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时达标验收四水污染及其成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24678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课时达标验收四水污染及其成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课时达标验收四水污染及其成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课时达标验收四水污染及其成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课时达标验收四水污染及其成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课时达标验收四水污染及其成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达标验收(四)水污染及其成因一、选择题1下列水体类型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A河流水B淡水湖泊水 C地下水D咸水湖泊水 解析:选A河流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对污染物能起到很好的稀释作用,自净能力也强。 2017年6月6日泉州海域开始出现赤潮,主要集中在深沪湾的石狮市永宁镇沿海一带。此次发现的赤潮生物可产生麻痹性贝毒,被贝类生物滤食后,可在贝类体内积累毒素,会引起食用者中毒反应。据此回答24题。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目前在全球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的水污染现象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3形成“

2、赤潮”的主要污染物为()A重金属B甲基汞C氮、磷等营养物质D有机氯农药4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杭州湾B莱州湾C辽东湾D珠江口解析:2.D3.C4.D第2题,赤潮主要是人类排放污染物引起海洋中生物大量繁殖,并导致海水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第3题,引起赤潮的污染物主要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第4题,流域内工农业生活污水的排放、水温较高、较封闭的海湾和水体的水质污染(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四个地区中,工农业生产均较集中,海湾也比较封闭,所以水温成为赤潮形成的主要差别因素,珠江口地区纬度低,水温高,更易发生赤潮。5山东省济南市某中学有一环保小组对一有大量浮游植物的湖泊

3、,从上游到下游,进行溶解氧量(DO)、生化耗氧量(BOD)、无机物(N、P)的浓度进行调查,其结果有可能的统计图是()解析:选B图中显示,污水排放口在河流的上游,因此在河流的上游浮游生物的数量最多,生物的繁殖、呼吸需要消耗的溶解氧也多,因此自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无机物和生化耗氧量逐渐降低,而溶解氧量在逐渐升高。读我国7月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比较图,回答67题。6下列关于图中河流水质分布一般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好,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差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好,非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差经济落后地区河流水质较差,经济发达地区河流水质较好河流夏季时的水质较好,冬季时的水质较差ABCD7影响上述河流

4、水质好坏的主要因素有()A流域内人口的密度B流域内污水的排放量C流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D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解析:6.C7.B第6题,由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可知,类水质比重南方河流明显高,所以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好。夏季是我国东部河流的汛期,径流量大,稀释污染能力强,水质较好。第7题,影响河流水质好坏的主要因素一是河流径流量的大小,二是流域内污水的排放量。人口密度大小与排污量多少没有必然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排污量多少也不一定对应。径流的季节变化对水质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二、综合题8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每年25 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地下水的供给量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根据国家

5、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划分,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地区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仅占18.4%,经适当处理后可供饮用的占29.5%,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饮用的占52.1%。如图是地下水与河流、湖泊、海洋的关系示意图。结合材料,指出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并说明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性。解析:地下水来自地表水,则地表水污染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性,可从地下水的地位、治理难度大、影响其他水源等角度分析;要注意结合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答案:主要来源:地下水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三废”、农业污染(过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及生活污水。重要性:地下水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水源;地下水被污染后,

6、通过水循环会影响到河流、湖泊及海洋的水质;地下水更新慢,自净能力弱,治理难度大。9(全国卷)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殖过程中会造成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层土壤盐碱化,进而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居民生活;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可造成海域污染和海水富营养化,危及海洋生物生存。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