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24963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反应4A(g)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在这2 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逐渐减小的,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逐渐增大的ABCD解析: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1,则根据化学方程式,A的浓度减少0.8 molL1,所以用A表示的反

2、应速率是0.8 molL12 min0.4 molL1min1,正确;由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正确,不正确;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不正确。答案: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C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D升高温度,只能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解析:增大反应物浓度,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只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A项错误;使用合适的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B项正确;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只能增

3、大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速率,C项错误;升高温度,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D项错误。答案:B3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可表示为()Av(NH3)0.010 molL1s1Bv(O2)0.001 0 molL1s1Cv(NO)0.001 0 molL1s1Dv(H2O)0.045 molL1s1解析:该过程中v(H2O)0.001 5 molL1s1,则v(NH3)v(H2O)0.001 5 molL1s10.001 0 molL1,v(NO)v

4、(NH3),v(O2)v(H2O)0.001 5 molL1s10.001 25 molL1s1,故C项正确。答案:C4(2017届双鸭山市一中月考)对于反应COCl2(g)CO(g)Cl2(g)。改变下列条件:升温恒容下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Cl2浓度减压加催化剂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BCD解析:升温,增加COCl2浓度,加催化剂均能加快反应速率;恒容下通入惰性气体,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减压,反应速率减慢;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反应物浓度减小,速率减慢,故选B项。答案:B5(2017届河南信阳高中月考)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和B,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

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A4B4CB2 mi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C的浓度比为544C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02 min时间内的速率为2 mol/(Lmin)D2 min前,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但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解析:根据图象可知,反应进行到2 min时,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B的浓度减小,C的浓度增大。其浓度的变化量分别是6 mol/L1 mol/L5 mol/L,7 mol/L3 mol/L4 mol/L,4 mol/L0 mol/L4 mol/L,故反应方程式为5A4B4C,平衡时A、B、C

6、的浓度之比为134,A项正确,B项错误;B的反应速率为2 mol/(Lmin),C项正确;由于反应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故2 min前,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项正确。答案:B6(2017届泉州市永春一中等四校联考)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有2 mol 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反应2SO2O22SO3。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此时SO2为0.4 mol,那么反应进行到2 min时,密闭容器中SO2物质的量是()A小于1.2 mol B1.2 molC大于1.6 mol D1.6 mol解析: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二氧化硫的平均反应速

7、率为v0.2 mol/(Lmin),按照此反应速率,2 min时消耗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n(SO2)2 min2 L0.2 mol/(Lmin)0.8 mol,由于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2 min内二氧化硫的浓度大于4 min内的浓度,所以2 min时消耗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大于0.8 mol,反应进行到2 min时,密闭容器中SO2物质的量小于(2 mol0.8 mol)1.2 mol,故选A项。答案:A7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对应选项中的图象曲线表示的是()选项反应甲乙A外形、大小相近的金属和水反应NaKB4 mL 0.01 molL1的KMnO4溶液,分别和不同浓度的H2C

8、2O4(草酸)溶液2 mL反应0.1 molL1的H2C2O4溶液0.2 molL1的H2C2O4溶液C5 mL 0.1 molL1 Na2S2O3溶液和5 mL 0.1 molL1 H2SO4溶液反应热水冷水D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O2无MnO2粉末加MnO2粉末解析:由于K比Na活泼,故相同大小的金属K和Na与水反应,K的反应速率快,故A图象错误;由于起始时乙中H2C2O4浓度大,故其反应速率比甲中快,B图象错误;由于甲反应是在热水中反应,温度高,故甲的反应速率高于乙的,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故甲、乙中反应速率逐渐减小,C图象正确;MnO2在H2O2分解过程中起催化

9、作用,故乙中反应速率大于甲中,D图象错误。答案:C8(2017届湖北荆洲模拟)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解析:0.25 molL1s1,0.3 molL1s1, molL1s1,0.25 molL1s1,可知v(B)0.3 molL1s1反应速率最大,选B项。答案:B9(2017届河北省成安一中月考)根据反应:S2O2H=SO2SH2O,下表各组实验最快出现浑浊的是()Na2S2O3溶液稀H2SO4H2Oc(molL1)V(mL)c(molL1)V(m

10、L)V(mL)温度/A0.150.15510B0.250.151010C0.150.151030D0.250.151030解析:温度越高,反应物浓度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比较题中四组数据可知D的温度最高、反应物浓度最大,则反应速率最大,浑浊出现最快,故选D项。答案:D10(2017届江西芦溪模拟)工业上利用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合成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其中催化剂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恒容通入氩气,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在t1、t2时刻,NH3(g)的浓度分

11、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NH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解析:使用催化剂改变正逆反应速率,A项错误;恒容通入氩气,反应总压强增大,但是参加反应的气体分压不变,反应速率不变,B项错误;降低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减慢,无法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0分)在一个容积固定的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pC(g)H?,反应情况记录如表:时间c(A)(mol/L)c(B)(mol/L)c(C)(mol/L)0130第2 min0.82.60.4第4 min0.41.81.2第6 min0.41.81.2请仔细分析,根据表中

12、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a_,b_,p_。(取最小正整数)(2)第2 min到第4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mol/(Lmin),v(C)_mol/(Lmin)。(3)若从开始到第4 min建立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5.2 kJ,则该反应的H_。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46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4 min内A、B、C的浓度变化分别为0.6 molL1、1.2 molL1、1.2 molL1,A、B、C的浓度变化之比等于速率之比,则c(A)c(B)c(C)0.61.21.2122,故a1,b2,p2。(2)24 min内A的浓度变化为0.8 molL10.4 molL1

13、0.4 molL1,24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2 molL1min1。v(C)2v(A)0.4 molL1min1。(3)从开始到第4 min建立平衡,A的物质的量为0.6 molL12 L1.2 mol,则1 mol A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96 kJmol1,H196 kJmol1。答案:(1)122(2)0.20.4(3)196 kJmol112(14分)(2017届成都市摸底)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镁与硫酸反应的速率。在锥形瓶中加入0.7 g镁带,按下图连接好装置,从A中加入20.0 mL 0.5 mol/L H2SO4。记录注射器活塞的位置和相应的时间。实验记录如下:时间/st2t活塞的位置/mL15.636.0(1)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仪器A的名称为_。(3)0t时间段与t2t时间段,化学反应速率快的是_;原因是_。(4)用上述装置探究Fe3、Cu2对双氧水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所用试剂:5%H2O2、0.1 mol/L FeCl3、0.2 mol/L CuCl2。完成下表的实验设计:实验序号双氧水体积/mL蒸馏水体积/mL添加的物质1100_mL FeCl321022 mL CuCl2Fe3、Cu2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