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 第四节 劝学练习 苏教必修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24012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温州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 第四节 劝学练习 苏教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温州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 第四节 劝学练习 苏教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温州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 第四节 劝学练习 苏教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温州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 第四节 劝学练习 苏教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温州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 第四节 劝学练习 苏教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温州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 第四节 劝学练习 苏教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四节 劝学练习试题 苏教版必修1一、温故知新1、文本重温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 )蓝;(句式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绳,輮以为( )轮,其曲中规,虽有( )槁暴,不复( )挺者,揉使之然( )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翻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翻译 )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 )长也,(句式 )而见者远;顺风而( )呼,声非加疾( )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

2、也,而绝江河。(翻译 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 )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翻译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 )上( )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 )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句式 翻译 )2思路结构第一段: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 第二段:论述 。 第三段:论述 ,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 。 第四段:论述 。提出了

3、三点要求:一是 ,二是 ,三是 。二、集腋成裘1文学常识荀子,名 ,字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通 ,释义: 。 通 ,释义: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释义: 。(3)君子生非异也 通 ,释义: 。 3、古今异义词辨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2)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 今义: (3)金就砺则利 古义: 今义: (4)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今义: 三、学以致用(强化训练)(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4、)A.輮(ru)以为轮金就砺(l)则利知(zh)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bo)须臾(y)驽(n)马C.善假(ji)于物跬(ku)步金石可镂(1u)D.跂(q)而望骐骥(y)爪(zhu)牙(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D.假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B.什么C.助词D.代词“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B.晒 C.又猛又急的D.暴躁驽马十驾,

5、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断,断绝B.超越,超过 C.拒绝D.横渡,横穿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吾尝终日而思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蟹六跪而二螯()(5).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

6、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用心一也 (7)名句名篇默写(1)君子曰: 。(2)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君子生非异也, 。(5)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7)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 , 。附:阅读材料 寂寞荀子

7、(节选) 佚名一荀子很寂寞,也很无奈,从他那荒凉的陵墓可以看得出来。小时候常去外婆家,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必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土丘上玩耍一阵。年龄稍大一些时,问大人土丘是何物,被告知是大地主的坟墓。直到上初中才惊讶地听说那个土丘原来是荀子墓。当再去外婆家路过这个土丘时,内疚之心便油然而生。在我名不见经传的故乡,竟沉睡着一位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圣贤,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随即又不安起来。我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物,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而是无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两公里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

8、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是先生在位时那个曾经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属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个镇,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赞誉过的那个美酒厂还艰难地支撑着兰陵的门面,已经看不出当年兰陵城任何的蛛丝马迹了。荀子墓长满了野草,周围有几棵瘦弱的洋槐,既没有楼阁庙宇,又没有苍松翠柏。逢年过节或许没有人烧香祭奠,至今给人的感觉仍是凄凉。荀子远离喧嚣,被世间的尘埃湮没。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李白的客中行,李白的许多著名诗篇都是酒后有感而发,一生的著作数不胜数,兰陵人对客中行却情有独中。兰陵酒的商标上不仅有李白的诗篇,更

9、有李白的头象,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注册,这难道不是兰陵人的精明?客中行不是诗,更象广告词,比那个铺天盖地的推销词“相信我没错的”说得更加含蓄而富有内涵。李白为兰陵酒产生的名人效应持久不衰,使兰陵人世代受益。兰陵人把一个酿酒作坊发展成今天的集团公司,这除了兰陵人自身的努力之外,李白功不可没。兰陵人知恩图报,在美酒厂的办公楼前建起了一座高大雄壮的太白楼,据说这个太白楼的建造施展了兰陵人大胆的想象力,登上太白楼,使人联想到李白当年把酒临风醉卧兰陵的洒脱风采。看得出,兰陵人还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三相对于李白来说,荀子是个地道的兰陵人,他曾两度就任兰陵令,在位十八年,走遍了兰陵的山山水水,政绩卓著,内治外联,实惠于民,政平而民安。宋朝徽宗皇帝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庙,荀子庙年久失修,早已倾圮。明朝诗人李晔专程来兰陵拜谒荀子墓,见荀子墓孤寂荒凉,感慨万千,曾赋诗一首“古冢萧萧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当时文采凌星虹,此日荒凉卧烟雾。卧烟雾,秋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