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生物期中试题(卷)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24262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二年级生物期中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二年级生物期中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二年级生物期中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二年级生物期中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二年级生物期中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二年级生物期中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二年级生物期中试题(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1下列有关人体内的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小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K C血浆中的pH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的HCO、HPO等离子有关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

2、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4如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中含有血浆蛋白C图中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图中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5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6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3、)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 A酶促反应加快 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异常 D血糖含量偏高82013年全运会在辽宁举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在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CH2CO3分解生成的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9下列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D当血液成

4、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10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11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12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13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

5、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14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 () 骨髓扁桃体淋巴细胞抗体红细胞吞噬细胞抗原A BC D15下图代表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均能识别抗原B在和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C免疫过程比要慢,免疫效应比要强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16下列哪项实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17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

6、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18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 ()A只能抑制植物生长B只能促进植物生长C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D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低浓度时促进生长19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A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B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C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D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20下列有关种群和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B一

7、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鲤鱼数量算是它的种群密度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D同一块草地中所有的环毛蚓也可以算是一个种群21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和迁入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生态系统的简单和复杂A B C D22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2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表示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对家鼠等有

8、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D研究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的增长速率可预测其K值24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 25在0.5 mL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B从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一天起进入指数增长期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D该瓶中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约为40026.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C一

9、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27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28夏季收获的马铃薯处于休眠状态,为了一年两季栽培马铃薯,故应解除休眠。导致马铃薯休眠和解除其休眠的植物激素分别是()A脱落酸和赤霉素 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乙烯和赤霉素29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用高浓度的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B一定浓

10、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C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D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30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果实色素积累番茄果实发育番茄果实成熟A B C D31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是_,是_,是_。(2)结构_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结构_是效应器,是由_组成的。(3)切断,刺激,效应器_(能、不能)做出反应,切断,刺激,效应器_做出反应。32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

11、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静息状态时的电位,A侧为_,B侧为_(填“正”或“负”)。(2)局部电流在膜外由_部位流向_部位,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的。(4)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上图所示),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33下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的是_过程,细胞在图中具有_的作用,细胞是_。(2)从图

12、乙中可以看出,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产生抗体既_又_,这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初次免疫时记忆细胞由图甲中的_(填数字)增殖分化而来。(3)切除胸腺后,图甲表示的免疫过程将大部分丧失,保留的一部分主要与图甲中的_(填数字)有关。34在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中,有以下实践活动,阅读后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一块农田长100 m,宽30 m,在对该地块的蒲公英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取10个样方,那么,从长的一边计起,第二个样方的中心应在地长的_m,地宽的_m处。(2)假设我们所调查的一块地里的蒲公英的分布比较均匀,10个小组各自统计的一个样方的结果如下表:组别12345678910株数033223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