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解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25150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解(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夯基提能卷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夯基提能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年初春,北京经历了一场四月雪,积雪初融之后某停车场空车位上出现了近千个“馒头”状的小雪堆。该停车场上铺着方形的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露出土地,每个“雪馒头”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读图完成12题。1北京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于()A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强对流天气B强冷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C暖湿气流北上形成的暖锋天气D冷气团湿度增大而产生的明显降水答案:B解析:北京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于强冷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快速降温,形成降雪天气,B对;春季气温较低,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A错;暖湿气流北上形成暖锋天气,气温升高,

2、不易形成降雪,C错;冷气团来自北方内陆,湿度小,D错。2“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A洁净的雪不易融化,北京环境质量上升B土地与砖地降温速度不同C土地与砖地对地热传导速度不同D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答案:D解析: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是空心的,露出土地,“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土地升温速度比砖地慢,D对;图片体现的是砖地与土地的差异,雪的洁净程度相同,A错;雪后,主要反映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B错;土地与砖地的热量来自太阳辐射,不是地热,C错。2019北京四中模拟地冰花也称“霜柱”,它从泥土慢慢长出来,顶部总会带点泥土。地冰花向上伸长,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

3、十分喜人。据此完成35题。3产生地冰花的土壤()A土质疏松,孔隙一定要大 B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C温度高,水汽含量少 D温度低,水汽含量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冰花形成的土壤条件。地冰花是从泥土慢慢长出来,产生地冰花的土壤土质松散,地冰花是气温0 以下时,土壤中的水汽凝结而成,说明土壤的含水量较大,B正确,D错误;从材料中“从泥土慢慢长出来,顶部总会带点泥土”可以判断地冰花并不是从土壤孔隙中长出来的,A错误;温度高,土壤水汽不易结冰,C错误。故选B。4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A持续低温降水 B多云而微风的夜晚C地表温度高于0 D晴朗而无风的夜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对形成地冰花

4、的影响。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晴朗而无风的夜晚,地面降温快,无风,水汽易凝结成冰,D正确;持续低温降水,地面水太多,易结成冻土,A错误;多云而微风的夜晚,降温慢,水汽不易凝结,B错误;地表温度高于0 时水汽不能凝结,C错误。故选D。5地冰花最有可能分布在()A闽南地区 B华北平原C三江平原 D宁夏平原答案:A解析:0 以下时,土壤向上蒸发的水汽会凝结成冰花,水汽的不断蒸发,地冰花也不断向上生长,就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形成霜柱,除了气温0 以下,还需要低洼、潮湿、松软的土壤。华北平原冬季干燥,水汽不足,且水汽没法钻出地表,不会形成地冰花,B错;三江平原地表水太多,气温低,形成冻土,C错;

5、宁夏平原接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且较干燥,土壤缝隙水分少,不会形成地冰花,D错;只有在潮湿的闽南地区,在低于0 的松软的地面,能够形成地冰花,A对。2019吉林延边二中模拟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是巢湖流域各县(市)大雾频率和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6巢湖市大雾频率明显小于周边县(市)的原因是()A夜间湖面温度高,水汽不易凝结B湖面风力作用小,雾不容易形成C湖区水汽浓度低,雾不容易形成D湖陆风使湖区水汽扩散到周边地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浓雾形成的大气环流条件。雾的

6、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降温、无风(或微风)等条件。巢湖市靠近巢湖,夜晚湖区温度较高,水汽不易凝结,这是靠近湖区的巢湖市大雾频率反而较低的原因之一,故A正确;风力作用小有利于雾的形成,B错误;湖区水汽浓度较高,C错误;夜晚湖区温度较高,气流上升,风由四周吹向湖区,D错误。故选A。7近年来,巢湖地区的大雾频率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A气候变暖 B植被覆盖率下降C湖泊面积减小 D大气污染加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浓雾形成的大气环流条件。气候变暖不利于水汽凝结,不易增加大雾频率;植被覆盖率下降,则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减少,大雾频率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会降低大雾频率;由于大气污

7、染加重,空气的粉尘颗粒增多,粉尘成为雾形成的凝结核,可能导致大雾频率增加。故选D。2019湖南衡阳模拟北京时间2017年11月6日8:00,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位妈妈望着窗外的纷纷落叶,给正在国外留学的女儿思琪打电话,以下是部分电话内容。“妈妈:生日快乐!思琪:妈,您记错了,我的生日是6号,明天才是妈妈:冷吗?思琪:不冷,只是阴雨天气多起来了,不像前几个月,几乎每天都阳光明媚”据此完成89题。8思琪和妈妈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材料可知,妈妈所在地位

8、于我国东部,窗外有树木落叶,说明该地自然景观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为温带季风气候,据此排除B、D;思琪所在地不冷且多雨,符合“夏干冬雨”的特征,可判断为地中海气候,C错误,故选A。9思琪留学所在的国家是()A意大利 B美国C加拿大 D智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时间计算。根据材料可知,此时是北京时间11月6日8:00,而思琪所在地日期为11月5日,且为北半球冬季,根据区时计算公式可以判断,思琪留学所在的国家在0经线以西的地中海气候区,意大利位于东经度、加拿大没有地中海气候,可以排除A、C;智利位于南半球,11月份为其夏季,不符合“不冷”的气温特征,排除D;故思琪所在国家为美国

9、,选B。2019湖北襄阳检测下面两图为青藏高原隆起前、隆起后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青藏高原隆起前后M地风向和N地风速变化正确的是()A冬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为西北风B冬季,N地风速变大C夏季,M地由盛行东北风变为东南风D夏季,N地风速变小答案:A解析:根据等压线走向确定风向,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速。左图中高压控制陆地,为冬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为西北风,N地风速变小,右图中低压控制陆地,为夏季,M地由盛行西南风变为偏东风,N地风速变大。故选A。11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A我国冬季风变强,夏季风变弱且范围小B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增多C南亚夏

10、季风变强,但其影响范围受到制约D板块运动活跃,地震、火山灾害增多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板块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根据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等压线疏密变化,可判断出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冬季风变弱,夏季风变强。青藏高原隆起后,南亚夏季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强,但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南亚夏季风,制约了其影响范围。故选C。二、综合题(共4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图1)和首都比绍气候统计图(图2)材料二大约从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几内亚比绍会从东北刮来一种被称为“非洲魔鬼”的哈马丹风,每当它来临,人们就会奔走相

11、告“不好,哈马丹风来了!”(1)判断哈马丹风的成因,简述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即带来的不利影响)。(12分)(2)分析比绍气温最高的几个月与雨季的关系,并说明其雨季的形成原因。(8分)答案:(1)成因: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干燥炎热的热带大陆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是哈马丹风。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2)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

12、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解析:第(1) 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每年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图示区域受东北信风带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来自炎热干燥的热带大陆的气流,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形成哈马丹风。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所以被称

13、为“魔鬼”。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在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雨季到来。132019湖南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华西雨屏”之称。图甲示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图乙示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1)描述该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10分)(3)说明雅安降水季节变化对秋季农作物的不利影响。(10分)答案:(1)总体从东

14、南向西北先增后减;雅安降水量多,向四周递减。(2)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常受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影响;喇叭形的地形构成,造成暖湿气流只能进不能出;夏季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大。(3)降水多,易发生洪涝灾害,不利于农作物收获,造成减产甚至绝产;降水日数多,湿度大,气温偏低,光热不足,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解析:第(1)题,等值线分布特点的描述,可从总体递变规律、极值分布等角度回答。第(2)题,陆地局部降水多于周边,除了宏观的大气环流因素外,还与影响局地小气候的地形、大气运动等因素有关。第(3)题,首先明确关键词是“秋季”“不利”;然后从图中可看出,秋季降水日数最多,降水量较大;降水

15、多易导致涝灾,降水日数多则影响光照和气温,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探究创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意大利的实验性农业项目“尼莫花园”创立于2012年,其主体是海底农场,占据的水域面积约100平方米,由5个透明塑料材料制作的充气“生物圈”组成,用绳索固定在海底,悬浮在水面以下6至10米的海中。启动时作物所需淡水由潜水员带入,之后完全可以自给。据此完成13题。1尼莫花园的作物生长速度比陆地同类作物快得多,其主要原因是“生物圈”内()A温度高,湿度大 B空间封闭,病虫害少C光照强,利于有机质积累 D科技先进,技术含量高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影响作物生长快慢的主要因素为光、热、水、土壤等条件;根据材料尼莫花园位于封闭的塑料球内,具有保温作用,温度较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空间封闭,外来病虫害较少,自身“生物圈”仍存在病虫害,故B错误;尼莫花园位于海面下,海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