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巴东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答案不全.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109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巴东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答案不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巴东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答案不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巴东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答案不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巴东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答案不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巴东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答案不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巴东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答案不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巴东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答案不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秋季学期巴东三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一、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只有一个正确读音的一组是( )A、 橐驼tutu 莳罗sh 勖勉 x 舞雩台yB、渗漉shn n 夏昶 chng 蕲水q 清泠ln C、迤逦yl 央凂mi 肐察g 一撮毛cuD、庇佑p 傩送lu 喧阗tin 契诃夫k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赉发赏 赍 仓厫沧州 搠倒 朔风 喝彩 兴高彩烈B、木吶 圆枘 剜肉叹惋 汆水氽汤 汩罗江汨汨流水C、槃鼓磐石 踹水揣测 佝偻伛偻 吐藩蕃镇割据D、飧饔饕餮 铿锵悭吝 颖悟颍水 葴草人生箴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2、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一致好评,启示我们在饮食文化建设方面要博采众长,不断创新,让美食产业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C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D从“给力”“HOLD住”一路走来,象征着乐观向上、健康积极的“正能量”一词在大量的流行语汇中登堂入室,位列新浪网2012年流行语排行榜榜首。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

3、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B.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介绍我国各地美食使观众了解了食物给中国人在礼仪、伦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C.越南儒学和韩国儒学一样,都是东来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学术界却出现韩国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乎难觅踪迹。 D.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辅书需要承担起服务教学改革,服务于学生减负,提高学生学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归有光,人称震川先生,明代古文家。他反对当时文坛上的拟古主义,推崇唐宋古文,为“唐宋派”代表作家。归有光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即事抒情,真切感人,注重细节,刻绘生

4、动,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善于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深情 B、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C、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现代著名作家。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徐志摩、周作人、鲁迅齐名。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 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

5、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D、契诃夫,是19世纪末期俄国短篇小说巨匠,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代表,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他的作品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目光,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他与英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装在套子里的人警察与赞美诗。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粉丝”这个概念对公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不太可能拥有自己的“粉丝”,更多的情况下是别人的

6、“粉丝”。但是,在微博世界中,任何一个普通用户都会有“粉丝”,甚至有大量的“粉丝”。一名微博用户发布的微博信息会被自己的“粉丝”直接看到,也会收到来自“粉丝”的回复与评论,还有可能被“粉丝”转发,这都给了普通用户一种“明星”般的体验。另外,对于那些现实生活中的公众人物而言,他们则需要将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受关注度继续在微博世界中延展。微博“粉丝”具有非专一性。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崇拜或迷恋的对象往往数量不多,但是在微博中,用户常常会成为很多人的“粉丝”。在现实世界中,当A与B两位公众人物之间出现竞争、不和或是对立关系时,A的“粉丝”群体与B的“粉丝”群体的态度、选择往往是泾渭分明的。而在微博世界中

7、,A、B的“粉丝”群体成员则很有可能出于某些原因,同时成为对方偶像的“粉丝”。微博“粉丝”具有非崇拜性。既然“粉丝”是“迷”的意思,那么一般而言必然带有对对方的崇拜,但是微博“粉丝”在这一点上恰恰不同。在微博上,一位用户成为另一位用户的“粉丝”,或许是出于对对方的崇拜,但也有可能并非如此。登录微博之后,显示出的页面几乎都是你所关注的用户发布的微博信息,因此,如果你想知道某一个人发布的信息,就要首先成为他的“粉丝”,这是由微博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要想知道一个人发布的信息、状态,与对一个人表示崇拜、迷恋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而这两种情况在微博中却天然地合二为一了。概言之,微博“粉丝”的关注行为

8、并不一定出于崇拜心理,有时仅仅出于好奇而已。微博“粉丝”对关注对象也具有攻击性。在微博上,不少用户都受到过自己“粉丝”的攻击。心理学家把“攻击性”定义为想要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倾向。微博“粉丝”呈现出的攻击性。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其攻击范围有时包括“关注”对象,这是微博“粉丝”与普通“粉丝”之间较为明显的区别。一般而言,“粉丝”是不会对自己的偶像进行指责、攻击的。既然“粉丝”带有“迷恋”的含义,那么他们就不但不会批评偶像的缺点,甚至会对偶像的不足、过失视而不见并加以袒护。但是,微博“粉丝”表现出来的有时就不是单纯的迷恋,有的用户恰恰是为了对一些人进行攻击才对其“关注”,以便在第一时间了解其言行

9、,进而做出快速的指责。从盲目崇拜到盲目攻击,微博“粉丝”群体使我们对“粉丝”的理解多了一层含义。换言之,从微博“粉丝”开始,某个“粉丝”群体内部不再是铁板一块的同一阵营,而开始出现了相互对立的分化。(摘编自靖鸣、王瑞微博“粉丝”:虚拟公共领域的舆论新军)6下列对于微博“粉丝”特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博“粉丝”对博主发布的信息,往往进行回复、评论或转发,这使得博主得到一种“明星”般的体验,也使“粉丝”自己得以扩大知名度。B微博“粉丝”带有一定的攻击性,有的人甚至只是为了对某博主进行攻击,才成为他的“粉丝”,这与“粉丝”一词所带的“迷恋”义是相悖的。C微博“粉丝”成为某一博主的粉丝后,也可能

10、成为与该博主存在对立关系的其他博主的“粉丝”。他们一般不把自己固定成某一博主的“粉丝”。 D微博“粉丝”虽然叫“粉丝”,但不一定是博主的崇拜者,有些“粉丝”仅仅是因为需要了解某个博主发布的信息、状态,才成为他的“粉丝”。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微博“粉丝”与现实生活中的“粉丝”,虽然都叫“粉丝”,但内涵不同。微博“粉丝”不一定是微博用户的迷恋者,而现实生活中的则一定是。B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可能都有“粉丝”,但微博世界的博主,必定个个有“粉丝”。只要博主发出信息,他的“粉丝”们就能看到并且作出反应。C微博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公众人物拥有粉丝的情况不同。微博世界中,他们即使有对立关系

11、,也可能拥有相同的粉丝,这在现实世界中则不可能。D现实生活中的“粉丝”一般不会指责、攻击自己的偶像,有的甚至盲目崇拜;而微博“粉丝”,却很有可能站到偶像的对立面,对偶像进行攻击。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微博世界,对于博主的崇拜、迷恋和对于博主发布的信息的关注可以天然地合二为一。而有时候,成为某人的“粉丝”也是情非所愿,只是为了解其信息。B微博的普通用户有自己的“粉丝”,甚至大量“粉丝”;现实生活中的公众人物,更可以借助微博延伸其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扩大其知名度和受关注度。C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想要了解明星的一举一动,常常寄希望于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但到了微博时代,普通人

12、可以通过微博与明星进行“近距离接触”。D有的微博“粉丝”在自己的关注对象发布信息后快速作出指责,主观上是恶意的,他们对该关注对象不再“迷恋”,可以说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徐之才,丹阳人也。父雄,事南齐,位兰陵太守,以医术为江左所称。之才幼而隽发,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曾与从兄康造梁太子詹事汝南周舍宅听老子。舍为设食,乃戏之曰:“徐郎不用心思义,而但事食乎?”之才答曰:“盖闻圣人虚其心而实其腹。”舍嗟赏之。年十三,召为太学生,粗通礼、易。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吴郡张嵊等每共论周易及丧服仪,酬应如响。咸共叹曰:“此

13、神童也。”孝绰又云:“徐郎燕颔,有班定远之相。”陈郡袁昂领丹阳尹,辟为主簿,人务事宜,皆被顾访。郡廨遭火,之才起望,夜中不著衣,披红服帕出房,映光为昂所见。功曹白请免职,昂重其才术,仍特原之。 豫章王综出镇江都,复除豫章王国左常侍,又转综镇北主簿。及综入魏,三军散走,之才退至吕梁,桥断路绝,遂为魏统军石茂孙所止。综入魏旬月,位至司空。魏听综收敛僚属,乃访之才在彭泗,启魏帝云:“之才大善医术,兼有机辩。”诏征之才。孝昌二年,至洛,敕居南馆,礼遇甚优。从祖謇子践启求之才还宅。之才药石多效,又窥涉经史,发言辩捷,朝贤竞相要引,为之延誉。武帝时,封昌安县侯。天平中,齐神武征赴晋阳,常在内馆,礼遇稍厚。

14、武定四年,自散骑常侍转秘书监。文宣作相,普加黜陟。杨愔以其南土之人,不堪典秘书,转授金紫光禄大夫,以魏收代领之。之才甚怏怏不平。 之才少解天文,兼图谶之学,共馆客宋景业参校吉凶,知午年必有革易,因高德政启之。文宣闻而大悦。时自娄太后及勋贵臣咸云关西既是劲敌,恐其有挟天子令诸侯之辞,不可先行禅代事。之才独云:“千人逐免,一人得之,诸人咸息须定大业,何容翻欲学人。”又援引证据,备有条目,帝从之。登祚后,弥见亲密。之才非唯医术自进,亦为首唱禅代,又戏谑滑稽,言无不至,于是大被狎昵。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曾与从兄康造梁太子詹事汝南周舍 造:到 B功曹白请免职

15、白:禀告C复除豫章王国左常侍 除:消除D文宣作相,普加黜陟 黜陟:官吏的进退升降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之才深受器重的一组是(3分)( )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 辟为主簿,人务事宜,皆被顾访至洛,敕居南馆,礼遇甚优 杨愔以其南土之人,不堪典秘书之才少解天文,兼图谶之学 又援引证据,备有条目,帝从之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之才13岁时已大致通晓礼易。有人曾与他探讨周易及丧服仪式等,他能应答如流。B一次,郡廨失火,徐之才起而观望,没有积极主动地前去救火。功曹由此禀告上司请求免去他的职务。C徐之才还懂得一些天文、图谶方面的知识,他与馆友宋景业一起参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