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25637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时,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B. 研究汽车车轮的运动情况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C. 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D. 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答案】A【解析】【详解】一个物体能否当中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程度,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属于次要地位,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否则就不能看作质点。【点睛】试题考查对质点的理解,一个物体能否当作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和

2、形状,而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属于次要地位,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否则就不能看作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的。2.下列各图中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产生弹力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解:A、A图中若两球间无弹力则小球将向凹面的底部运动,PQ间有弹力;B、B图两球间若有弹力则小球将向两边运动,PQ间无弹力;C、C图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下运动,PQ间有弹力;D、D图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右下运动,PQ间有弹力;本题选无弹力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弹力产生的条件,

3、可以用假设法,若没有会产生什么现象,若有会产生什么现象3.以下几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以存在的是A. 速度向东正在减少,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B. 速度向东正在减少,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C. 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D. 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少【答案】A【解析】【详解】速度向东,加速度向西,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A正确。速度向东,加速度向东,则速度一定增加。故B错误。速度向东,加速度向西,则速度减小,不可能增大。故CD错误。故选A。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A. 甲是真实的实验现象,丁是经合理外推的结论B. 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C. 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D. 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丙均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故A正确;伽利略的时代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就无法验证v与t成正比的思想,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若物体初速度为零,且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v正比于t,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由于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不能测量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

5、伽利略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由于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减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这个方法叫“冲淡”重力,故BC正确,D错误。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常识的理解,这些在平时是需要学生了解并知道的,看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乙,甲、乙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的接触面水平,则乙受力的个数为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答案】C【解析】【详解】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的有地球、水平桌面及甲物体;则乙物体受重力、桌面的支持力、甲对乙的压力及水平力F;因在拉力

6、作用下,物体乙相对于地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乙受地面对物体乙的摩擦力;而甲与乙相对静止,故甲对乙没有摩擦力;故乙受五个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物体的受力分析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本题的难点在于静摩擦力的确定,应根据静摩擦力的特点认真分析确定是否存在静摩擦力,也可由假设法进行判定。6.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警车有三种行进方式:a为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为先减速再加速;c为先加速再减速,则()A. a种方式先到达B. bc两种方式平均速度一样,一齐到达C. c

7、种方式平均速度最大,最先到达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b先减速再加速,平均速度小于,c先加速再减速,平均速度大于,根据,知c的运动时间最短,b的运动时间最长,c种方式先到达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通过定义式分析判断,本题也可以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分析判断7.如图所示,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物理书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3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A. B. C. 3N D. 【答案】B【解析】【详解】A4纸与书上下两个接触面都有滑动摩擦力,则有

8、: ;当拉力等于摩擦力时,拉力最小,所以有:,故选B。8.电视台讲解棋局节目中棋盘竖直放置,棋盘由磁石做成(与棋子间),棋子可视为被磁石吸引的小磁体,若某棋子静止,则( )A. 棋盘面可选足够光滑的材料B. 若棋盘对棋子的磁力越大,则对其摩擦力也越大C. 棋盘对棋子作用力比棋子对棋盘作用力大D. 棋盘与棋子间有三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竖直方向上二力平衡知:f=G,G应不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则有:,F一定,要使棋子不滑下,应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为此应增大,棋盘面应选取较粗糙的材料,故A错误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与棋盘面对棋子的弹力平衡,静摩擦力与棋子的重力平衡,棋盘对棋子的磁力增大

9、大,对其摩擦力始终等于重力故B错误棋盘对棋子作用力与棋子对棋盘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三个力各对应一个相互作用力,即:磁性黑板对它的支持力和它对黑板的压力;黑板对它的吸引力和它对黑板的吸引力;磁性黑板对它向上的摩擦力和它对黑板向下的摩擦力故磁铁受到三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D.【点睛】首先对棋子进行受力分析,根据棋子的运动状态,结合平衡的条件分析棋盘面应选取的材料然后掌握平衡力时应注意其关键点:二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明确这一点即可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进行区分9. 在光滑的桌面上放置一个轻弹簧秤,两位同学分别用100N的水平力拉弹簧秤的

10、两端,测得弹簧伸长5cm则弹簧秤的示数和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A. 示数200N、劲度系数1000N/mB. 示数200N、劲度系数2000N/mC. 示数100N、劲度系数1000N/mD. 示数100N、劲度系数2000N/m【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00N,伸长的长度 x=5cm,由胡克定律F=kx得:;故选D考点:胡克定律【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掌握胡克定律,知道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另外弹簧秤的读数不是200N,这是易错的问题。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3.0分)10.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

11、匀滴水的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取10m/s2)()A. 普通光源即可B.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1.4sC.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0.14sD.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0.2s【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光源间歇发光,间歇时间等于相邻两滴水的时间间隔的整数倍根据y=gT2,y=20cm,知T=0.14s故C正确考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11.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遇突发

12、情况后,司机紧急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速度在1s内减小了8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B. 在减速行驶的全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C. 汽车刹车后,在3s内滑行的距离是24mD. 汽车刹车后,在2s末的速度大小为4m/s【答案】ABD【解析】汽车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选项A正确;在减速行驶的全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选项B正确;汽车刹车后,经过停止,则在3s内滑行的距离是,选项C错误;汽车刹车后,在2s末的速度大小为v2=v0-at=20-82=4ms,选项D正确;故选ABD.12. 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13、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B. 地面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C. 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 物体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可知,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选项AB错误;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考点:弹力【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弹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是由于发生形变的物体想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1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14、A. 第1s内的位移是6m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7C.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答案】ABD【解析】【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可得质点的初速度,加速度。将带入,求得,所以第1秒的位移是6m,故A正确;由可得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故C错误。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故D正确。故选ABD。【点睛】本题关键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推论等运动学公式的基本规律,并能灵活应用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做匀

15、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乙均在3s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C. 02s内与4s6s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D. 6s内甲的路程为16m,乙的路程为12m【答案】CD【解析】【详解】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而图甲为图像,其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可知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则甲做的不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为图像,其斜率代表加速度,可知其加度速度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乙做的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根据图象可知,3s末甲回到出发点,乙此时的正向位移最大,此时距出发点最远,根据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可知最大距离为:,故B错误;C、根据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知内与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知内与内,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故C正确;D、内甲的路程为,乙的路程为,故D正确。【点睛】对于速度-时间图象往往根据“面积”求位移,根据路程与位移的关系求路程,而位移图象能直接求出位移,要分析运动情况,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