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25542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24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封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下受封的各级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身份,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有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这说明分封制 A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 B“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C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 D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25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A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B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C严刑峻法加剧

2、礼崩乐坏D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26据景定建康(南京)志记载:南北朝南京城里有小市、牛马市、谷市、纱市等10个市,苑市在广莫门内东边,盐市在朱雀门两边,纱市在城内的北耆寺前。这一记载表明南京城A专业市场广泛分布 B市坊制度得以建立 C政府城市管理松驰 D南方经济赶上北方27下图茶道的诠释反映了当时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待客时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浓茶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饮茶时表现为“饮罢茶敬方深知,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A饮茶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B市民阶层的饮茶文化C儒家思想渗入社会生活 D道家养生理念的盛行28唐太宗曾问负责起居注的史官褚遂良:你近来主持

3、写起居注,里面记了些什么呢?我可以拿来看看么?褚遂良回答道:现在的起居注,就像古代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行一样,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完备无漏地记下好的和坏的,就是希望君主不做非法的事,还没听说过君主可以自己随便拿去看的。据此可知A唐代君主专制制度尚未成熟 B起居注客观地反映了君主言行C史书编撰传统有效制约君权 D古代官僚在职权上有一定的自主性29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之,而才(财)不可胜用矣。”据此可知,唐甄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谴责中央集权统治 C主张发展自然经济 D要求减少政府束缚301875年,总理衙门官员郭嵩焘认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

4、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法”。这一观点A代表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B批评了师夷长技的认知缺陷 C反思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D提出了政治变革的迫切要求31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32下图反映了新中国 A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B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C国民

5、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D公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33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52年的撤离地狱把解放军描写成人间地狱的制造者,1962年的诺博士塑造了醉心于发动核战争的中国人形象,而在2009年拍摄的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12中,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避难所。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 A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外交准则 B中西方意识形态已逐渐趋同 C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发展 D美国电影不断摆脱政府控制34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 A两岸关系面临新

6、的挑战 B“一个中国” 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C国际社会促进两岸和解 D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35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 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C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 D强调中、俄强化结盟关系41留学是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途径。近代中国曾出现三次留学大潮,留学生西赴欧美,东渡扶桑,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25分)材料一 1872年8月,包括詹天佑在内的30名幼童乘船离上海赴美

7、,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成为当时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先锋。1870年,经曾国藩同意并向清廷奏准,又与李鸿章磋商,制订了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条,最终,分四批各30名幼童赴美留学。留学生除了学习军政外,不少是学习机械、造船、铁路、采矿、邮电、农业、医学专业的,从而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实业人才。 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局”门前的合影材料二 在1896年派出第一批13名留日学生后,赴日留学日渐成风。据统计,1901年为280人,1902年9月为614人,1903年增至1300人,到1906年11月猛增至8000多人。数万留学生中,除20岁左右的年轻人居多之外,也不乏老翁、幼童和女子。大多学

8、的是军事、政治等课程。留学生中有黄兴、秋瑾、陈独秀、鲁迅等人。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上兴起的第三次留学热潮,当时国家正处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人们感到痛苦彷徨”。法国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摇篮,于是大批“输世界文明于国内”的人们,形成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五四运动前,留法学生不足200人,19191920年间,增至近1600人。这次留学热潮的最大特点是,他们把“俭学”和“勤工”、教育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起来,“以自己的实践对传统的留学教育进行了观念、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开创了中国留学教育的新纪元”,涌现了一大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新型知识分子,如周恩来、蔡和森、邓小平等。 摘选

9、自李玉民中国近代留学的三次热潮(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次留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三次留学的时代背景?(15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次留学大潮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10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一般地说,对外贸易对于一个封闭的社会具有一种积极的刺激作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过程和近代化的程度与对外贸易也是分不开的。尽管整个近代中外贸易结构不平衡,但是这种不平衡的中外贸易仍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不可否认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对外贸易在近代中国也应该是经济发展的杠杆,可是中国封建王朝和以后的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都没有也不可能利用好这一杠杆。然而,近代中外贸易的发

10、展,客观上还是引起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摘编自朱秀琴、张宏文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围绕“对外贸易和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合理、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45【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南宋初年,十万宋军驻屯川陕前线,军需供应仰赖四川。赵开受命总领四川财赋,针对官营酒业一直存在的贪污腐败、收益低微和民营酒业的偷税漏税等问题,于1129年改革酒法,实行隔槽酒法。废除原来的国家专卖和扑买制(即官方采用自由投标的方式,将官属

11、酒坊的承包经营权交付于出价最高的人),改由官府设立隔槽酿酒坊,由政府提供酒曲和工具,听由酿户输米自行酿酒。隔槽酿酒坊之外的酿卖皆为非法,严令禁止。政府只按酿户输米之多少收税(其他环节不再收税),酿酒的数量,并无限额。官方只需提供酿酒场所,不用追加投资,不需要提供原料和人手,任何人只要纳钱就可以在官方的组织下,利用官方的隔槽等设备进行酿造。隔槽酒法首先在成都府路推行,而后推广至四川全境。1137年,四川财政岁入中,酒税一项独占近15,号称四川财政第一支柱。它有力地支撑着川陕的抗金斗争。赵开酒法后因实行摊派、强制的生产方式,“民不堪之”,被扑买制取代。 据杨倩描赵开酒法述评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12、学知识,归纳赵开酒法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开酒法改革的影响。(9分)46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林白水(18741926年),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人,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兼学新闻。20世纪初,他先后参与了中国白话报警钟日报等报刊的办报活动。林白水曾主持发表了一系列史论,提出“明亡是中国第一次亡国,鸦片战争是第二次亡国”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问题之一在于“上流社会与下流社会之间、上流社会之间以及下流社会之间均不联络”。在论刺客的教育中,林白水认为用刺客在成本和效益上能为革命活动带来更大效果,故此鼓励国人,尤其年青学生参与暗杀行动。1905年刺

13、杀出洋五大臣的吴樾坦承“自读论刺客一篇,始知革命当从暗杀入手”。林白水的政论使用白话文,文风也是开门见山,为民众喜闻乐见,在当时社会有较大影响。 据邵雍民族民主革命的积极宣传者林白水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白水办报活动的影响。(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白水办报活动在当时社会形成较大影响的原因。(6分)历史答案24-35:CAACD DBCAC BB41 (1)内容:材料一:学器物(或技术) ;(2分)材料二:学制度(或军事政治);(2分)材料三:学民主思想文化。(2分) 发生变化的背景:第一次:两次鸦片战争惨败促使一部官员认识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遂开办洋务派遣

14、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3分)第二次: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器物改革的失败,面对瓜分危机,仿效日本“以强敌为师”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以变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探索。 (3分)第三次: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让国人感到离民主共和越来越远,促使欲“输世界文明于国内”的有识之士从思想文化层面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3分) (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适当赋分)(2)答题示例: 留学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经历了向西方学习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民主思想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虽然由于国内外政局不断变化,留学热潮的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是,谋求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则是不变的共同的主题;涌现爱国志士豪杰在近代社会各个领域,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能从留学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