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Ⅰ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25583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X 页数:160 大小:88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Ⅰ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课标Ⅰ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课标Ⅰ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课标Ⅰ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课标Ⅰ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Ⅰ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Ⅰ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语文 课标专用 五年高考 题组一课标 题组 A组自主命题 课标卷题组 二 2017课标全国 14 1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题目 11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 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 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 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 赖有群公鉴裁精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 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 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 一往无前 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 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 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 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希望

2、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 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 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 本诗的第四句 下笔春蚕食叶声 广受后世称道 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 二 1 答案BEB项 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 一往无前 说法错误 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枚 以防喧哗 诗歌的第三句用 衔枚 来形容考生安静的状态 不是写考生的奋勇争先 E项 诗歌的尾联是作者自谦的话 表现了他对同僚的谆谆嘱托 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 也表达了为国选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是说作者自己真的体弱多病 2 答案 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 生动贴切 动中见静 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强化作者充满希

3、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这句诗可拆分为 下笔 春蚕食叶声 两部分 思考两者的联系 可知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 春蚕食叶声 来比喻考生下笔写字的声音 以此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 作者用 春蚕食叶声 来反衬考场的安静 是动中见静的表现手法 诗歌赏析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写出他主持礼部考试时 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 考试场面寂静 肃穆而充满生气 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 从诗中可知 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 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院的考场环境 群英毕至 贡院里肃穆幽雅 试院中焚起了香 以消除人多的异味 且能渲染祥瑞肃穆 的气氛 颔联重点描绘考生们答题的情况 考生们

4、大清早就入场了 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试题发下后 考生们奋笔疾书 一片沙沙沙的声音 好似春蚕在吃桑叶 颈联表明考试意义 诗人对此景象不禁发出感慨 济济多士 尽是天下英才 国家栋梁 尾联自谦衰病 谆谆嘱托同僚 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 应当具有慧眼 认真鉴别 诗中说自己老病 精神不济 阅卷 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 其实是谦逊之辞 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 爱才的真挚感情 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良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2016课标全国 8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11分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 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 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 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 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 沧浪罢钓

5、竿 注 派 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 江西一带 分为很多支流 六帝 代指六朝 三吴 古吴地后分为三 即吴兴 吴郡 会稽 这两句的意思是 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 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 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 庄子 中的传说人物 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分 2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分 三 1 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 水势浩瀚 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 国运兴盛积蓄气势 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解析诗的前四句寓情于景 汉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 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

6、江水四溢 泛滥于广大中原地区 波涛汹涌 迅疾奔流 写出了远去的汉江气势浩大 特别是三 四句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前朝国运不兴 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势 2 答案 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 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 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作者自比任公子 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 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题目不仅指出了用典的表达技巧 而且还指出具体典故 答题时只要指出用典在主题情感上的表达作用即可 首先阅读注释 了解任公子的典故 典故中的人 事 物具有比喻意义 任公子 代表贤臣良将 垂钓 指平定叛乱 巨鱼 比喻危害国家的巨寇 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 喻指费很大的力气 再联系

7、诗歌语境 把握思想情感 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 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 无足称赏 本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 垂衣拱手 无为而 治 今天的任公子 已不需要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然后结合背景 知人论世 当时的唐王朝正处在开元盛世之时 天下一统 海天清晏 诗中反用 任公子东海钓巨鱼 的典故 来表达作者江汉宁静 地无巨寇的社会理想 但盛世之下 诗人空有大才却无用武之地 不免徒增伤悲 诗歌赏析 金陵望汉江 为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 诗的前四句 汉江回万里 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 崔嵬飞迅湍 写出了江水万流横溃 水势浩瀚 气势宏大的景象 切中题旨 渲染出一派雄壮气象 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前朝国

8、运不兴 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势 但诗的后四句 我君混区宇 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 沧浪罢钓竿 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颂盛世 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 也透露出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 以江水壮阔的气势来比喻盛唐的国力 贴切得体 从而自然又意蕴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 总之 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 写眺望汉江远去的感想 全诗情景合一 用典自然 文辞大气 气势磅礴 最后诗中反用 任公子东海钓巨鱼 的典故 来表达作者江汉宁静 地无巨寇的社会理想 四 2015课标全国 8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闻说轮台路 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 汉使亦应稀

9、白草通疏勒 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 私向梦中归 注 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 治所为庭州 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轮台 庭州属县 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 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相比 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5分 2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分 四 1 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 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 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 开头 闻说 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鉴赏 两首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明显的不同在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是实写 写的就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 发临

10、洮将赴北庭留别 是虚写 写的是诗人出发之前的想象之景 2 答案第一问 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 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 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 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鉴赏思想感情 首先要明确诗句大意 诗歌尾联的大意是 勤于王事不敢嫌道路遥远 只有在梦中才能偷偷回到家乡 然后通观全诗 把握感情 前六句极言北庭环境的艰苦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 表达了诗人虽有勤于王事却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 但思想上还是爱国情感占上风 易错警示对诗歌情感的分析 一定要注意两点 一是学会分析景中情 物中情 典中情 确保大方向的正确 二是要学会多角度 多层面答题 确保答题点不疏漏 五 2014课标全国 8

11、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后面题目 11分 阮郎归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 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 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 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 沉吟应劫迟 注 作者一作秦观 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劫 围棋术语 1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2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6分 五 1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 残红满地 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接下来写风雨虽停 红日却已西沉 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 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解析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要理解描写景物的词句 体悟景中蕴含的

12、情感 指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在结构 主旨表达和抒情方面的作用 2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 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 借以转移愁情 可又因心事重重 以致犹豫不决 落子迟缓 解析一要整体把握词的情感倾向 上阕写景 暗含春愁 下阕抒情 直写闺怨 二要抓住人的动作 神情等细节理解句意 结尾二句 紧承 讳愁 句来 从注释看 词中人内心痛苦 翻身 转过身来 整顿 整理 使紊乱的变为整齐 沉吟 默默沉思 迟疑不决 两句意思是说 因为愁情无法排遣 所以她转过身来 整顿局上残棋 又从而着之 借以移情 可是着棋之后 又因为心事重重 落子迟缓 难以应敌 作答步骤分为

13、两步 先概括感情内容 纷乱愁绪 再答如何表现的 动作 并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诗歌赏析 春风 二句起调低沉 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 而花 三 四句写雨霁天晴 风雨虽停 而红日却已西沉 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 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 仍从景物引起 帘半卷 燕双归 燕双人独 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 于是迸出 讳愁无奈眉 一个警句 想控制自己的感情 掩抑内心的愁绪 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 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枝已凋残 风雨依旧吹打不舍 景象更为惨淡 表面上写景 实际上渗透着悲伤之情 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一 2018课标全国 14 15 阅

14、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题目 9分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节选 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 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 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 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 如见万里烟尘清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 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 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 气吞山河 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 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 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 酒 各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题组二课标 题组 一 1 答案

15、D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该项对 端溪石池浓作墨 烛光相射飞纵横 两句的理解错误 这两句的意思是 在端砚中研好了浓浓的墨 在烛光映射下我纵情挥笔泼墨 这是以奋笔疾书来比喻战场拼杀 描绘出了勇士挥刀杀敌 纵横驰骋 所向披靡的情景 2 答案 第一个 酒 出现在作书之前 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 起到酝酿情绪 积蓄气势的作用 第二个 酒 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 他 如见万里烟尘清 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 心满意足 踌躇满志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的能力 回答本题 首先要了解陆游的相关情况 陆游是南宋的爱国诗人 同时也是有名的书法家 由于胸藏五兵 欲试无路 才会有借酒消愁 作书

16、泄愤的举动 他诗中的酒 往往无关消遣 无关风雅 而是关联国家之命运 再结合诗歌意境去具体分析 酒 的作用 第一次出现 酒 的诗句是 酒为旗鼓笔刀槊 势从天落银河倾 是说写草书如同行军打仗 书写前喝酒 好似在战场上挥旗打鼓以壮声威 手中的笔好似战士手中的刀枪 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第二次出现 酒 的诗句是 须臾收卷复把酒 如见万里烟尘清 瞬间就完成草书作品 又端杯饮酒 就像打了一场胜仗 消除了国难 恢复了太平 感觉酣畅淋漓 诗歌鉴赏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此诗写于淳熙三年 1176 春天 这时诗人正在成都任四川安抚制置使范成大幕府的参议官 头年十月来到成都 满以为可以通过朋友范成大大展宏图 实现复兴祖国的理想 谁知范成大安于仕宦生活 无意复兴祖国 这使诗人非常失望 在这种情况下 诗人只好在登高临水 饮酒赋诗 赏花游宴之中消磨时光 但美酒香花只能让他更加惆怅 只能激起他对祖国更加执着的热爱 从而更为急切地愿为消灭敌人而施展才华 于是在以作战喻作书的艺术构思中 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 诗人以贴切生动的比喻 奇特丰富的想象 新颖别致的构思把扫清万里胡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