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七单元 化学实验基础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24948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七单元 化学实验基础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七单元 化学实验基础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七单元 化学实验基础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七单元 化学实验基础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七单元 化学实验基础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七单元 化学实验基础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七单元 化学实验基础 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单元化学实验基础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2016邯郸质检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给我们的启示:祸患常积于忽微。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人们,安全事故猛于虎,安全责任重于山。下列化学品安全标识使用不正确或不规范的是()选项ABCD名称与化学式过氧化氢(H2O2)碳化钙(CaC2)硝酸铵(NH4NO3)二甲苯(C8H10)安全标识答案A解析过氧化氢可作氧化剂,本身不可燃,A项错误。22016江苏高考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

2、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A项,制NH3需要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加热进行反应,错误;B项,CO2应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错误;C项,制得的NaHCO3为固体,用过滤法分离,正确;D项,加热时NaHCO3会分解,错误。32016武汉调研下列关于实验中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制取某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使用滴定管前,先用标准液润洗,后盛装A除外 B除外C除外 D全部正确答

3、案D解析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这样可以防止试管因局部过热而炸裂,正确;可防止液体倒流,防止仪器炸裂,正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漏水的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不能使用,正确;如果不用标准液润洗,会造成误差,正确。本题选D。42016重庆适应性测试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答案C解析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A项错误;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B项错误;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项错误。52016陕西质检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甲中试剂乙中试剂乙中现象实验

4、结论ANaHCO3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NaHCO3分解生成了CO2BNH4Cl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NH4Cl分解生成了NH3C潮湿铁粉洗涤剂产生气泡铁与H2O反应生成了H2D石蜡油浸泡的瓷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石蜡油裂解只生成乙烯答案A解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CO2和H2O,A项正确;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氨气,而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附近又生成氯化铵,酚酞溶液不会变红色,B项错误;加热潮湿铁粉,水蒸气进入洗涤剂中也会有气泡产生,C项错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只能说明石蜡油裂解生成了不饱和气态烃,不能说明只生成乙烯,D项错误。62016北京高考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

5、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答案C解析过滤是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适用于固液分离,C项符合题意;A项和B项均为浸取,D项为溶液的转移,A项、B项、D项均不符合题意。72016湖北八校联考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Al箔插入浓HNO3中无明显现象Al与浓HNO3不反应B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C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D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HNO3分解生成了NO2答案C解析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Al表面形成致密的氧

6、化膜,发生了反应,故A项错误;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B项错误;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故NaHCO3会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故C项正确;向Fe(NO3)2溶液中加入H2SO4,则会发生反应:3Fe2NO4H=3Fe3NO2H2O,产生的NO在管口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而不是HNO3分解生成了NO2,故D项错误。82016广州模拟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

7、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答案C解析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常用过滤的方法,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A项正确;经过步骤(2)得到有机层溶液和水层溶液,故步骤(2)为分液,需要用到分液漏斗,B项正确;溶液蒸发结晶应用蒸发皿,不用坩埚,C项错误;用蒸馏的方法从有机层溶液中分离出甲苯,D项正确。92016西安八校联考物质制备过程中离不开物质的提纯。以下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目的除杂方法A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B除去NaCl中少量KNO3将混合物制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除去CO2中的HCl气体通过NaHCO3(aq,饱和),然后干燥D除去C2H5Br中的

8、Br2加入足量Na2SO3(aq),充分振荡,分液答案B解析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A项正确;除去少量KNO3,应采用蒸发浓缩、趁热过滤的方法,B项错误;NaHCO3(aq,饱和)可吸收HCl气体而不会吸收CO2气体,C项正确;Na2SO3(aq)可与Br2反应,反应后与C2H5Br分层,用分液法分离,D项正确。102016全国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

9、解析长颈漏斗不能用来分液,A项错误;NO能与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B项错误;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Fe3的水解,应将FeCl3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C项正确;将Cl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气体,但引入了水蒸气,D项错误。112016黄冈模拟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下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选项气体abcA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CO2稀硫酸石灰石饱和NaHCO3溶液CO2双氧水二氧化锰浓硫酸D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答案C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2,A项不可行;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

10、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B项不可行;碱石灰不能盛装在c中,NH3也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项不可行。122016全国卷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实验操作A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答案D解析稀释浓H2SO4需要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A项错误;为防止倒吸,收集满O2后应该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B项错误;应该把含有H2O、H

11、Cl杂质的Cl2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浓H2SO4才能得到干燥纯净的Cl2,C项错误;I2能溶解在CCl4中,振荡静置分层后CCl4层在下方,水层在上方,应该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Cl4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D项正确。132016陕西质检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1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B图2制取SO2并检验SO2的漂白性C图3验证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D图4用于分离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答案A解析不能用长颈漏斗,否则会导致气体从长颈漏斗上口逸散,从而使测定结果偏小,应用分液漏斗,A项错误;加热浓硫酸和铜片制取SO2,利用品红溶液检验SO2

12、的漂白性,B项正确;异性电荷相互吸引,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说明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C项正确;蒸馏装置用于分离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D项正确。142016正定模拟某同学为了探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甲、乙装置说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乙装置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中氢元素被氧化C丙装置说明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丙装置中铝片反应:Al3e4OH=AlO2H2O答案B解析比较甲、乙装置说明浓度增大,反应加快,A项正确;铝片表面产生H2,说明氢元素被还原,B项错误;丙装置构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项正确;丙装置中,铝片是负极,发

13、生氧化反应:Al3e4OH=AlO2H2O,D项正确。152016大连联考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浓氨水碱石灰AgNO3溶液AgOH具有两性B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非金属性:氮碳硅C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D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溶液反应均可以生成白色沉淀答案C解析A项,只能证明氢氧化银溶于氨水,A项错误;B项,挥发出来的HNO3也与硅酸钠反应,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Si,B项错误;C项,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浓硫酸与C反应生成CO2、SO2,C项正确;D项,SO2与氯化钡溶液混合不会生成

14、白色沉淀,SO2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是因为NO(H)表现强氧化性,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D项错误。162016河南八校联考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将NaHCO3溶液或Na2CO3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均立即产生气泡,A项错误;观察丁达尔现象时视线应与入射光垂直,B项错误;碘易升华而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无法通过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C项错误;D中发生吸氧腐蚀时,试管中气体压强减小,导管末端会出现一段水柱,D项正确。172016黄冈调研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在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将表面打磨过的铝丝置于浓硝酸中无现象铝与浓硝酸不反应C将鲜艳的红玫瑰置于盛有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