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岭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5746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岭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广州市岭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广州市岭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广州市岭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广州市岭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岭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岭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市岭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位m、kg、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 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大小可以看做瞬时速度大小D. 一吨的小轿车与卡车相撞损坏越严重,它的惯性就越大【答案】C【解析】【详解】A、N不是国际单位故A错误;B、物体可以不沿着合外力方向运动,比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C、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大小就是汽车在某一瞬间速度大小,故C正确;D、撞损坏越严重是否不但与质量(惯性)有关还与速度有关,故D错误;2.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

2、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他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A. 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 B. a和v都始终增大C. 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D. 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初始状态质点所受合力为零,当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时,质点合力逐渐增大到最大,a逐渐增大到最大,质点加速;当该力的大小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时,质点合力逐渐减小到零,a逐渐减小到零,质点仍然加速。可见,a先增大后减小,由于a和速度v始终同向,质点一直加速,v始终增大,故BCD错误A正确。3.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

3、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结论正确的是A. 0t1空降兵的位移B. t1t2,空降兵的位移C. t1t2,空降兵的平均速度vD. t1t2空降兵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答案】B【解析】【详解】A、0t1时间内,做匀变速运动运动,位移 ,故A错误B、t1t2,不是匀变速运动,图像面积代表位移比小于匀变速运动位移,故B正确C、在t1t2的时间内,假设伞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为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可知,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于伞兵实际运动的位移,则平均速度,

4、故C错误D、t1t2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4.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他在不同时期,做了图1和图2两个著名的理想实验。有关这两个实验采用的巧妙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采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B. 图2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C. 图1采用了“不计阻力”的理想方法D. 图2采用了“数学演绎”的方法【答案】D【解析】【详解】A、B、C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

5、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得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A、B、C正确D、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没有用数学演绎的方法、,故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所以选D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恒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

6、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无关B. 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 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D. 斜面与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答案】A【解析】【详解】AB、小球受到的重mg、斜面的支持力FN2、竖直挡板的水平弹力FN1,设斜面的倾斜角为则竖直方向有:FN2cos=mg因为mg和不变,无论加速度如何变化,FN2不变且不可能为零,故A正确、B错误C、水平方向有:FN1-FN2sin=ma,FN2sin0,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的水平弹力不可能为零,故C错误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与重力三者的合力

7、等于ma,故D错误故选:A6.台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随电梯运动,依次在5个特定的时刻t1、t2、t3、t4、t5观察到置于台秤上物体示数的变化情况。已知t1时刻电梯静止,则A. t1和t2时刻该物体的质量相等,但所受的重力不相等B. t2和t4时刻电梯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一定相反C. t2和t4时刻台秤都处于超重状态D. t5时刻电梯的速度方向向上【答案】C【解析】【详解】A、发生超重与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故A错误BC、根据读数分析,t2时刻支持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t4一样故B错误C正确D、t5时刻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能向

8、上匀速运动,也可能静止故D错误【点睛】超重和失重现象可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理解,产生超重的条件是: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产生失重的条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7. 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如图所示,图线1、2分别是甲、乙两辆汽车的刹车距离s与刹车前的车速v的关系曲线,已知在紧急刹车过程中,车与地面间是滑动摩擦据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甲车的刹车性能好B. 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C. 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甲车先停下来,甲车的刹车性能好D. 甲车的刹车距离s随刹车前的车速v变化快,甲车的刹车性能好【答案】B【解

9、析】试题分析:AB、由图可知以相等的速度开始刹车,乙车滑行的距离小,乙车减速的加速度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A错误B正确C、由于乙车的加速度大,由可知,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乙车先停下来,乙车的刹车性能好;错误D、由可知,s和v的图象是抛物线,根据抛物线特点可知甲车加速度小于乙车加速度,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错误故选B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点评:本题比较方法是垂直于速度轴做一条垂线,与图线由两个交点,读出对应的位移,就可以知道以相同速度刹车时,甲乙两车各自的滑行距离了,从而可以判定刹车性能。8.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

10、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m/s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m/s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处取行李,则A. 行李从A运动到B过程一直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 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处C. 乘客提前1s到达B处D. 乘客提前0.5s到达B处【答案】D【解析】【详解】BCD、行李放在传送带上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 ,速度最大到v用时 ,位移 ,接着以速度v匀速运动到B点, ,所以

11、行李总用时2.5s,人匀速运动B处用时 ,所以乘客提前0.5 s到达B处,故D正确BC错误;A、在匀速段行李不再受到摩擦力,所以A错误。【点睛】该题考查是的传送带问题,行李在传送带上先加速运动,然后再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若要时间最短,则行李一直做匀加速运动9.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 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 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 若只增大某

12、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答案】AC【解析】【详解】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合力与橡皮筋的拉力大小相等,根据合力分力大小特点,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故A正确;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橡皮条的拉力的合力为零,它们之间不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B错误;C、两次拉橡皮筋时,为了使两次达到效果相同,橡皮筋结点必须拉到同一位置O,故C正确;D、结点位置不变,合力不变,当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只是大小改变时,另一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方向必须改变,故D错误故选AC10.在某地将甲乙两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同一高度处先后释放,它们做自

13、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 t4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为40mB. 该地区重力加速度g=10m/s2C. 两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距离逐渐变大D. 乙球释放时距离甲球20m【答案】BCD【解析】【详解】A、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知t=4s时,甲球通过的位移为,乙的位移为,两球位移之差等于60m,故A错误B、由图像斜率可知g=10m/s2,故B正确C、释放乙球时甲已经运动了2s,此后他们做加速度均为10m/s2匀加速运动,速度差恒为20m/s,距离逐渐变大,故C正确D、释放乙球时甲已经运动了2s,所以此时乙距离甲球 ,故D正确11.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

14、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在下列的采取的方法中一定能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的是A. 增加绳的长度同时增大定滑轮的间距B. 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C. 保持定滑轮与动滑轮的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重物的质量D. 增大两定滑轮的间距的同时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答案】BC【解析】【详解】设脚所受的拉力为F,绳子的拉力为T,则有F=2TcosA、只增加绳的长度,重物的质量不变,绳子的拉力T不变,同时增大滑轮的间距,变大,拉力F=2Tcos,所以脚所受的拉力F变小故A错误B、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减小,绳子的拉力T不变,则由F=

15、2Tcos得知,脚所受的拉力F增大故B正确C、只增加重物的质量,绳子的拉力T增加,拉力F=2Tcos,脚所受的拉力F增大,故C正确D、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变大,又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不一定变小。虽然绳子的拉力T不变,但是由F=2Tcos可知,脚所受的拉力不一定变大故D错误1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则A. 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9s B. 车的加速度为C. 经过A杆时速度为 D. 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答案】AD【解析】【详解】根据平均速度公式,代入数据解得:vA=5m/s,故C错误;车的加速度:,故B错误;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的时间:,故A正确;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故D正确。所以AD正确,BC错误。13.如图所示,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b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剪断,将物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