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无答案新人教.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091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仙桃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无答案新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仙桃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无答案新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仙桃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无答案新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仙桃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无答案新人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仙桃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无答案新人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仙桃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无答案新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仙桃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无答案新人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沔州中学20122013年度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攒射cun 沼泽zho 弭谤m 纨绔kB

2、璀璨cn 轻盈yng 罪孽ni 亢旱kngC戕害qing 推衍yn 商榷qu 颓圮pD绯红fi 弄潮nng 挑衅xn 堕入d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辩证 龙门阵 出其不意 渡过难关B惊蛰 拌脚石 奋发图强 精妙绝伦 C寒暄 照相机 既往开来 欢呼雀跃D怄气 反修率 锐不可当 指手画脚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就是要把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变成栩栩如生的“活语文”,就是要把语文学习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B北约的空袭,反政府武装的进攻,国际法庭的通缉,众多高官的叛离,已使得卡扎菲政权陷入风雨飘摇之中。C定于9月26日举办的“第六

3、届成都中国国际美食节”的大幕尚未拉开,各地的食客已经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这个“美食之都”,意欲先饱口福。D毛泽东说,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这里的“认真”就是做事情要仔细,要较真,就连细枝末节都不忽视。这句话与当今流行的“细节决定成败”含有同样的道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尽管微博实名制可能会对用户的活跃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看,却有利于提高微博媒体营销和增强用户的内容自律。B10年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使观众受到精神的洗礼,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模范、争当模范、崇尚模范的浓厚氛围。C出于对叙利亚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的考虑,对于叙利亚问题上

4、,中国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完全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D在苹果与唯冠的商标权之争中,iPad商标关联着巨大利益,这一纷争也会对促进企业主动维护商标权产生积极影响。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雨果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B鲁侍萍是一位曾遭受过生活巨大打击、长期辗转于底层的旧式妇女。对于似乎无法逃避的生活怪圈,她无力追究,只能简单地将它们归因于“天”、“命”和因果,如她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这是我的报应,

5、我的报应。”C王安石,字介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被后世广为传诵。 D“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妇女说话。李清照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谈 人朱光潜 世间事物最复杂、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做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

6、,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而仙子也缥缈难测。 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的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着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还需要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并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

7、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古代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 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活动。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 “食、色,性也”。“食”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 是延续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源于羊羹的味道,中外都用“趣味”来指“审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

8、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 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都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因为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从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像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映像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

9、手足肩背等类,使它实现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选自谈美书简,有删改)6.下列关于“人”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懂得你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 B.人是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再由人猿发展到原始人进而发展到文明人的。 C.进化过程中遗留在人类身上的一部分“兽性”和原始人的一些习性构成了人的“本能”。 D.人的所谓“生活”就是时时刻刻地和外界打交道,不断地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7.下列关于“艺术”和“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

10、源于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活动。 B.儒家说:“食、色,性也。在“食”和“色”这两大人类本性的具体行为中便蕴藏着艺术和美。 C.“食”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是延续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它们都属于艺术美的范畴。 D.原始民族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这都是艺术活动。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也就是有心灵,所以,人是世间万物中最难懂的。 B.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可见人的性格是具有两面性的,不能把人简单分类。 C.在 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论述了

11、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就是美的历史。D.哲学和心理学把人们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 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杜公讳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也。其为大臣,事其上以不欺为忠,推于人以行己取信,故其动静纤悉,谨而有法。公少举进士高第,治吏事,如其为人。其听狱讼,虽明敏而审核愈精,屡决疑狱,人以为神。其簿书出纳,推析毫发,终日无倦色。至为条目,必使吏不得为奸而已;及其施于民者,则简而易行。始居平遥,尝以吏事适他州,而县民争讼者皆不肯决,以待公归。知乾州未满岁,安

12、抚使察其治行,以公权知凤翔府,二邦之民争于界上,一曰“此我公也,汝夺之”,一曰“今我公也,汝何有焉”?夏人初叛命,天下苦于兵。吏缘侵渔,调发督迫,至民破产不能足,往往自经投水以死。于是时,公在永兴,语其人曰:“吾不能免汝,然可使汝不劳尔。”乃为之区处计较,量物有无贵贱、道里远近,宽其期会,使以次输送。由是物不踊贵,车牛刍秣宿食来往如平时,而吏束手无所施,民比他州费省十六七。至于缮治城郭器械,民皆不知。公多知本朝故实,善决大事。初,边将议欲大举以击夏人,虽韩公注亦以为可举,公争以为不可,大臣至有欲以沮军罪公者,然兵后果不得出。契丹与夏人争银瓮族,大战黄河外,而雁门、麟府皆警,范文正公行将宣抚河东

13、,欲以兵从。公以为契丹必不来,兵不可妄出。范公怒,至以语侵公,公不为恨。后契丹卒不来,众始服膺。二公皆世俗指公与为朋党者,其论议之际盖如此。公自布衣至为相,衣服饮食无所加,虽妻子亦有常节。家故饶财,诸父分产,公以所得悉与昆弟之贫者。俸禄所入,分给宗族,赒人急难。至其归老,无屋以居,寓于南京驿舍者久之。卒时,戒其子殓以一枕一席,小圹(kung墓穴)庳(bi矮)冢以葬。(节选自欧阳文忠公全集,有改动)注韩公:韩琦,宋代名相、名将,以能准确判断战争形势著称。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听狱讼 听:打听、打探B尝以吏事适他州 适:到去C由是物不踊贵 踊:跃升、飞涨D大臣至有欲以沮军罪

14、公者 沮:阻止、阻挠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及其施于民者,则简而易行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B今我公也,汝何有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虽韩公亦以为可举北海虽赊,扶摇可接D戒其子殓以一枕一席以乱易整,不武11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杜衍为人精明谨慎,恪尽职守,办案公道,深得民心,曾引发凤翔、乾州两州争抢他的“怪事”。B国有边患时,杜衍明里推脱责任,暗地里却精心统筹,减轻永兴百姓负担,使他们摆脱官吏的巧夺豪取。C当契丹与西夏发生冲突时,杜衍对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并坚持原则,毫不退让,甚至让好友感到不快。D杜衍出身平民,为官清廉,看淡名利,能济人急困;其年老回乡后,久居驿馆,临终又告诫儿子简葬。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虽明敏而审核愈精,屡决疑狱,人以为神。(3分) (2)大臣至有欲以沮军罪公者,然兵后果不得出。(3分) (3)公自布衣至为相,衣服饮食无所加,虽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