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千锤百炼铸新词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724847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千锤百炼铸新词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千锤百炼铸新词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千锤百炼铸新词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千锤百炼铸新词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千锤百炼铸新词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千锤百炼铸新词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千锤百炼铸新词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锤百炼铸新词词语的突然逆变据说,一个不孝之子,有一天把他的母亲给杀了。许多人对此事都感到十分义愤,大骂此人是个不孝之子。就在人们齐声谴责的时候,“竹林七贤”中的嵇康也在现场,但他对这件事情一直一言未发,保持沉默。有人见嵇康不说话,就主动询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嵇康说:“这小子,如果他把他的父亲杀了,似乎还说得过去,可是,他杀害的,竟是他自己的母亲!这真是不太通情理了!”大家一听,都纷纷指责嵇康说话不妥!面对大家的指责,嵇康明白人们没有真正理解他话语的意思。于是,只好不慌不忙地解释道:“禽兽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杀了父亲,是禽兽的行为,而现在这个不孝之子,杀掉的,竟然是他的母亲!这不是连禽兽都

2、不如吗?”大家一听,都连连点头。嵇康对潜台词突然逆变的补充诠释,使自己前后话语的内容互相联系在一起,形成反差。既表达了对不孝之子的强烈谴责,又显现了他的机智和幽默。词语选用的审美追求汉民族语言的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造成或强化了汉民族共同语的众多特点。1语音层面上四个音节、两个音步较多其原因有二:第一,汉语词语以双音节为主要特征,双音节归并为一个音步已深深积淀于汉民族的社会心理。第二、四音节词语归并为两个音步,念起来顺口、节奏感强,显得对称、均衡,与人们世代传承的美学评价相符合。2语汇层面上四字格词语特别丰富3语汇层面上反义词以音节对等为常态其原因有三:第一,反义词在语言实践中经常被用于排偶句中

3、,也常用来对举或对比。第二,汉语反义词在结构方式上以构词方式一致为常态。第三,汉语反义词在语体色彩上以语体色彩一致为常规。4语法层面上以语法结构、功能的对应为常规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的构成成分往往呈线性排列状态,以结构、功能相同为美,因为结构相同,功能一致,能给人以对称、均衡的美感,而且几个相同因素的重复对称能表现出较强的节奏,体现出和谐的韵律美。炼意之法1用具体表现抽象,如:“甜”表现愉悦的心情;柔美的语言。2用动态表现静态,如:红杏枝头春意闹。3“以简驭繁”,如: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4有弦外之音,如:“可恶,然而”四叔说。1叠音词是指用音节重叠的方式构成的词。如“密密麻麻”“朗朗”“嗡嗡”“兴

4、冲冲”等等。试分析下面叠音词的表达效果。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答:_答案:句中“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叠音词,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清新明朗,让人在领略街灯多姿多态的美的同时,也在声音上给人一种音乐美的享受。2明孝宗时的宰相刘吉,以善钻营而居高位,被御史们指为小人,不断要求朝廷予以罢黜。结果是论刘吉的言官们,降调的降调,坐牢的坐牢,御史台几乎为之一空,而刘吉反更得到皇帝的宠信。当时人们称他为刘棉花,言愈弹劾愈发也。(渔歌子逸闻录刘棉花)“弹劾”是抨击和揭露罪状的意思,它和“棉花”怎么联系起来的

5、呢?请加以解释。答:_答案:这是比喻和双关。“刘棉花”是说刘吉像棉花一样。“弹”是个多义词,它既有“利用机械使纤维变得松软”的意思,又有“抨击”的意思。前者是对棉花而言,后者是对刘吉而言。说“棉花”是虚,说刘吉是实。就正是双关的特点。3一般词语往往不引人注意,但是如果精心选择,会产生良好的修辞效果,为文章增色不少。试对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作分析。(1)这原来是一条里面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茹志鹃百合花)(2)黄克山得理不让人:“我从来不矛盾他,他光矛盾我。”这个怪词,引得大家一阵大笑。(曲波山呼海啸)答:_答案:(1)被面上布满白色百合花,是静态的事物

6、,着一“撒”字,赋予了动态效果,增强了表现力。(2)“矛盾”一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与之产生矛盾”。例句的一般说法是“我从来不和他闹矛盾,他光和我闹矛盾”。相比之下,例句中的活用显得更加简洁明了,而且具有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效果。4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奇妙的词语“倒错”现象,它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以调整词语内部相对稳定的结构为依托,通过改变词语原有的自然顺序,使词语在组合上出新出奇,从而在表达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请仿照下面的两个例子,另写两个,并附解释说明。例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刀和砧板,宰割的工具。 比喻人家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人为鱼肉,我为刀俎(比喻生杀大权

7、掌握在自己手里,别人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例2:度日如年(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过得艰难)度年如日(过一年像过一天那样短。形容日子很好)。仿写:_答案:(1)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事倍功半(指做事不得法,因而费力大,收效小)。(2)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抛玉引砖(对发表的见解或作品不满意)。5试为下列主题拟写公益广告词。(1)合理用药:_(2)花丛旁的警示牌:_(3)公民义务献血:_(4)请讲普通话:_(5)餐厅:_答案:(1)关心健康,关爱未来。(2)鲜花奉献美,人人献出爱。(3)与人玫瑰,手有余香;义务

8、献血,爱心永驻。(4)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本专题对应考试说明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考点。本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1考查范围包括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熟语。实词考查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区别,用法上的区别。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查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虚词考查重点是副词、连词、介词的正确使用,尤其要注意相近的词语在词义上特别是用法上的细微差别。熟语考查重点仍是成语。所谓熟

9、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形式,它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尽管词语考查范围扩大了,但熟语考查仍以成语为主。成语考查一般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成语的确切意义要有比较细致的把握,防止望文生义;二是考查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并根据语境选择成语的能力。2考查重点是结合语境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正确使用词语。3考查题型以“选词填空”“判断正误”为主,也涉及“词语修改”。例1 (山东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之强烈,出乎意料。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

10、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A反映 曼延 总算B反应 蔓延 总算C反映 蔓延 终于D反应 曼延 终于解题指导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最好确定的是第二组。“反映”指主体把客体存在的情况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含主动性。“反应”是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含有被动色彩,看语境“反应”切合。“蔓延”是指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常用的搭配就有“火势蔓延”。“曼延”是指连绵不断。所以此处选择“蔓延”。第三组也比较好确定。“总算”有两个义项: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表示大体上还过得去。“终于”也有“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希望达到的结果”的意思。横线后的“没有白费”并不是“某种结果”,所以此处适合“总算”第个义项。参考答案B例2 (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