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2724637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别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患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

2、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

3、、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合,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 “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

4、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的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

5、,虽然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国维融通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B. “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合了康德的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C. “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D. 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的现代转化在一个世纪以来的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

6、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指出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是在借鉴西方美学中进行的,借鉴是创新的重要途径,这是本文论证的立足点。B. 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C. 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肯定了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D. 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这一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重申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固执地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

7、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B. 王国维与蔡元培最早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C. 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先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后吸收中国儒家思想。D. “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答案】1. C 2. B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

8、、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C项,“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错,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中,B项,“超越”错,原文第五段末“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并未提到二者有高下之别。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

9、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B项,“最早借鉴”错,于文无据,原文是“王国维.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未说“最早借鉴”。C项,“先借鉴后吸收”错,原文是“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是运用儒家思想对康德美学做了创造性阐述

10、。D项,“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错,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是由“学西”到“化西”,是中西方美学互鉴互融的特殊形态,文章并未就中西方美学的“包容性”进行比较说明。故选A。【点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答非所问、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

11、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早先人们常常使用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逐渐兴起。据估算,全世界可利用的风能为200亿千瓦(K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全球风电行业未来几年是一个发展校好的时期:欧洲风电行业框架立法以及欧洲对2020年风电行业的明确目标,能够确保行业的稳定性;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仍然较快;中国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势。当然,也有类似英国取消风电

12、优惠一类政策的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摘自前产业研究院2018年2月8日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材料二: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2010年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此后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逐渐拉开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据统计,2016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已达到168.73GW,占全球比重高达34.48%。具体变化情况如下图。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变化材料三: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它不同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

13、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对于缺水、缺燃料和文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摘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材料四:由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风电稳步发展。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倾向数据看,2016年新增装机将向河南、山东、湖南等中东部、南部等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随着第七批风电能源补贴目录项目的申报,国家补贴将逐步解决,补贴时效也将提速。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平价的意义在于,风电在无补贴的情况正具备与火力发电直接竞争的能力,行业的存续不依赖政策的波动及补贴的缓急,并且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获

14、得永续的生命力。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比如有一种分散式风电,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体量小、投资少,就成为民营资本投资风电项目的首选。如今,民营企业的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如天润、新天绿色等。(摘自东吴证券公司2017年风电行业深度报告)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 AB. BC. CD. D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来自欧洲风电行业的框架立法、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较快和英国取消风电优惠等。B. 较之于2015-2016年,起初的

15、2006-2007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加的数量减少,增长速度放缓。C. 根据材料二中各个年度的累计装机容量、累计装机增长率,我们能够了解2014-2016年我国风电行业迅速成长的情况。D. 因为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所以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非常适合风力发电。6. 结合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政府在风电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答案】4. D 5. C 6. 引导新增装机向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风电标杆电价实现平价,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永续生命力。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开发,提高经济效益。【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D项,“电压低、线路短”错误,原文是“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本题中,A项,误解文意,“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不是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B项,对图形分析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