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必备 自主测验13.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538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必备 自主测验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一轮必备 自主测验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一轮必备 自主测验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一轮必备 自主测验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一轮必备 自主测验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必备 自主测验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必备 自主测验1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必备 自主测验13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慰藉(ji) 纤细(xin)同仇敌忾(q) 嘉言懿行(y)B剽窃(pio) 昙花(tn)怯懦无能(nu) 暴虎冯河(png)C笃信(d) 模具(m)暴殄天物(tin) 既往不咎(ji)D字帖(ti) 舛误(chun)徇私枉法(xn) 闭目塞听(s)【解析】A项qki;C项mm;D项xnxn。【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日落是一种优雅,一如婉转的作别,从容的放手,没有春风骀荡般的欢畅,却有一种镇定的自敛,身已转而韵未散。B毕飞宇的推拿是超凡脱俗的大气之作,小说以细腻而熨贴的文笔,写

2、出了一群盲人在急剧发展的都市丛林中的梦想与尊严。C该大桥主桥是有史以来跨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被称为“世界山地桥梁之最”, 它在开工四年后成功合拢。D就在公司行将倒闭之际,他临危受命担任了总经理,一年下来,他不孚众望,使公司扭亏为盈。【解析】B“熨贴”应为“熨帖”;C.“合拢”应为“合龙”;D.“不孚众望”应为“不负众望”。【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最令人神往的是森林湖,光看这名字就觉得肯定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山高水低,景色宜人,呼吸到的空气也是绿色的。B表演时,铁花飞舞,鞭炮齐鸣,加上鸣锣开道,气势极其恢弘壮观。12名打铁花者一棒接一棒,一棒铁花冲天而起

3、,另一棒紧跟而来,棒棒相连。C欧盟对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光伏电池等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中国光伏企业的灭顶之灾吗?无论如何,中国光伏产业面临决定自身命运的关键时刻。D聘任制与终身制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出有进、能上能下,有助于剔除庸才懒人,让朝不虑夕者没有市场。当然,聘任制也有劣势。解析C项,“灭顶之灾”指致命的灾祸。A项,“山高水低”指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此处不合语境。B项,“鸣锣开道”比喻为某事物的出现制造舆论。语境是说表演时热闹的景象,可用“锣鼓喧天”。D项,“朝不虑夕”指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也说朝不保夕。此处不合语境。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4、由著名画家杨佴旻和著名诗人杨炼发起主办的“国际华文诗歌奖”日前启动,活动将面向一切用中文写成的诗歌作品,“渴望评选出遥祭祖先而无愧、环视世界而欣然的佳作”。B17日,1911年7月17日出生的钱钟书夫人杨绛喜迎101岁生日华诞。当天,成千上万的网友纷纷在微博上为杨绛发去生日祝福,祝愿她老人家身体健康。C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因病去世,震动文坛。如今,距离这个悲伤的日子已经一年多了,出版社又再版了他的文集记忆与印象,仍备受关注。D每日邮报称,一群5亿岁的细菌已被唤醒并生活在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科学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它们最终能进化成什么新的物种。解析B项,成分赘余,“

5、生日华诞”重复,去掉“生日”;C项,表意不明,是再版这件事备受关注,还是记忆与印象备受关注?可在“仍”前加“这本书”;D项,句式杂糅,去掉“为了”。答案A二默写题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轮台东门送君去,_。山回路转不见君,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渔舟唱晚,_;雁阵惊寒,_。(王勃滕王阁序)(3)不愤不启,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答案(1)去时雪满天山路雪上空留马行处(2)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3)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三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延昭本名延朗,父杨业。幼沉默寡言,为儿时,多戏为军阵,业尝曰:“此儿类我。”每征行,必以

6、从。太平兴国中,补供奉官。业攻应、朔,延昭为其军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以崇仪副使出知景州。时江、淮凶歉,命为江、淮南都巡检使。咸平二年冬,契丹扰边,延昭时在遂城。城小无备,契丹攻之甚急,长围数日。契丹每督战,众心危惧,延昭悉集城中丁壮登陴,赋器甲护守。会大寒。汲水灌城上,旦悉为冰,坚滑不可上,契丹遂溃去,获其铠仗甚众。时真宗驻大名。傅潜握重兵顿中山。延昭与杨嗣、石普屡请益兵以战,潜不许。及潜抵罪,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帝甚悦,指示诸王曰:“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是冬,契丹南侵,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自北掩击,且战且退。及山西,伏发。契丹众大

7、败,获其将,函首以献。进本州团练使,与保州杨嗣并命。帝谓宰相曰:“嗣及延昭。并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及于此。”五年,契丹侵保州,延昭与嗣提兵援之,未成列,为契丹所袭,军士多丧失。命李继宣、王汀代还,将治其罪。六年夏,契丹复侵望都,继宣逗遛不进,坐削秩,复用延昭为都巡检使。景德元年,诏益延昭兵满万人,如契丹骑入寇,则屯静安军之东。延昭上言:“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奏入不报,乃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馘甚众。延昭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

8、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及卒,帝嗟悼之,遣中使护榇以归,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注】馘(u):古代割掉敌人的耳朵以计数献功。榇(chn):棺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江、淮凶歉 歉:灾年歉收B及西山,伏发 发:发现 C继宣逗遛不进,坐削秩 坐:因犯罪D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 顿:停宿,驻扎【解析】“发”,发动进攻。【答案】B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延昭“智勇善战”的一组是() 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汲水灌城上,旦悉为冰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复用延昭为都巡

9、检使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白北掩击乃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馘甚众ABC D【解析】是说皇帝多次召见杨延昭,询问他边境的战事,并未表现出他的“英勇善战”;是说皇帝再次重用杨延昭,并非其表现,两句主语都是皇帝。【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延昭幼时沉默寡言,但喜欢玩行军打仗的游戏;其父杨业是前朝名将,对他影响很大,他颇有父亲治军打仗的风范。B杨延昭智勇双全,功劳很大,皇帝对他另眼相看,颇为倚重。即使朝中很多人嫉妒他,皇帝也极力保护他,对他言听计从。C杨延昭与士卒同甘共苦,自己的俸禄都用来犒劳士兵,遭遇敌人身先士卒,打仗胜利了就把功劳让给部下,所以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劳

10、。D杨延昭戍边二十多年,不但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士兵的爱戴、百姓的拥护,而且敌人对他也是敬畏有加,称他为杨六郎。【解析】皇帝对他“言听计从”错,第五段杨延昭的“上言”结果“不报”,他带兵攻破古城是没有得到皇帝的批示的。【答案】B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潜抵罪,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译文:_ _(2)延昭与嗣提兵援之,未成列,为契丹所袭,军士多丧失。译文:_ _【答案】(1)后来等到傅潜犯罪,召杨延昭奔赴皇帝所在地。多次召见他,询问他边境的战事。(“抵罪、行在,访、边要”)(2)杨延昭与杨嗣领兵增援保州,还未列好阵势,被契丹军队突袭,死亡了很多士兵。(“提

11、、成列、为所、丧失”)【参考译文】杨延昭本名杨延朗,父亲杨业,杨延昭从小沉默寡言。童年的时候,经常玩行军打仗的游戏,杨业曾经说:“这个孩子最像我。”杨业每次征伐出行,必定让他跟随。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年间,任命杨延昭为供奉官,杨业攻打应州、朔州,杨延昭担任部队的先锋。在朔州城下作战,飞箭射穿了手臂,可他战斗更加勇猛。后来,杨延昭以崇仪副使的身份出任景州刺史。当时,长江淮河泛滥,庄稼歉收,任命他为长江、淮河都巡检使。咸平(宋真宗年号)二年冬,契丹人骚扰边境。杨延昭当时在遂城,遂城很小没有装备,契丹军队攻打得非常急切,严密地围困了好几天,契丹人每次来挑战,众人都感到害怕,杨延昭集中城中全部的少壮

12、男子登上城楼。发给他们武器铠甲保护城池。正值严寒,他们打水洗灌到城上,早晨全部变成了冰,坚硬滑溜敌人攻不上城,契丹军队于是败退了,获得敌军许多铠甲和兵器,当时真宗在大名府(今北京),傅潜握有重兵驻扎在中山。杨延昭和杨嗣、石普多次请求增兵进行决战,傅潜不允许。后来等到傅潜犯罪,召杨延昭奔赴皇帝所在地,多次召见他,询问他边境的战事。皇帝很高兴,指着他对众位王说:“杨延昭的父亲杨业是前朝名将,杨延昭训练士兵守护边塞,有父亲的风范,很值得嘉奖。”当年冬天,契丹向南侵犯,杨延昭埋伏精兵在羊山西面,从北面突然袭击,边打边退。到了山西,埋伏的部队发动进攻。契丹军队大败,俘获了他们的将领,把他的头割下来装进匣

13、子用来献给朝廷。杨延昭晋升本州团练使,和保州人杨嗣一同任命,皇帝对宰相说:杨嗣和杨延昭,都是外臣的子弟,凭忠诚勇敢报效国家,朝中忌嫉的人很多,我尽力保护他们,才到这样的境地。咸平五年,契丹人侵犯保州,杨延昭与杨嗣领兵增援保州,还未列好阵势,被契丹军队突袭,死亡了很多士兵。朝廷命李继宣、王汀替回他们,将要治罪。咸平六年夏天,契丹人又入侵望都,李继宣徘徊不前,论罪削去官职,又任用杨延昭为都巡检使。景德元年,朝廷下诏增加杨延昭的部队满一万人,如果契丹骑兵来侵犯,就驻扎在静安军的东面,杨延昭上书说:“契丹军队驻扎在澶渊,离我国北部边境一千里,人马都很困乏,即使他们人数众多也容易打败,凡是他们抢夺的东西,全都搁在马背上,希望督促各路军马,扼制住敌人的关键道路,可以一举歼灭敌人。”上奏以后没有批示,杨延昭于是带兵到达辽国边境,攻陷了古城,俘虏消灭了许多敌人。杨延昭智勇善战,所得俸禄和赏赐全部犒劳军队,从来不过问家里的事,他出入军营的排场就像小校一样,防守号令严明,和士兵同甘共苦,遇到敌人必定冲锋在前,打仗胜利,把功劳推给下属,所以人人都乐意为他效力。他在边境防卫二十多年,契丹人害怕他,称他为杨六郎,他去世后,皇帝哀悼他,派遣宦官护送灵柩回乡,河朔的人大多望着灵柩而哭泣。-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