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725546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缪作钱氏家训,提出“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摩”“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治家思想。钱氏家训的上述内容A.受到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 B.体现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C.彰显学优则仕的理想追求 D.蕴含儒家学说的思想精华25.明朝后期马铃薯传人我国后,迅速跻身官廷美食的行列,只有达官贵族方能享用。到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等级

2、观念日益談化 B.人口增长粮食短缺C.中外贸易不断扩大 D.崇尚西方生活方式26.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群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据此分析,刘锡鸿A.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精神B.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C.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的批判D.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27.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和公司律。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相关法规。这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积极扶

3、植官僚资本企业C.奖励实业顺应时代潮流 D.主动变革社会经济体制28.在1930年夏,中共领导人李立三主持中共中央会议,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决定立即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以尽快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可见当时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党内的右倾错误起主导作用C.党内在革命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D.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29.1950年,加拿大认为不需谈判即可与新中国建交,但在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态度后,加拿大遂搁置了此事,但在1970年最终与新中国建交。中加建交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欧美对华政策的变化C.中加两国的现实需

4、要 D.意识形态对抗的淡化30.1958年末,全国职工总数达4532万人,比1957年末增加了2082万人。1960年下半年,按照中共中央一系列指示,各地迅速精简职工,1961至1962年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这一措施A.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比例 B.基本纠正了工作中的“左”倾错误C.导致了社会商品供应不足 D.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1.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案情:甲请己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之子告上法庭。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决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A.重视人的基本权利 B.限制

5、原告的权利C.强调原告被告平等 D.维护被告的利益32.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A.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C.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33.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指挥的怪物。”这里的“怪物”是指A.联邦体制的国家 B.邦联体制的国家C.

6、君主立宪制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34.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年至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竞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B.美英肯定了国家千预经济的效用C.经济危机谈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D.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35.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苏

7、联对外扩张的加剧 B.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624年英国颁布的专利法规定,发明人享有14年的专利和特权,“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使用这项发明”。这部专利法被看作近代专利制度的最早起源。此后,美、法、德等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专利法。研究统计,专利法出台后的200年里,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16801689年,登记53项发明专利;16901699年,登记102项发明专利;17001759年,登记379项发明专利。由于专利制度保障,很多富人投资各种发明创造,为新发明的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例如,瓦特改进了

8、蒸汽机的运行效率,获得专利,得到了巴洛克、博尔顿等企业家的风险投资,促进了蒸汽机技术的市场化进程。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0年登记专利,该专利在英国得到广泛推广。摘编自何成刚:拓宽史学视野,提升史学水平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以下为洋务运动时期部分有代表性的专利案例:批准年份企业名称专利内容1882年上海织布局十年专利1893年重庆聚昌火柴厂在重庆、川东地区专利经营二十五年1900年浙江利用公司在浙江境内专

9、办机器磨面、织布为期十年1905年华洋统销公司取得二十五年专卖权1908年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准其在汉口地方专办,以维商业摘编自刘秀平;迟滞与成长近代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考察材料三 若无英国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来必有可能”。李约瑟之谜全新解释:专利制度导致近代中国与欧洲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模式上产生巨大分野,进而导致产业革命在欧洲而非中国发生。摘编自何成刚:拓宽史学视野,提升史学水平(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中国推行专利制度的历史背景,比较晚清中国专利制度与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主要不同。(17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

10、知识分别说明西方近代专利制度与晚清中国推行专利制度的影响。(8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7世纪,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影响很大,他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人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关于“理性主义与社会发展”的论点,并就所拟论点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2分)4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昨(15分)材料 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

11、,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

12、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 敦刻尔克大撒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

13、写到:“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材料二 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首次提出把“地处沿海前沿”和“靠近前沿”的兵工厂内迁,并立即付诸实施。1937年7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由何应钦主持召集有关各部会议,讨论内迁总动员,组成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在内迁法律政策上,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工业奖励法、工矿业赞助条例等。1937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迁都重庆,这场内迁被誉之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37-1940年,共内迁工厂450家,机器材料近12万吨。其中以钢铁业、机械工业、电力及电气工业、煤矿业等行业之器材为最多。到1940年夏,后方已形成8个新工业区。(1)根据材

14、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背景和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特点和积极作用。(9分)47.历史-选修4:中国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梁启超认为,实行法治必须立“善法”、制“良法”。如果法的主旨是为了“求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循所谓最多数最大幸福之正鹄”,就是“善法”、“良法”。还必须强调法的严肃性,坚决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取信于民。中国“因事势,从民欲”,迫切需要设立一个独立、专门的立法机构,“立制改变,以利国民。”司法之权与立法权或与行法权同归于一人或同归于一部,则亦有害于国人之自由权。盖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则国人之性命及自由权必至危殆。”摘编自邱远猷梁启超的法治思想材料二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梁启超爱国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法治思想。(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民主思想,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9分)24.D25.B26.B27.C28.C29.C30.A31.A32.D33.B34.C35.D41(25分)(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兴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