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25553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一中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出题人:王晓颖审题人:姜波涛 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学者许倬云曾说:“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 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 德的意义。”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B.宗法制下形成强大的家族凝聚力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周王通过宗族纽带维护中央集权2. 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下列人物“言”、“事”对

2、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3. 满清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际,实行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军国大事由八旗旗主及满族王公共同 讨论决定。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 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天聪十年(1636 年)仿明朝制 度将文官改为内三院。满清入关后,顺治帝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 职责。这一政治制度的演变A. 提高了政府决策科学性B. 有利于君主专制C. 加速了满族的汉化进程D. 有利于社会稳定4.汉代田庄主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出现了 “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 贫民” 的局面,时人有“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之说。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

3、策未能实行 B.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D.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5.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许多高官子弟不以 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A. 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 B.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C.科举制亟待进一步完善D.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6.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 年)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税); 常税名物,令有司件析揭榜,颁行天下。”至道二年(996 年)又诏:“民间所织缣帛,非鬻于市 者,勿得收算。”宋太宗意在A.鼓励商品贸易发展B.规范市场经营秩序C.扶持家庭

4、手工业生产D.推行便民惠民政策7. 在古代雅典实行国葬制度,国家为阵亡者举行葬礼,并出资抚养阵亡者遗孤。在葬礼上,不 仅要举行葬礼游行,还有演说家发表演说。演讲者在发表演说时要赞扬城邦,赞扬在战争中牺 牲的人,还要赞扬雅典人的祖先和先辈,以及那些仍旧在世的人。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A.演讲是政治家的必备素质B.军事斗争对城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C.推崇“人是万物的尺度”D.个人存在的意义以城邦存在为前提8. 1933 年 5 月,中日两国签订塘沽协定,实现停战,国民政府同意将东北同中国的其他部 分分割开,并承认日本在满洲的存在。该协定A.适应了国民政府的战略需要B.维持了华北地区的长期和平C.有效

5、遏制了日本的侵略野心D.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意识9.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任何人不得为他人有所允诺”。盖尤斯也在法学阶梯中指 出“我们不能通过外人实现取得”。据此,罗马法学家强调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 诉讼程序的规范C. 法律行为必须亲自履行D. 法律形式的完整10. 有学者认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并非始自中央,而是地方,中国早期现代化从某种程 度上讲就是部分区域的现代化。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 A.晚晴政府限制私人投资工商企业B.早期近代企业多由地方要员举办 C.通商口岸地区小农经济最早解体D.江南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1. 1701 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

6、二条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选举法令宣誓加冕。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这反映了A.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 B.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 D.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2. “1760 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贩奴 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 的客观影响是A. 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B. 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C.

7、 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D. 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13. 对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 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对“马克 思派”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 资本积累和投资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 B. 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C. 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需要依赖政府支持 D. 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微乎其微14. 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策略和方针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 暂停播摩擦消息、力争和平揭蒋阴谋、丟掉幻想,树立必胜信心打蒋到底,夺取胜利。对 这一系列调整解释正确

8、的是A.使中共获得了舆论上的优势 B.始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始于渡江战役D.共产党宣传策略和方针的调整决定了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国民收人就业人口年份1887 年1936 年1887年1936 年农业(%)69. 626580. 0075. 52工业和服务业(%)30. 3835. 5020. 0024 . 4815. 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 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近代中国A 外国侵略延缓近代化进程 B.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C 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16. 1953 年 1 月 1 日,人民日报在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里,把

9、“召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作为三项伟大任务,向全国公布。材料表明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是A.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 发展多党协商政治制度C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D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7.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 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 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A.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B.促使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的形成C.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D.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缓和18.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

10、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 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 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B. 英法联军攻陷北京C.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 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 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 “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 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A.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

11、制C.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 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0. 1931 年后,国民党利用各种纪念日来建构和推广“孙中山崇拜”。1935 年,孙中山诞辰六 十九周年纪念大会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多种多样,政府和民间皆参与。 国民党纪念孙中山的主要目的在于A. 缅怀孙中山过去建立的丰功伟绩B. 借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C. 树起孙中山大旗进行反帝反封建D. 塑造形象凝聚人心以抵御外敌入侵21. 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 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

12、地,将会对国家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A. 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 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 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22. 1917 年 4 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 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 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 为可能”。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A.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C.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 D.社会

13、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23. 1947 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为西欧 14 个国家所接受。双方约定,美国提供的美元 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所有受援国应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 定的优惠。从材料看,美国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A.恢复西欧经济 B.稳固资本主义 C.打开西欧市场 D.遏制共产主义24.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提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 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 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B.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

14、日益落后 C. 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D. 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第卷(综合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5 题 25 分,第 26 题 12 分, 第 27 题 15 分)25.(25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415 世纪,英国的庄园经济随着农奴制的瓦解而衰落,农业经济收入锐减,农村的贫 富分化加大,呢绒纺织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16 世纪起,乡村对手工业品的需求量不断 增长,农业生产向专业业化方向发展,毛纺织业成为乡村工业的主体。价格革命冲击了传统的 生产关系,货币地租盛行,促进了乡村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土地的集中

15、促进了农民的 分化,集中经营的土地上使用大量雇工。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棉花种植在明代普及全国,棉布成为大众消费品。棉纺织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据统计,江南地区在明代后期年产棉布量在 2000 万匹以上, 有 170 万 0 妇女从事棉纺织业。占劳动力的 50%以上。丝织业发展迅进,明代后期,江南地区 管营织机约有 3500 台,民营织机在 15000 台以上,织工达 4 万人之多,出现了许多以丝织业为 主业的市镇。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十分普遍,服务于纺织业的辅助行业从业人数同步增长。农 村经济结构调整,地权分散化趋势明显,田面权、田底权分离,租佃经营成为农业经营的主要 形式。摘编自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英国乡村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14 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工业革命前的英国乡村经济相比,明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