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案例学习】_应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开展PICC技术的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案例

上传人:NU****AN 文档编号:12725425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9.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管理案例学习】_应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开展PICC技术的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医院管理案例学习】_应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开展PICC技术的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医院管理案例学习】_应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开展PICC技术的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医院管理案例学习】_应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开展PICC技术的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医院管理案例学习】_应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开展PICC技术的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管理案例学习】_应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开展PICC技术的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管理案例学习】_应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开展PICC技术的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案例(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应用结构 过程 结果模式开展PICC技术的管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案例 目录 1 执行标准背景 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建设的一家公立医院1994年5月2日正式运营 现有庆春和下沙两个院区 核定床位2400张1994 1999年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全面主持工作 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国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公立医院HIMSSEMRAM7级认证连续3年荣获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中国首家MayoClinic医疗联盟成员2013年临床护理获得卫生部重点临床专科 邵逸夫医院概况 执行标准背景 机构简介 首家实行委员会管理制度首推Attendi

2、ng负责制 主诊医生负责制 首家 门诊不输液 首家 全院不加床 首家设立入院准备中心 全院床位统一调配最早实行门诊 辅助检查中心化预约率先推行 一人一诊室 率先提出 无痛医院 理念首家设立中心化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平均住院日 6 37天 药品比例 29 50 国内最低 多项国内首创 造就独特的邵医模式 执行标准背景 机构简介 执行标准背景 机构执行标准的基础条件 护理愿景世界一流的健康照护 核心价值观正直真诚 关爱尊重 凝聚合作 整合成长 卓越创新 护理使命通过中西方的护理结合 优化护理职业环境 创建学术 专业 标准和自主的护理团队 为病人 家属和社会团体提供高质量 经济的 系统的整体护理 以Ca

3、ring理念作为护理核心理念中西合璧的护理管理模式垂直扁平化的护理管理组织架构学术 专业 标准 自主护理职业环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全人护理模式基于三甲 JCI 磁性为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基于护士八大核心能力的护理专业发展体系国内率先设立临床高级专科护士角色 推动护理专业的职业化进程 邵医护理特色 执行标准背景 机执行标准的基础条件 医院制度护理实践指南 制度 操作规程 常规 护士必读部门服务计划部门制度部门应急预案专科护理 制度的支持 执行标准背景 机执行标准的基础条件 邵逸夫医院静疗专科及PICC技术的发展 2009年全面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 执行标准背景 机构执行标准的基础条件 2

4、 执行标准计划 目标 标准化PICC置管操作流程执行率 95 置管成功率100 CLABSI发生率低于美国NDNQI标准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率95 执行标准计划 执行标准的目标和策略 计划表 执行标准计划 执行标准的目标和策略 30 40 20 10 执行标准计划 执行标准的目标和策略 结构 过程 结果 人员制度修订环境优化领导管理 制度培训置管操作流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并发症监控 感染率血栓等并发症非预期拔管率患者满意度 结构 过程 结果模式构建PICC 3 执行标准过程 执行标准过程 结构 标准学习小组 成员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 静脉输液委员会核心成员 信息科 医生 药剂科 院感科职责 完善相关

5、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血管通路管理手册明确静脉输液相关信息化系统内容 增加电子化记录统计模块 讨论标准执行计划及策略 执行标准过程 结构 根据行业标准修订相关制度流程 共修订26项 院内感染控制制度洗手条例院内感染质量控制和监测制度血管内置管医院感染管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的标准操作规程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流程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操作流程中心静脉置管敷料更换操作流程中心静脉导管拔管操作流程植入式输液港的使用和维护 制度修订前 制度修订后 执行标准过程 结构 优化环境 建立独立的PICC置管中心 扩大空间 29M2 80M2 执行标准过程 结构 人员资质确认及调整 2014年增加PICC置管护士

6、2人所有PICC置管护士从事临床工作均超过5年 其中4人 20年 3人 10年 回顾现有置管护士前一年置管信息 一针置管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执行标准过程 过程 1 制度培训及落实 以规范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为例 将修订后的深静脉 CVC和PICC 维护流程拍摄成视频供护士观看学习对输液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 然后由她们在科会上对科室其他护士进行培训将导管维护作为护士必修内容 发放自学包 之后通过微信进行理论测试 推行标准预防 强调个人防护保证防护用品高效使用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培训 1 六步洗手法 2 穿脱无菌手套3 垃圾分类4 个人防护用具的正确穿脱次序 执行标准过程 过程 1 制度培训及落实

7、 置管前对患者的血常规 血培养结果 是否存在其它部位的感染 有无其它植入物等感染风险进行评估 执行标准过程 过程 2 置管及维护过程管理2 1置管前进行风险因素评估 2 置管及维护过程管理2 2双人进行身份核对 Time out Time out 为了防止患者身份错误及操作部位错误 在开始穿刺前先暂停 由双人进行患者身份 操作类型 穿刺部位 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进行核对并记录 执行标准过程 过程 2 置管及维护过程管理2 3使用操作观察清单 check list 确保实践的依从性 执行标准过程 过程 执行标准过程 过程 2 置管及维护过程管理2 4可视化技术的支持 PICC置管操作 CVC置管操

8、作 PORT置管操作 超声100 超声55 超声 DSA100 可视化图 3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信息采集 执行标准过程 过程 信息采集途径院感病例监控系统护理电子记录异常体温术后72小时体温异常检验科异常结果抗生素使用 3天胸部放射检查异常等医生工作系统感染病例直报系统 4 相关并发症监控 执行标准过程 过程 护士每日对导管状况进行评估并记录 发现并发症后通过网络呈报专科护士可每日进行数据查看 每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进行质量改进 执行标准过程 过程 4 导管维护关键环节的改进 导管接头 接口是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根据行业标准的要求 我们将导管接头的消毒用物更改为棉片 做到多方位有效摩擦

9、 4 执行标准成效 执行标准成效 结果 历年PICC置管量 历年PICC门诊就诊量 执行标准成效 结果 2014年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2015年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执行标准成效 结果 2016年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执行标准成效 结果 2014年 2016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执行标准成效 结果 自2015年加入美国护理质量指标国家数据库 NDNQ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一直低于均值 34 近三年接收长短期及境外进修人员共约80余人次其中三甲医院人数为38人 护士长11人 高级职称1人 中级职称54名 来自于苏州 四川 甘肃 河南 福建 山东 重庆 新疆及本省地市 自201

10、3年起 接收境外 包括印度的医生护士 泰国 新加坡 台湾的护士共20人 起到标准传播的作用 执行标准成效 产生的专业影响力 执行标准成效 产生的社会影响力 相继被钱江晚报 都市快报报导成为外省静疗基地指导和合作团队成为浙江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印度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执行标准成效 科研论文 基于标准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及积累的经验 开展科学研究及总结 注重细节管理提升静脉治疗安全性 J 中国护理管理 2014经上臂置入PICC发生体内部分破损12例的观察与处置 J 康复与护复 2015心内心电图特异性P波形态变化在瓣膜式PICC头端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上臂PIC

11、C置管致神经损伤42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J 护理与康复 2015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研究比较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置入PICC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J 护理与康复 2017改良送鞘法降低PICC置管相关渗血渗液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J 护理与康复 2017课题立项 心电定位法下行前端开口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应用研究浙江省卫生和计化生育委员会2014 06 2016 12肿瘤患者血管通道临床路径的建立和应用浙江省教育厅2014 10 2016 10 5 执行标准体会 为了达到标准的要求 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操作用物 比如一次性换药包 单包装棉片的应用增加了不可收费的成本 而相应护理治疗费用没有变化 给具体环节的落实带来困扰 并发症的监控和上报是执行中最难把控的 存在漏报的现象 感染监控中标准血培养的执行率不高 因为检验费用高 还有患者不愿意一次性采集量比较大的血量或者认为既然要拔了就不需要化验了 执行标准过程中的难点 多部门合作是标准得以落实的先决条件 因为静脉输液涉及医疗护理的各个科室 需要临床科室及主管部门的共用参与 如院感科 质量管理科 感染科等 制度流程的修订及落实是标准实施中的关键 执行标准的经验 THANKYOU 敬请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