充生 为小儿 与侪伦遨戏 不好狎侮 侪伦好

11、掩雀 捕蝉 戏钱 林熙 充独不肯 诵奇之 六岁教书 恭愿仁顺 礼敬具备 矜庄寂寥 有臣人之志 父未尝笞 母未尝非 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 书馆小僮百人以上 皆以过失袒谪 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 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 辞师受 论语 尚书 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 谢师而专门 援笔而众奇 所读文书 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 极听其终 众乃是之 以笔著文 亦如此焉 操行事上 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 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 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 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 不肯自彰 勉以行操为基 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 不问不言 赐见君将 不及不对 见污伤 不肯自

12、明 位不进 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 志佚于王公 贱无斗石之秩 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 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 居贫苦而志不倦 B组自主命题 省 区 市 卷题组 淫读古文 甘闻异言 世书俗说 多所不安 幽处独居 考论实虚 充为人清重 游必择友 不好苟交 所友位虽微卑 年虽幼稚 行苟离俗 必与之友 好杰友雅徒 不泛结俗材 俗材因其微过 蜚条陷之 然终不自明 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 论衡 自纪篇 有删节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岁凶 横道伤杀凶 凶险B 闾里未尝让让 责备C 辞师受 论语 尚书 日讽千字讽 背诵D 游必择友 不好苟交苟 草率 随便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

13、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3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 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是 3分 与侪伦遨戏 不好狎侮 礼敬具备 矜庄寂寥 以笔著文 亦如此焉 贱无斗石之秩 意若食万钟 幽处独居 考论实虚 行苟离俗A B C D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 才高而不尚 苟作口辩而不好 谈对非其人 终日不言B 才高而不尚 苟作口辩而不好谈 对非其人 终日不言C 才高而不尚苟作 口辩而不好谈对 非其人 终日不言D 才高而不尚苟作 口辩而不好 谈对非其人 终日不言 疑难突破翻译注意直译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 不需要翻译的助词可以删掉 省略的内容要根据上

14、下文补充 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如此题中的 会 诡 淫 甘 等实词 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 如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还要注意翻译完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整理 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王充 会稽郡上虞县人 字仲任 祖上曾从军立有军功 被分封在会稽郡阳亭 才一年因变乱而失去了爵位和封地 于是就在那里落了户 以种地养蚕为业 曾祖父王勇好意气用事 结果跟很多人都合不来 灾荒年头 拦路杀伤过路人 因此仇人众多 正好赶上社会动乱 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 于是祖父王汎领着全家肩挑车载家当 准备到会稽郡去安家 但中途在钱唐县留了下来 以经商为业 祖父

15、有两个儿子 长子叫王蒙 次子叫王诵 王诵就是王充的父亲 王家祖祖辈辈好讲义气 到了王蒙 王诵就更厉害了 所以王蒙 王诵在钱唐县又仗着自己的勇力欺凌别人 后来 又与土豪丁伯等人结下了怨仇 只好全家又搬到上虞县居住 建武三年 王充出生 王充小时候 跟同辈的伙伴一起玩 不喜欢随便打闹 小伙伴们都喜欢捉鸟 捕蝉 猜钱 爬树 只有王充不愿玩这些 王诵对此感到惊奇 王充六岁时 家里就教他认 字写字 王充恭厚 友爱 孝顺 很懂礼貌 庄重寡言 有成年人的气派 父亲没有打过他 母亲没有责备过他 乡邻没有指责过他 八岁进书馆学习 书馆里的小孩子有一百多人 都因为有过失而脱去衣服受责打 或者因为字写得难看而被鞭打

16、只有王充的书法日见进步 又没有什么过失 学完了识字书写课程 就离开了教写字的老师 去学习 论语 和 尚书 每天能背诵一千字 读通了经书 品德也修养好了 就又辞别经师而去自己专门研究 王充 一写出文章 就得到许多人的好评 所读的书也一天比一天多 王充才能虽高但不喜欢随便写作 口才很好可是不好与人谈论对答 不是志同道合的人 他可以整天不说话 他的论说初听似乎与大家的看法相违背 但听到最后 大家就会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 王充写文章也是如此 行事为人和侍奉尊长也是如此 王充不图在社会上出名 不为个人的利害去求见长官 经常说别人的长处 很少说别人的缺点 能够原谅别人的大错 也惋惜别人细小的过失 喜欢隐蔽自己的才能 不好自我炫耀 尽力把修养操行作为做人的根本 而羞于靠才能来沽名钓誉 众人聚会坐在一起 不问到自己便不说话 被长官接见时 不问到自己就不作声 受到污蔑中伤也不愿自我辩解 官位不升迁也不怀恨 穷得连蔽身的简陋住宅都没有 但心情比王公大人还要舒畅 卑贱得连斗石的俸禄都没有 而心情却与吃万钟俸禄的人差不多 做了官不格外高兴 丢了官也不特别悔恨 处在逸乐之中时不放纵自己的欲望 处在贫苦的时候也不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