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校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133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八校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八校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无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八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共五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脊椎 给予 掎角之势济济一堂 B寓意 痰盂 瑕不掩瑜鹬蚌相争 C召唤 肇事

2、 平反昭雪 桂棹兰桨 D苗圃 果脯 艰苦朴素 黄埔精神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装璜 发祥地 愤世嫉俗 一塌糊涂B媲美 金钢钻 纹丝不动 满腹经纶C幅员 大拇指 左右逢源 至理名言D迄今 万户侯 生死攸关 泱及池鱼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 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B每一次到贫困地区调研,郭书记都倍感责任重于泰山,任务繁重紧迫,以至于夜不能寐,食不甘味。 C“这年头,在基层的总想方设法调到县城,都想往高处走是什么让你留在这里?”记者单 刀直入地问赵文荣。“这里

3、的群众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这里的群众。”赵文荣平静地回答。 D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主要原因是作品缺乏创意和想象力。而国内 真正有创意的动漫编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度缺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实体书店犹如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沙龙,它所承载的文化滋养和文化气息,会让城市显得更安详。而没有实体书店的城市,则无异于文化沙漠。B领导干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子民、问计于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C高晓松获释后,自叹狱中的六个月是“最长的半年”。他的向叹不仅给广大公众敲响了警 钟,而且流露出

4、对自己醉驾行为的悔意。这也正是高晓松“倾情”唱出的一首“警世歌”。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已近20年,广大消费者从不懂得何为权益到勇于维护自身 权益,从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到形成竞争有序的消费环境,监管部门、经营者、消费者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过程。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马克吐温、雨果都是外国著名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战争与和平、高老头、大卫科波菲尔、悲惨世界。B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悲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浪漫喜剧皆大欢喜等。C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作品是明代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和清代的西游记

5、红楼梦。D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繁漪,觉慧、傩送分别是曹禺日出、巴金家、沈从文边城 里的人物。二、现代文阅读(2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全球史观”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西方中心论”在学术界有相当市场,它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流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是,随着西方经济不断爆发危机,世界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不断深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也日渐深刻。“全球史观”正是这种反思潮流的一个代表。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明确提出了“全球史观”。他认为,主要从西欧观点来解释历史已经不够了,史学家应该“从欧洲和西方跳出,将

6、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这样才能“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此后,欧美多位历史学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 “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洋教条”崇拜的破除在当代中国具有更重要和更深远的意义。当然,“全球史观”尤其是其中的“中国中心观”也存在相当的问题,无须讳言,任何学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如时代、文化甚至是个人因素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一直是一个弱小国家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正因为如此,一些西方学者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围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提出研究中

7、国历史应该“走向以中国为中心”,亦即“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而由于中华复兴导致的自信心的回复(有些表现为过度膨胀),也使一些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并推动了这个潮流。 自“后现代”思潮兴起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危机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一些西方学者对西方文明的前途丧失了信心,因而认为“西方的没落”如同其他文明的衰落一样都是历史的“宿命”。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斯宾格勒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对未来世界的构建和想象只能指向西方之外的世界,尤其是中华文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崇中华文明

8、,并不是现代西方学者的专利,甚至也不完全是对西方文明丧失信心后的偶然现象,而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些西方学者的传统。17-18世纪,西方世界流行着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从神秘的哲学、严肃的政治、精致的艺术到社会的经济和生活风格,中国形象在欧洲社会面前展现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这种泛中国崇拜既建立在当时西方与东方实力的对比上,也建立在东方文化的神秘以及历史文化失衡的心理上,因此并不完全以物质实力为限。“全球史观”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解释范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这种心理。 以史鉴今,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反思与批判多半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这反映出了中国在政

9、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两方面都受到西方压制与影响的事实。物质落后,并不是挨打的充分条件,缺乏历史文化自信,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阻碍。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6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曾经在中国流行,它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就是“西方中心论”。B“全球史观”认为,“西方中心论”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历 史成就。C“西方中心论”关注的只是西方的现实和历史,而“全球史观”则侧重于关注东方尤其是中国的现实和历史。D“全球史观”有助于破除中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痼疾,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10、A“全球史观”也存在相当的问题,因为任何学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如时代、文化或个人 因素的影响。B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华文明引起了话方学者的关注,以“全球史观”的视角重新观察和审视中国就代表着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和批判。C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30年的发展令西方人刮目相看,所以一些西方学者开始以中国 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的现实和历史。D西方人普遍认为四方文明走向没落是历史的宿命,只有依托中华文明才能构建和想象未来 的世界。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客观公正地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时代的历史,应聚焦这一国家或地区本身,考 察它的哪些历史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B早在

11、17-18世纪,西方世界流行着一种泛中国崇拜的思潮,因为那时中国非常繁盛。如今中国崛起,中华文明再次为世人所推崇。可见,经济实力决定文化地位。C以斯宾格勒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西方文明已走向没落,因此,应该去关注西方之外 的世界,尤其是中华文明。D中国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更要增强对中华民族历 史文化的自信力。(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9l2题乐园里的不速之客泰戈尔 他从不踏踏实实地做事,却整日想入非非。他捏了几件小玩艺儿有男人、女人、动物,那都是些上面点缀着花纹的泥制品。他也画画,虽然靠这些赚不了钱,但他仍乐此不疲。人们嘲笑他,有时他

12、也发誓要抛弃那些奇想,可是每次都没有成功。 就像一些小男孩很少用功却能顺利通过考试一样,他虽然一生都无所作为,而死后天国的大门却向他大大敞开着。 正当天国里的判官挥毫之际,掌管人类命运的天国信使却阴差阳错地把那人发配进了劳动者的乐园。 在这个乐园里,应有尽有,但独无闲暇。 这儿的男人说:“天啊,我们没有片刻闲暇。”女人们也在说:“加把劲呀,时间正在飞逝。”他们见人必言:“时间珍贵无比”,“我们有干不完的活儿,我们得再加把劲!”如此这般,他们才感到骄傲和欢悦。 可这个新来乍到者,属于在人世间没做一丁点儿有用的事儿就度完了一生的人,却适应不了这劳动乐园里的生活规律。他漫不经心地徘徊在大街小巷,不时

13、撞在那些忙碌的人们身上,即使躺在绿茸茸的草坪上,或湍急的小溪旁,也总让人感到碍手碍脚,被指责几句也是常有的事。 有个少女每天都要匆匆忙忙地去一个“无产”急流旁提水(在乐园里连急流也不会浪费它放声歌唱的精力)。她迈着急促的小步,好似娴熟的手指在吉他琴弦上自如地翻飞着;她的乌发也未曾梳理,那缕缕青丝总是好奇地从她前额上飘垂下来,瞅着她那双黑黝黝的大眼睛。 那游手好闲之人站在小溪旁,目睹此情此景,心中陡然升起无限怜悯和同情,一腔热血在胸中膨胀。 “啊嘿!”少女关切地喊道,“您无活可干,是吗?” 这人叹道:“干活?我从不干活!” 少女糊涂了,又说:“如果您愿意的话,我想我可以给您一些活干。” 无声小溪

14、的少女呀,我一直在等着从您那儿分点儿活儿。” “那您喜欢什么样的活儿呢?” “就把您的水罐给我一个吧,那个空的。” “水罐?您想从小溪里提水吗?” “不,我只是想在它上面画画。” 少女愕然:“画画,哼!我忙得很,而你却如此清闲!我走了!”她说着就离开了。 可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人又怎能对付得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呢?他们每天都见面,每天他都对她说:“无声”小溪的少女呀,给我一个水罐吧,我要在上面画画。” 最后,少女妥协了。她给了他一个水罐,他便画了起来,画了一条又一条的线,涂了一层又一层的颜色。画完后,少女举起水罐,细细地瞅着,她的眼光渐渐迷惑了,皱着眉头问:“这些线条和色彩是什么呀?要表达什么呢?” 这人大笑起来:“什么也不是。一幅画本来就可以不意味什么,也不表达什么。” 少女提起水罐走了。回到家里,她把水罐拿在灯下,用研审的目光,从各个角度翻来覆去地品味那些图案、深夜,她又起珠点燃了灯,再静静地细看那水罐。她终于平生第一次发现了什么也不是、也不表达什么的东西。 第二天,她又去小溪边提水,但已远非以前那样匆忙了。,一种新的感觉从她心底萌发出来一种什么也不是、也不为什么的感觉。 她一眼瞥见了画家,心里一紧:“您要我干什么?” “只想给您干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