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六国论练习与解析人教.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169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六国论练习与解析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六国论练习与解析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六国论练习与解析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六国论练习与解析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六国论练习与解析人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六国论练习与解析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弊在赂秦(lu) 率赂秦耶(shui)思厥先祖父(ju) 暴霜露(b)洎牧以谗诛(j) 日削月割(xu)A BC D【解析】此题考查字音识记。“赂”应读作“l”,“暴”应读作“p”,“削”在此处读作“xio”。【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盖:大概。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确定。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洎:及、等到。【解析】A中的“盖”在此处应是表示原因,起承接上文的作用,有“因为”的意思。【答案】A3下列各组句子中

2、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A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B.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解析】C项中的两个“固”意义相同,都是“本来”的意思。A项中的“或”,前一个意思是“有人”;后一个意思是“或许,也许”。B项中的两个“而”,前一个译为“就”,后一个译为“可是”。D项中的两个“以”,前一个意思是“这才”,后一个译为“因而”。【答案】C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其实百倍 思厥先祖父 然后得一夕安寝可谓智力孤危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 BC D【解析】“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祖父”古义为“祖辈与父辈”,“然后”古义为“这样以后”,“智力”古义为“智谋与力量”,“不行”古义为“不前行”,“故事”古义为“先例,前例”,以上六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皆不同,而则相同。【答案】c5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解析】此题目考查的是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识别能力。D项属省略句,不是被动

4、句。【答案】D6翻译下列句子(1)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译:_(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_【解析】(1)中注意“数”“理”“当”“易”四个词语的翻译:数,天数、命运;理,与“数”同义;当,通“倘”,如果;易,轻易。(2)是对被动句式的考查。注意“无”“积威”“劫”三个词语的翻译:“无”同“勿”;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持。【答案】(1)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相比,或许还不可以轻易判定。(2)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制。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齐桓公逐白鹿,至麦丘,见邦人曰:“尔何谓者也?”对曰:“臣麦丘之邦人。”桓公曰:“叟年

5、几何?”对曰:“臣年八十有三矣。”桓公曰:“美哉寿也!”与之饮。曰:“叟盍为寡人寿也?”对曰:“野人不知为君王之寿,”桓公曰:“盍以叟之寿祝寡人矣!”邦人奉觞再拜曰:“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桓公曰:“善哉祝乎!寡人闻之矣,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叟盍复之。”邦人奉觞再拜曰:“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贤者在侧,谏者得入。”桓公曰:“善哉祝乎!寡人闻之,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叟盍复之。”邦人奉觞再拜曰:“无使群臣百姓得罪于吾君,亦无使吾君得罪于群臣百姓。”桓公不说曰:“此一言者,非夫前二言之祝,叟其革之矣。”邦之澜然而涕下,曰:“愿君熟思之,此一言者,夫前二言之上也。臣闻子得罪于父。可因姑姊妹

6、而谢也,父乃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使左右而谢也,君乃赦之。昔者桀得罪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君得罪于臣也,至今未有为谢者。”桓公曰:“善哉!寡人赖宗庙之福,社稷之灵,使寡人遇叟于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荐之于庙而断政焉。桓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者,非独管仲也,亦遇之于是。1.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含义叟其革之矣( ) 自御以归( )2.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大王来何操C.甚矣,汝之不惠 D.不拘于时,学于余3.与“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者”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今以钟磐置水中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刿)问:“何以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金玉之贱,人民是宝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5.“邦人”认为,他自己说的话哪一句最重要?参考答案http:/www.DearEDU.com1.改换驾车2.C 3.D4.把金玉看得低贱(重点:宾语前置),把人民当做宝贝(重点:宾语前置)。让我们的国君喜欢学习而且不耻于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重点词“使”“恶”“下”)。5.无使群臣百姓得罪于吾君,亦无使吾君得罪于群臣百姓。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