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线的判断》PPT课件.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724348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压线的判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等压线的判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等压线的判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等压线的判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等压线的判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压线的判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压线的判断》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压线的判断 等压线 在地图上 把同一平面上同一时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用曲线连起来 这条曲线就是等压线 人们通常用等压线表示气压水平分布状况 等压面 同一时间 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成的面 它反映气压的空间分布状况 图中ADE点气压的高低顺序为 图中ABC点气压的高低顺序为 图中甲乙气压的高低顺序为 思考 E D A A B C 甲 乙 气压最高的点是气压最低的点是 BC 等高面 等压面 等压面 思考 例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海洋 空白表示均质裸地 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冬季情况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甲 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A 西北风和东南风B 西风和东风C 东南风和西北风D 西南

2、风和东北风2 图中正确表示乙处等压面的是 不同下垫面的热力性质热力环流风向水平气压的判断等压面的弯曲近地面和高空的差异 A B C D A C 1 判读气压场类型高压中心 低压中心高压脊 线 低压槽 线 鞍部2 判读气压高低3 判读风向和风力大小4 判读气压梯度力 风压定律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的方向5 判读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6 判读季节 等压线的考查要点 1 判读气压场类型高压中心 低压中心高压脊 线 低压槽 线 鞍部 气压场类型判读 凡等压线闭合 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叫做高气压 凡等压线闭合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叫做低气压 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叫做高压脊 脊的最高部

3、分的连线称为脊线 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叫做低压槽 槽的最低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 相邻的两个高压脊之间和相邻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 1 1 2 2 2 槽线 槽线 脊线 脊线 3 3 1 图12表示北半球中纬地区11月某日等压线分布 单位 百帕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 用虚线在图上划出低压槽 或高压脊 的位置 2 标出甲地风向 指出图中的高压 低压 高压脊 低压槽 鞍部 A高压 B低压 C高压脊 D低压槽 E低压槽 F高压脊 G鞍部 2 判读气压高低 海拔 海拔越高 气压越低 海拔越低 气压越高空气运动 近地面低压 空气上升 近地面高压 空气下沉 气温变化 近地

4、面 5热低压 冷高压 气压高低的变化规律 3 判读风向和风力大小 风力判读 1 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 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大等压线稀疏 气压梯度力小 风力小应注意 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关系 比例尺大小 等压线的疏密 相邻两等压线的等压距大小 2 不同等压线图上 若比例尺相同 相邻两条等压数值差越大 风力越大 3 不同等压线图中 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 比例尺越大 风力越大4 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 1 高空 1500m以上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 不用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2 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影响 且摩擦力

5、越大 斜交夹角越大 A B C D ABCD四点风力大小顺序为 单位 百帕 思考 判断风力大小 07上海文综卷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四幅等压线图中 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风力最小的是 C A 判断风力大小 ABCD四点风力大小顺序为 A B C D 思考 判断风力大小 风向判读 在等压线图上 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1 在等压线图中 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 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 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 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 确定南 北半球后 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 45 角 画出实线箭头 即过该点的风向 判断风向 右图中A B C D

6、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 在此四点精确测定水的沸点 A B两点为99 5 C D为99 80 在忽略摩擦力的情况下 M处的风向为A 东风B 西风C 北风D 南风 D 判断风向 若只考虑温度因素 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 B N 判断风向 4 判读气压梯度力 风压定律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的方向 北半球高空的风压定律 背风而立 高压在右 低压在左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压定律 背风而立 高压在右后 低压在左前 风压定律 思考 北半球的高压区在风向方 南半球的高压区在风向方 右后 左后 判读风压定律 图中等压线高低顺序为 此图位于半球 a b c d e 北 思考 判

7、读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思考 A图位于半球 B图位于半球 北 南 判读地转偏向力 5 判读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 天气状况 包括气温高低 降水多少 湿度大小 风向 气压等指示 a 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 寒冷干燥b 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 温暖湿润c 低气压过境时 多阴雨天气 高气压控制下 天气晴朗气压场 高气压中心 高压脊 低气压中心 低压槽 鞍部的天气情况 高气压中心和高压脊 晴朗低气压中心 阴雨 大风低压槽 阴雨鞍部 阴沉 不稳定 判断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 低气压中心附近 阴雨天气高气压中心附近 晴朗天气 如上面所示四幅图中 所示范围内可能有阴雨天气的是A B C D 2008年四川卷 图2示意海平

8、面两条闭合等压线 读图2 回答4 5题 4 若M点吹东南风 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A 北半球 气旋B 北半球 反气旋C 南半球 气旋D 南半球 反气旋5 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 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南 西 北 东南 西北A B C D A C 2007年广东 图7是某时刻地面气压 百帕 分布图 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 甲地气流下沉B 丁地出现暴风雪C 丙地气压梯度力最大D 乙地是高气压中心 D 甲 乙 丙 丁 锋面气旋的判读 6 判读季节 7月 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冬季 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夏季 北半球7月 南半球1月 大陆内部有低气压 冬季 北半球1月 南半球7月 大陆内部有高气压 7月 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冬季 季节判读 1月 北半球冬季 南半球夏季 1 在图12所示气压形势下 a等压线的数值为百帕 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 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 在此期间 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随着季节变化 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 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8分 1012 5 西北风 偏北风 气压升高 气温降低 天气转晴 西风带 2007四川文综 谢谢观看 赖梦婷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