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垦三亚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一 二测验卷 新课标 人教.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069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农垦三亚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一 二测验卷 新课标 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南农垦三亚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一 二测验卷 新课标 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南农垦三亚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一 二测验卷 新课标 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南农垦三亚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一 二测验卷 新课标 人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南农垦三亚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一 二测验卷 新课标 人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农垦三亚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一 二测验卷 新课标 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农垦三亚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一 二测验卷 新课标 人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农垦三亚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一 二测验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选出下面读音有二处错误的一项( )A 愀(ji) 黄檗(b) 酾(sh)酒临江 遒(qi)劲B 舳(zhu)舻 狗吠(fi) 廖(lio)廓 青荇(xng)C 佝偻(l) 纤(qin)绳 谬(mio)音 大堰(yn)河D 狙(j)击 漫溯(s) 骋(chng)怀 桂棹(zho)2、下列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B 怅廖阔,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C 他每天早出晚归,家人早已习以为常。D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采。3、下列作家、国籍、(或朝代)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A 芦

2、荻-英国- 保乐福尔-法国-B 闻一多-中国现代- 朱自清-中国现代-C 徐志摩-中国- 毛泽东-中国-D 庞德-美国- 王维-唐代-4、下面关于新诗的一般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富有想象力,构思精巧。B 语言具有音乐性,必须押韵。C 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D 最凝炼的反映生活。5、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A 始舍于其址(房屋) 倚歌而和之(依、循) 因驮黄檗人往(凭借) 多思曩昔(从前)B 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无物以相之(帮助) 信可乐也(实在) 向之所欣(过去)C 纵一苇之所如(任)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感到悲伤) 其致一也(导致)D 托遗响于悲

3、风(余音,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当) 而吾与子所共适(合适) 临文嗟悼(面对)6、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冯虚御风 B 悟言一室之内 C 独其为文犹可识 D长乐王回深父7、下列句中加点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2) 而余亦悔其随之 (3)是日也 (4)有感于斯文 A 两个“其”字相同,“是”字和“斯”字相同 B两个“其”字相同,“是”字和“斯”字不同C 两个“其”字不同,“是”字和“斯”字不同D两个“其”字不同,“是”字和“斯”字相同8、选出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C 此余之所得也 D此学者不可以

4、不深思而慎取也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国诗歌、诗体流派众多,其中最重要的诗体有:十四行诗(欧洲重要的抒情格律诗体),俳句(日本古典诗)B 词起源于宋代,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两阕;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C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按时间可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也包括词和曲。D 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内容的需要不尽相同,有的直接抒情,如再别康桥;有“托意于物”,显示作者联想和寄托,如篱笆那边二、填空(20分)(1)_,问苍茫大地,_?(2)古人云:“_”岂不痛哉!(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_;自其不变者而观

5、之,则_,而又何羡乎!(4)浩浩乎_,而不知其所止;_羽化而登仙。(5)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6)软泥上的青荇,_(7)但我不能放歌,_三、阅读理解(一) 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 用“/”划出下面两句诗的朗读节拍。(3分)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2 这首诗用哪几个意象表现乡愁,好在哪里?(5分)3 第四节诗是怎样升华全诗主题的?(4分)4“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中“浅浅”一词有什么深深含义?(3分)(二)

6、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这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

7、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文章作者苏轼是宋朝著名散文家,他与唐朝的、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并称这“唐宋八大家”。(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6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固一世之雄也固: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将文中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4)、第一段中“客曰”的文字描写了哪些景,叙述了什么事,发表了什么议论,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8分)(三)阅读下面一段古文(每题4分,共16分)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

8、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下面加点的字在句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五国既丧速祸击赵者再胜负之数A既然招致两次命运B已经迅速连续屡次C既然迅速连续屡次D已经招致两次命运2比较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

9、用武而不终也战败而亡,诚不得已A和相同,和相同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不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思厥先祖父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ABC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义不赂秦”中的“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惜其用武而不终也B李牧连却之C日削月割D秦以攻取之外四 作文: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按要求作文桥用坚实宽厚的脊梁,背起了沉甸甸的希望,而它自己,却累弯了腰

10、。“桥”是物化的,有虚化的。读了这首小诗能触发你什么联想呢?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参考答案 http:/www.DearEDU.com一、1、C2、B3、C4、B5、B6、C7、D8、A9、10、B二、1、怅寥廓谁主沉浮2、死生亦大矣3、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物与我皆无尽也4、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6、油油的在水底招摇7、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三、(一)1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从平常的事物中见出不平常的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感情)3、每节字数、句式相同、一唱三叹、不断加深感情4、海峡本不该成为两岸亲人隔离的障碍,面对现实,诗人痛心疾首。(二)1、韩愈王安石2、端正本来以为伴4、写“江水”“明月”之景,忆曹操征战赤壁之事,发历史上英雄人物而今安在哉的议论,抒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三)1、D2、C3、D4、A用心 爱心 专心 119号编辑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