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总复习金牌阅读指导大全社科文9.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313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总复习金牌阅读指导大全社科文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金牌阅读指导大全社科文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金牌阅读指导大全社科文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金牌阅读指导大全社科文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总复习金牌阅读指导大全社科文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总复习金牌阅读指导大全社科文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总复习金牌阅读指导大全社科文9.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总复习 金牌阅读指导大全社科文9(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谈 美 拿一幅画给小孩子或是未受艺术教育的人看,他总是说“很好看”。如果追问他:“它何以好看?”不外回答说:“我欢喜看它,看了它就觉得很愉快。”通常人所谓“美”大半就是指“好看”,指“愉快”。 许多文艺批评家也把关感和快感混为一件事。英国学者罗斯金就曾很坦白地说:“我从来没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从愉快的标准看,后者引诱力自然比前者大,但是你觉得一位姑娘“美”和觉得150一座女神雕像“美”时是否相同呢?二者的美显然是两件事。一个是只能引起快感的,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的。罗斯金的错误在把姑

2、娘的引诱性作“美”的标准,去测量艺术作品。艺术是另一世界的东西,对实际人生没有引诱力,所以他以为比不上英国姑娘。 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关感,替它们勉强定一个分别来。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他们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有人说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都是“低等感官”,只有前者可以尝到美感而后者则只能尝到快感。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关感,引起快感的东西则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许引不起快感。_。这些学说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影响,如果分析起来,都是一钱不值的。耳、目得来的有些是美感,有些也只是快感,我们如何去分别?“客去茶香余舌本”,“

3、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名句是否与“低等感官”不能得到美感之说相容?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更不足为凭。陈年花雕是吃酒的人大半都称赞它美的,一般人却不能欣赏后期印象派的图画。 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口渴时要喝水了,喝了水就得到快感;腹饥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 关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却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引起的是不是快感。对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所伴的快感

4、,在当时都不觉得,过后才回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当时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1在第段横线处应补上的一句话是( ) A美感具有引诱性,快感缺乏引诱性 B与快感相比,美感更具有趣味性 C与美感相比,快感则更具有实用性 D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十一)1D。由第段后面“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更不足为凭”可知D为正确选项。2在第段中,作者用“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的比喻要说明的道理是( ) A美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B体会美感应凭直觉而不能凭反省。 C如果过于专注,反而不能获得美感。 D美感与快感永远是不能同时存在的。 2B。由第段开头一句可知答案为B。3美感和快感

5、最明显的区别是( ) A美感起于艺术鉴赏,而快感起于生活实际。 B美感欣赏的浓度大,快感欣赏的浓度小。 C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D主张享乐主义的人获得的多是快感,而能忘却自我的人多能获得美感。3c。由第段第二句话可知答案为c。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罗斯金认为艺术是另一世界的东西,对实际人生没有诱惑力,因而不如生活更美。 B作者引用古人诗句是为了批驳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将感官分为“高”“低”二等的观点。 C作者认为某些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影响的学说,并不真正具有价值。 D不少美学研究者走上迷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弄不清楚美感与快感的分别。4“罗斯

6、金认为艺术是另一世界的东西”这一说法不妥。他只是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谈。 (十二)阅读下文,完成l4题。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社会多样化钟国兴 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诸多变化之中,有一个共同而显著的特征,这就是社会的许多方面都从单一化走向了多样化。主要是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人们的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等等。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之中。 从单一化到多样化是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所必然出现的现象,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正因为这种多样化,我们的社会才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动力,才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才有了一个

7、现代的社会所应该而且必须具有的巨大包容量,于是便有了社会曰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因此对这种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健康的、发展中的多样化,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迎接它、扶助它。 不过,当欢迎和赞赏多样化的时候,切不要忽视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许多事物因其单一,也就易于把握,可以简单地对待,于是我们党政机关进行的领导和管理就更多地靠命令和灌输的方式,甚至一度靠斗争和压制。现在,以往许多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管理方式失败了。包括基层党建、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治理腐败、思想政治工作等等,无不遇到同样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国外一些不良的东西随之进入,以及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就更为复

8、杂了。不能积极主动地应对这种多样化,不解决这类问题,那么我们已经倡导和推行20余年的改革,便会陷入被动和尴尬境地。 这种社会问题多样化的挑战,已经越来越不容忽视。任何不在意和得过且过以及僵化保守的对待方式,都会影响问题的解决,甚至带来新的、更多的问题。近些年一些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涣散,经济上的无序和损失,社会治安状况不好,腐151败问题曰益严重,以及“”等封建沉渣一度得以泛起,都明白无误地说明了这一点。对此应该引起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注意。 不要简单地用传统的方法去解决现在复杂的新问题。改革开发中的新问题,必须用改革开放中的新办法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积极主动地面对新的问题,认

9、识到新问题的复杂性;认真、细致地去研究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诸多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大胆的探索;要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去总结每一点经验教训,总结每一个新规律;要学习国外和国内的先进办法,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在找到一系列科学的同时讲究艺术的现代领导和管理方式。惟有如此,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地走向成功。1下列对本文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社会基本上是单一化的,经济形式是公有制,社会生活是组织化,就业形式是国家包。 B“随着对外开放,国外一些不良的东西随之进入”指的是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等错误思潮泛滥。 C“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指的是公社化、大跃进、反

10、右、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破坏,对知识分子和干部造成的伤害。 D“僵化保守的对待方式”指某些人死抱住过去一套不放,搞倒退,走老路,要把多样化变成单一化。(十二)1D。应指用传统的“命令压制”的办法解决复杂的新问题。2“社会的许多方面都从单一化走向了多样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 A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的。 B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带来的。 C人们的思想多样化带来的。 D人们的利益多样化促成的。 2B。从第二段首句可看出。3对于社会多样化应该如何认识,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社会多样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11、显示了我们社会巨大的发展动力。 B社会多样化表现了我们社会具有巨大的包容量,促进了社会飞速发展。 C社会多样化带来了基层组织涣散、社会治安不好、腐败曰益严重、封建沉渣泛起等严重社会问题。 D社会多样化给党政机关的领导和管理带来了困难,过去的老办法失效了。 3c.这些问题不是多样化带来的,而是僵化保守的对待方式带来的。4如何积极应对社会多样化,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领导要改革观念,不能用传统的命令、灌输、斗争、压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B加大力度惩治腐败,整顿社会治安,取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一个文明、安定、公正的法治社会。 C要积极主动地面对新的问题,认识问题的复杂性,认真地研究探索

12、,总结出新的规律。 D学习国外和国内的先进办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建立一系列科学的、艺术的现代领导和管理方式。4B。文中无据,这不是应对多样化的。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随感录三十八(节选)鲁迅 不幸中国偏只多这一种自大:古人所做的事,没有一件不好,遵行还怕不及,怎敢说到改革?这种爱国的自大家的意见,虽各派略有不同,根柢总是一致,计算起来,可分为下列五种: 甲云:“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这是完全自负。 乙云:“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 丙云:“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这两种都是“古今中外派”的支流;依据张之洞的格言,

13、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物。 丁云:“外国也有叫花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这是消极的反抗。 戊云:“中国便是野蛮的好。”又云:“你说中国思想混乱,那正是我们民族所造成的事业的结晶。从祖先混乱起,直要混乱到子孙;从过去混乱起,直要混乱到未来。(我们有四2r7)-A)你能把我们灭绝么?”这比“丁”更进一层,不去拖人下水,反以自己的丑恶骄人:至于口气的强硬,却很有水浒传中牛二的态度。 五种之中,甲乙丙丁的话,虽然已很荒谬,但同戊比较,尚觉情有可原,因为他们还有一点好胜心存在。譬如衰败人家的子弟,看见别家兴旺,多说大话,摆出大家架子;或者寻求人家一点破绽,聊给自己解嘲。这虽然极是可笑,

14、但比那一种掉了鼻子,还说是祖传老病,夸示于众的人,总算略高一步了。 戊派的爱国论最晚出,我听了也最寒心;这不但因其居心可怕,实因他所说的更为实在的缘故。混乱的祖先,养出混乱的子孙,正是遗传的定理。民族的根造成之后,无论好坏,改变都不容易我们几百代的祖先里面,混乱的人,定然不少;有讲道学的儒生,有讲阴阳五行的道士,有静坐炼丹的仙人,也有打脸打把子的戏子。所以我们现在虽想好好做“人”,难保血管里的混乱分子不来作怪,我们也不由自主,一变而为研究丹田脸谱的人物:这真是大可寒心的事。但我总希望这混乱思想遗传的祸害,不至于有梅毒那样猛烈,竞至百无一免。即使同梅毒一样,现在发明了六百零六,肉体上的病,即可医

15、治;我们希望也有一种七百零七的药,可以医治思想上的病。这药原来也已发明,就是“科学”一味。只希望那班精弄中Ir上152掉了鼻子的朋友,不要又打着“祖传老病”的旗号来反对吃药,中国的混乱病,便也有全愈的一天。 背景材料: 鲁迅随感录三十八写于1918年,当时新文化思潮已经涌动,新、旧文化的代表人物开始交锋;次年“五四”运动爆发。上文节选自原文第4至11自然段(第11自然段略有删节)。文中“全愈”今应作“痊愈”。1鲁迅先生说“爱国的自大家的意见,虽各派略有不同,根柢总是一致”,联系全文看,这“根柢总是一致”指的是什么? (不超过12字) 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十三)1答案为:维护封建文化,抵制新文化。2参照第2自然段鲁迅先生对“甲云”的批评,再写两条简明的评语,分别表明你对“乙云”和“丙云”的批评。“乙云”:_ “丙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