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 无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0236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绍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 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绍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 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绍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 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绍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 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绍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 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绍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 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绍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 无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绍兴一中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卷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A乳媪(o) 晤(w)面 骄横(hng) 长歌当(dng)哭 B矜(jng)持 寥(lio)落 震颤(chn) 浑浑噩噩()C墙垣(yun) 苇(wi)草 浸渍(zh) 俯(f)仰一世D汲(j)取 菲(fi)薄 拯(zhng)救 芸芸(yn)众生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恶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B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的灭顶之灾时,当庞贝城居民被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吞没时,他们能有什么慰籍呢?C这三种激情,就像

2、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D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谍血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B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C大学生找工作曾经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是如今这种优越感消失了,面对找工作许多大学感慨:怎一个“难”字了得。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3分)A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B高等教育产业化运作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圆大学梦,又可以筹措更多资金帮助高校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D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牵动着每个购房者的神经,也受到了中央的关注,自今年年初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抵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金融风险。5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任安在信中要求司马迁利用中书令的职位“推贤进士”,

4、替自己向皇上求情。当时司马迁因受了宫刑,屈辱难当,抑郁寡欢,迟迟没有给任安回信。直到任安获罪伏法后,司马迁才写了这封回信。B西厢记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剧本主要讲述了张珙和崔莺莺二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最终在红娘的撮合下,私定终生的爱情故事。一本元杂剧在结构上一般由四折组成,长亭送别为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写崔、张二人分别的情景。C莎士比亚是英国剧作家、诗人,他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随着社会的动荡不安,莎士比亚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从对人道主义理想的歌颂转而对现实进行严厉的批判。这个时期代表性的作品是其四大悲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李尔王。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干支纪年是

5、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即以十二天干和十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进行纪年,如癸丑年。6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2011年10月2日上午,讲述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勇救妞妞感人事迹的雕像“妈妈的手”,在杭州钱江新城青少年发展中心的休憩广场正式揭幕。事件回顾:2011年7月2日中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零一个月的女童妞妞,不幸从十楼坠下,幸亏吴菊萍勇敢伸出双手,女童最终幸免于难。请你根据右边的图片,为雕像“妈妈的手”拟写解说词。要求描述其形象,并说明寓意。 (不超过80个字)答: 二、阅读 (40分)(一) 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7-11题(14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

6、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

7、者这样的凶残,一是流言家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如是之从容。7.划线名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8.文中“庸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分)? 9.如何理解文中的两个“必要”?请作简要说明。(4分) 10.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A.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揭示了沉默的结果,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与激励。 B.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突出沉默的作用,表达作者最大的愤怒。C.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表达作者的愤怒,并呼唤激励后死者,语气高昂激跃。D.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鲜明而有力地预示了沉默的中华民族将爆发革命惊雷

8、。11.在第段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A.竟至 竟会 竟能B.竟能 竟至 竟会C.竟会 竟至 竟能D.竟能 竟会 竟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2分)庄子的翅膀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

9、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芥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

10、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

11、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

12、望。 沉重是自找的。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 12结合文意,说说题目“庄子的翅膀”的含义及表达效果。(5分) 13第段中作者为什么写庄子生活的时代?(4分) 14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沉重是自找的”?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3分) (三) 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15-19题(14分)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

13、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迨: 凡: 类: 制: 16.下列加点词活用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