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25133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向预测1总体来看近五年对本专题内容考查较少。试题难度中等,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有时也以综合题形式呈现。2从命题趋势来看,侧重于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问题,或以区域图或自然带垂直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差异规律。考向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真题诊断(2018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3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

2、风速A B C D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解题思路】第1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第2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

3、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 正确,B错误。第3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答案】1A 2D 3C知识与技巧的梳理名师点睛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

4、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2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4大应用(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

5、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中的因果关系。(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

6、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考向预测考向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真题诊断(2018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45题。4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5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解题思路】第4题,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在山体2000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右图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图2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

7、较高,不符合图示景观,选A。第5题,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天山北坡因位于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水汽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云杉林,据此选C。【答案】4A 5C知识与技巧的梳理名师点睛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西海岸南北延伸)。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看主导因素: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看主导因素:水分。2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

8、读方法(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3)判定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4)判定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图中南坡为迎风坡。3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表现影响因素实例成因分析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南半球同纬度是广阔的海洋地形起伏赤道附近东非高原呈现出热带疏林草原带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处东南信

9、风迎风坡及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洋流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河流、地下水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三江平原沼泽气候冷湿,蒸发量小,低洼地带积水成沼泽 限时训练(45分钟)经典常规题(2019淮安调研)世界气象组织宣布:2015年全球地表温度可能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记录,这是强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暖共同造成的。如图是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发展过程中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发展过程中水圈的显著

10、变化是()秘鲁沿岸表层海水自北向南流 表层海水温度降低 深层海水上升 营养物质减少A BC D2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 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特征 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是全球变暖的原因A BC D (2019江苏四市调研)如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m,M1与M2的海拔均为3 500 m,读图,完成34题。3甲地与乙地的高差可能是()A90 m B100 mC200 m D300 m4该山地的基带可能是()A云杉林带 B温带荒漠带C山地荒漠草原带 D高山草甸带高频易错题 (2019华师一附中

11、)风滚草是植物中的“流浪汉”,当干早来临时,其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左图)。在风滚草找到合适环境后,重新扎根,发出新芽。移动中的风滚草受栅栏、建筑等阻挡堆积(右图),对生活、生产和生态产生广泛影响。读图,完成57题。5风滚草的主要习性为( )A耐寒 B耐旱 C耐风 D耐渍6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旱灾 B水源 C大风 D障碍物7风滚草的滚动传播可能会导致( )A环境污染 B土地退化 C生物入侵 D生物多样性增多(2019银川中学)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

12、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9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精准预测题(2019深圳中学)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可全面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 - 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 - 2007年与2008 - 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1011题。10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基岩裸地不断增加C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D地表径流逐年增加11推测该山地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我国( )A三江平原 B塔里木河两岸 C闽江下游 D渭河平原(2019泉州七中)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读下图,回答1214题。12图中所代表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3短尾猴食物供给最丰富的林带是(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 D山地矮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