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现代文明 通史冲关—世界现代文明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25003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现代文明 通史冲关—世界现代文明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现代文明 通史冲关—世界现代文明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现代文明 通史冲关—世界现代文明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现代文明 通史冲关—世界现代文明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现代文明 通史冲关—世界现代文明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现代文明 通史冲关—世界现代文明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浙江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世界现代文明 通史冲关—世界现代文明训练含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史冲关世界现代文明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专著证明了整个有机界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长期发展进化的产物,还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该专著是()A.自然系统B.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C.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D.物种起源解析:D自然系统着重研究群体,主要对动植物分类,与材料所述不符,故A项错误;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主要论述的是人类,与材料所述不符,故B项错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阐述的是卢梭的民主思想,与材料所述不符,故C项错误;物种起源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故D项正确。2.18世纪末19

2、世纪初欧洲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被称作“Romance”。下列文艺作品体现了该思潮的是()A.巴黎圣母院小夜曲自由引导人民B.悲惨世界天鹅湖格尔尼卡C.人间喜剧日出印象四海一家D.红与黑唐璜欢乐颂解析:A从题干“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和“Romance”判断考查浪漫主义思潮。巴黎圣母院小夜曲自由引导人民分别是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绘画,符合题意,选择A。天鹅湖是民族乐派音乐,格尔尼卡是立体画派绘画,B错误。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日出印象是印象画派绘画,四海一家是摇滚乐,C错误。红与黑是司汤达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D错误。3.有人评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

3、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历史上,与这一文学特征最相似的文学作品是()解析:A据材料中“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陌生化”“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可知是现代主义文学,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手法怪诞,这篇小说给人的节奏感就是这样,故A项正确;战争与和平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特点是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故B项错误;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歌颂美鞭挞 丑恶,故C项错误;约翰克利斯朵夫也是现实主义文学,故D项错误。4.1918年3月,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计算和监

4、督,建立合作社等具体设想,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A.主张全面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已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C.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决定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解析:C在这一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尚未推行,故A项错误;“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这显然不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而且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上才通过的决议,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可知,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是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恢复和发展俄国经济,故C项正确

5、;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直至斯大林时期才得以确立,故D项错误。5.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的重要措施是()A.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B.允许外国资本的引入C.全面实行农业集体化 D.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解析:B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的三大经济政策分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大中小型企业收归国有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属于追随理想的实验,故A错误。允许外国资本的引入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属于面对现实的实验,故

6、B正确。全面实行农业集体化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属于回归理想的实验,故C错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时间不符合,故D错误。6.下图是一幅没有名称的曲线图,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美国社会就业率的起伏情况B.苏俄(联)工业产值增减情况C.苏俄(联)农业产值增减情况D.美国经济发展总量变化情况解析:B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之后美国社会就业率急剧下降,故A项错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工业产值急剧上升,故B项正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生产增幅缓慢,故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国家忙于战争,经济发展缓慢,美

7、国经济发展迅速,图中1920年前后的曲线与美国不符,故D项错误。7.1931年苏联进口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市场上机器设备销量的1/3,1932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0%。以上史实表明()A.苏联经济完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新经济政策大大促进了苏联工业化建设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政策D.苏联工业化曾一定程度上实行对外开放解析:D材料只体现苏联进口外国机器,不能表明苏联完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在1921192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遭到西方国家的敌视,故C项错误;1931年和1932年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大量进

8、口机器,可知苏联发展工业化时一定程度上与世界接轨,故D项正确。8.(2017浙江温州期末)有学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东三省,标志着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以此为标准,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应该是()A.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B.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C.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D.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解析:DA项只推动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建立,还未挑战凡尔赛体系,故错误;B项标志着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建立,还未挑战凡尔赛体系,故错误;C项只是有法西斯国家参加的局部战争,还未挑战凡尔赛体系,故错误;D项的军事行动破坏了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依此学者的

9、观点对凡尔赛体系的挑战标志着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故正确。9.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希特勒这一意图体现在()A.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B.武装介入西班牙内战C.吞并苏台德地区D.缔结产国际协定解析:D“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表明德国的立场是反苏,故A项错误,D项正确;武装介入西班牙内战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吞并苏台德地区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10.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

10、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反映了斯塔夫里阿诺斯()A.强调全世界都要用苏联模式B.从全球视野看待斯大林模式C.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改造西方D.认为苏联与西方应相互借鉴解析:B材料并未强调全球使用苏联模式,故A项错误;斯塔夫里阿诺斯看到了社会主义模式的积极方面,故B项正确;材料认为可模仿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而非改造西方,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苏联应该学习西方,故D项错误。11.1933年罗斯福执政后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并下令美国中央银行扩大美元的发行量,美元发行量成倍甚至成几十倍猛增,

11、此举产生的后果是()A.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冲突B.导致美国国际信用降低,出口低迷C.导致美国出现物价飞涨,市场混乱D.削弱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解析:A罗斯福新政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能起到刺激出口的作用,但在当时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形势下,美国的措施会加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冲突,故A项正确,B项错误;当时美国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物价狂跌,故C项错误;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故D项错误。12.(2017浙江嘉兴选考模拟)1933年,美国90%的企业在其产品上印制了如图所示标志,这表明这些企业愿意()A.遵守

12、全国工业复兴署制定的法规B.全面实行公私合营的经营方式C.承担救济和公共工程建设项目D.全面执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解析:A罗斯福新政工业复兴措施中,以蓝鹰为标志,凡遵守全国工业复兴署所制定法规的企业悬挂该标志,以示爱国,故A项正确;蓝鹰标志为履行职责的体现,不涉及经营方式,故B项错误;C项为政府的社会救济与保障措施,故错误;同理D项错误。13.1935年5月6日,罗斯福总统任命霍普金斯为工程振兴局局长,该局从19351941年间共耗资113.56亿美元,其中78%用于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罗斯福这样做的目的是()A.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以缓解社会矛盾B.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C.扩大政府支出以

13、平息公众不满情绪D.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置资源解析:B工程振兴、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的建设,都是为了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是罗斯福政府“以工代赈”政策的体现,故B项正确。提高公共事业水平,说法不太准确,A项排除;扩大政府支出无法平息公众不满情绪,故C项错误;题干中只有资源保护这一项能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置资源,故D项错误。14.1938年10月,丘吉尔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指出:“我们未经战争就遭到了一次可耻的失败此地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被分割,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将使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无力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丘吉尔的演说针对

14、的是()A.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B.西班牙内战C.慕尼黑阴谋D.德国吞并奥地利解析:C本题考查慕尼黑阴谋。关注事件节点“1938年10月”,以及材料中的“此地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被分割”,判断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被割让,故选择C。15.(2017浙江温州期末)美国参加二战后,丘吉尔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本来永远不会降在我们的头上。”这是()A.对过去反苏立场的辩解B.对美国过去对德政策的指责C.为英国外交场合的形象作秀D.对于绥靖政策的懊悔与反思解析:D苏联没有对英国造成威胁,故对反苏立场的辩解与“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不符,故A项错

15、误;丘吉尔的言论不是一种对美国的指责,故B项错误;丘吉尔的言论不属于外交作秀,故C项错误;美国参战与英国一起对抗法西斯,丘吉尔言论是对当初对德意法西斯纵容姑息的懊悔,故D项正确。16.(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二战老兵贝克绘制了一张自己经历的战争行程图,图中他的足迹按时序先后走过波兰、荷兰、比利时、奥地利、苏联、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等8个国家。贝克是二战时期的()A.英国士兵B.法国士兵C.德国士兵D.苏联士兵解析:C根据所学可知,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波兰;1940年5月荷兰、比利时先后宣布投降;1940年6月,德国占领法国,1941年把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变为自己的附属国,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17.二战后,法国政府以“改革”为基调,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这些措施()A.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B.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C.促使法国走出滞胀D.发挥了指令性计划的优势解析:A从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